不得不答应的条件。他们是投降大汉国军队,不是投降乌丸人。所以他们五千人应该由汉军看管,而不是白鹿部落的乌丸人。这样一来所有的俘虏就不是白鹿部落的战利品,而是汉军的战利品。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拓跋锋要赎回他们,不是和鹿破风谈,而是和上谷郡的太守大人谈。以大汉国一贯对胡人的政策,都是用怀柔手段笼络胡人,必然要价较少,大占便宜。尤其现在的幽州刺史刘虞,乐善好施,唯恐怠慢了胡人,更是好对付。拓跋貉的这一着,让李弘始料不及,不禁对年轻的拓跋貉大为钦佩。
鹿破风虽然不痛快,但听说五千多匹战马,所有武器,鲜卑人留在潘县,涿鹿的辎重都归白鹿部落,他高兴的嘴都笑歪了。
李弘随即亲自出营,把鲜于银和郑信接了进来。鲜于银的年纪比李弘大几岁,和鲜于银相仿。李弘听鲜于辅说过他,知道他一些事情。豹子的传闻北疆人人皆知,鲜于银自然不会对他陌生。两人一见如故,彼此都很亲热。
听说和拓跋韬等人一起吃饭,鲜于银兴趣大起。他是代郡府衙的兵曹掾史,掌管一郡的军事,代郡和拓跋部落是相邻,他当然想趁机了解一下拓跋部落的将领,尤其还有闻名鲜卑的拓跋四大豪帅之一的拓跋韬。
拓跋锋率领大军回到马城,部队得到补给,终于摆脱了危机。他们的损失最大,五千多人阵亡,五千多名士兵被俘,大量粮草辎重丢失。
提脱的大军直接退回到广宁。他们忙活了大半个月,除了在居庸城下折损一千多人以外,一无所获。
捷报随即传递到沮阳,居庸,渔阳等幽州各处。
鲜卑人的两路入侵计划彻底失败。虽然他们还占据着边境一带的几个县城,但已经威胁不到幽州腹地了。
逃到太行山的白鹿部落和各地百姓开始携家带口,陆续返回家园。
逃到居庸和沮阳的各地官员们纷纷带着下属赶回各人的辖区。
李弘的部队,恒祭的部队,在鹿县桑乾河附近的大营里,看守着五千名鲜卑俘虏。
鹿欢洋带着三百多名士兵在洪水退后,第一时间赶到下洛城及其周边地区,果然收获颇丰。
太守刘璠根据李弘的战报,重赏了鹿破风和鹿欢洋,以及白鹿部落的骑兵们。李弘部也受到了幽州刺史刘虞和上谷太守刘璠的犒赏,从军官到士兵人人喜笑颜开。
拓跋峰以最快的速度,派人请黑翎王难楼出面,邀大汉国上谷太守商谈赎回俘虏一事。
因为涿鹿县城的部队已经全部阵亡,看守鲜卑俘虏的事自然由李弘的部队承担。虽然不少军官士兵都想回家,右北平郡太守刘政也派人来催,但上谷郡太守刘璠还是借口把他们留下了。李弘的军职太小,又是边军编制,虽然秩俸有千石,但他本人在太守,县令的眼里,远没有郡府府衙里秩俸三百石,四百石的掾史重要。他的部队被撂在大营里,很长时间没有人过问。此时太守刘璠和各地的官吏为了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无不忙忙碌碌,日夜操劳,谁都顾不上去慰问一下这支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援军。李弘不以为意,他在军营里抓紧时间整军训练,忙得晕头转向,完全没有意识到当地官吏,官府对他的轻视。
鲜于银的部队不久接到代郡太守刘恢的命令,回代郡去了。
五月底的一天,李弘得到从沮阳传来的消息。
刘虞指挥田楷部,公孙瓒部,阎柔部,在广平和熊霸的部队打了几战,互有胜负。熊霸得知拓跋锋和提脱在上谷战场失利之后,立即领军退回到白檀。渔阳战场随即以汉军彻底击败鲜卑入侵大军而结束。
护乌丸校尉箕稠得知汉军在渔阳战场获得胜利之后,随即在居庸重整部队,率领汉军从居庸出发,准备从胡人手上夺回广宁城。
黑翎王已经和幽州刺史刘虞,上谷太守刘璠商谈好拓跋部落赎回全部俘虏的条件。拓跋部落的军队退出马城,撤回边境,并交纳一定数量的战马和牛羊等牲畜做为赔偿。因为上谷的郡国兵主力已经随箕稠北上,所以押运俘虏到马城的事只有交给李弘的部队。考虑到俘虏太多,路上容易出事,太守刘璠派人与白鹿部落的首领鹿破风商量,准备征用他一千部队协助汉军。鹿破风当即应允,由恒祭,鹿欢洋领一千铁骑相随。
拓跋韬和他的部下虽然都成了俘虏,没有了战马和武器,但由于是整军投降,所以部队的士兵依旧按建制,非常有纪律,平静的生活在俘虏大营里,耐心地等待着部落首领派人赎回他们的性命。
李弘接到上谷太守刘璠派人送来的正式文书之后,立即叫来拓跋韬,拓跋貉和几个千夫长,把具体情况告诉了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合作。拓跋韬痛快地答应了。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家,他们心里都非常激动。
三千名骑兵,五千名俘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他们在李弘的率领下,从鹿县启程,浩浩荡荡踏上了北上马城的征途。
第三天,部队开始渡桑乾河。
李弘站在大堤上,指着沙口方向,问站在旁边的鹿欢洋,“沙口大堤的缺口已经堵上了”
“暂时堵上了。到了秋天,要重新修。”鹿欢洋轻声说道。
“听说鹿破风狠狠地打了你几鞭子。”李弘笑道。
“没办法。那是部落人十几年的心血,被我三两下就刨了个大口子,怎么会不心痛我也心痛,让大帅打两下,解解气,也是应该的。”鹿欢洋苦着一张脸,无奈地说道。李弘大力拍了他肩膀几下,表示自己的安慰。
这时,郑信飞马赶来。
“大人,刺史府别驾从事魏攸,兵曹从事鲜于辅,上谷郡府五官掾窦弘联诀赶来,急着要见你。”
“知道什么事吗”李弘急忙问道。
郑信摇摇头。
“看他们的神色,好象有什么急事。会不会是鲜卑人变卦了”
站在旁边的拓跋韬和拓跋貉脸色大变。
第四十九节
公元185年6月。
魏攸年纪较大,大约四十多岁,身形瘦弱,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双小眼睛,一说话就眨巴个不停。李弘在卢龙塞见过他一次,知道他是刺史刘虞大人的亲信,说话做事都干净利索,精明能干。
郡府五官掾窦弘面色红润,圆圆的一张脸,笑眯眯的看上去非常和善。他是太守刘璠大人的心腹,为人处世很圆滑。他擅长和胡人打交道,在各族中都有人缘,常常出面解决一些棘手的事。在北疆官吏中非常有名。
能够再次看到鲜于辅,李弘心里非常高兴。
他在大帐中和三位大人寒暄了一番,立即说上了正题。
“子民,这次和鲜卑人交换俘虏的事,下面的百姓和士兵是不是都有看法”魏攸笑着问道。
“是的,意见大了。大家都认为刺史大人和太守大人卖得太贱了。”李弘笑着说道。
“那你怎么看”窦弘立即问道。
“汉胡两族应该和平相处,这样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世世代代的仇杀,除了死亡和贫穷,什么都得不到。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持这种看法的应该还是大多数。所以我非常赞成两位大人的决定,双方应该和为贵,不打仗最好。对胡人采取怀柔政策,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总比终年累月的打仗好。让百姓在和平与安宁的环境中修养生息,其实也是我们打仗的最终目的。如果不用打仗就能做到,当然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大人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窦弘赞道。
“子民,你认为鲜卑族里,对大汉国威胁最大的是慕容风,还是拓跋锋”魏攸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