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枚”
六世祖几乎险些失声惊呼。
早便知道,老祖早年曾有奇遇,得过仙丹,但具体有多少,并没有人了解,本也以为全部都被老这衣服食,或者赐予了膝下子孙,但却没有想到,竟然一直留在手中。
多枚仙丹啊,这是何等的底蕴
六世祖恍然,随即回过神,忍不住问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老祖,敢问你为何不将它们分予诸脉,反而秘而不宣”
吕家老祖业已晋升道境,对这仙丹,需求自然不大,而若赐予子弟,便可以造就更多的高手,他当真有几分不解,为什么老祖不这么做。
“你是觉得,将此物分发下去更好”吕家老祖道,“我之所以不拿出来予各脉平分,就是怕你们不思上进,反而将精力投在无谓的内斗和争宠之间,只可惜,你们不解我用意,终于还是生出如此事端。”
淡淡的一句解释,胜过千言万语。
直到此时,六世祖才知道,灵龙此物,其实也不过是类似于仙丹的重宝,在自家老祖眼中,远远不及族内的团结和稳定重要,而他之所以不拿出来,就是怕子孙过多依赖于此物,整天只计较着彼此嫉妒,眼红,怨恨分配不公,所以干脆大家都不要得到,各凭本事修炼晋升。
这才是老祖的良苦用心。
相比不经努力而依赖老祖庇荫,直接晋升圆满之境,通过自己努力修炼出来的圆满境修士,无论心性,品行,无疑更加优秀,将来有可能为族里带来的利益也更加巨大。
试问,身为老祖,又怎么会舍本逐末,自毁子孙勤勉奋进的向上之心
吕家老祖又道:“不过事到如今,为免你们乱来,也只能将这两枚仙丹赐下了,你的资质虽高,但却缺了几分成就道境的机缘,所以不该由你来享用,且在子嗣之中挑选两名堪足承受药力的子弟服食吧。”
六世祖郑重地接过仙丹,自用灵宝锦盒封好,内心之中,不由五味杂陈。
他收起仙丹,感激地对面带期许之色的吕家老祖道:“老祖,我晓得您的意思了,我的眼光的确太窄,竟然妄想争夺同族子弟的重宝,而没有看到外面世界更多可以争夺的好处。”
吕家老祖不久之后便回去了,六世祖在房中想了想,越发觉得,老祖前来赐丹,别有深意,于是命人召来自己嗣下的吕玉昊。
吕玉昊夜里被急召而至,不由有些几分不解,带着些许迟疑,试探道:“太爷爷,您这么急召我来,可是想到什么对策了”
六世祖不由叹了一声,道:“玉昊,不要再打那吕阳的主意了,此子有老祖护佑,我们不可能从他手中夺得灵龙。”
吕玉昊面上,顿时流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之色。
其实在殿上之时,他也已经看出,成功的希望不大。
“真是失算了。”吕玉昊叹道,“说到底,我们还是错估了吕阳所得的好处,以及进步之大,早知道吕阳如今的实力远超寻常,而老祖又偏向于扶持他,就不能单靠着挟制大家贪念而达成目的了。”
不知为何,六世祖看着自家子孙如此感慨,忽然生起一股难以遏止的寒意,连忙对吕玉昊道:“玉昊,刚才老祖驾临了这里。”
吕玉昊一怔,旋即小心翼翼地问道:“太爷爷,老祖他究竟是何心思”
六世祖道:“老祖并没有说旁的,只是赐给了我一枚仙丹。”说着,他不顾吕玉昊震惊的神色,便将刚才得到的仙丹之一取了出来。
“我嗣下之中,唯你最有资格享用这一枚仙丹,且服下吧。”
吕玉昊听到,久久无语。
第693章吕阳托梦
其实吕玉昊在赶来这里之前,对老祖偏帮吕阳,也的确存着一丝不满之心,只不过因为此事涉及不孝,并不敢将这一丝不满表现出来,甚至连提都不敢提起。
不过,在见到这枚仙丹的一刻起,所有的不满,都变得烟消云散,彻彻底底消失了。
“老祖居然还有仙丹”
这件事情是他所不知道的,直到这枚仙丹真的落在了自己手中,方才越发觉得震撼。
他突然也有些理解了,如果自己坐在老祖的位置,明明手中拥有多件珍贵之极的重宝,却看族中子弟为它争来夺去,该是何等的无奈和失望。
而此刻,老祖既拉拢了吕阳,又抚平自己的怨愤和不满,手段和心机,当真是叫人不得不服。
“别胡思乱想了,玉昊。”
六世祖关爱地看着吕玉昊,心中多半也是和吕玉昊一般的感慨和叹服。
“你有不错的潜力,当务之急,是好好利用这份潜力才是,之前是我错了,竟让你去掺和那些勾心斗角之事”
他安慰了一下自己嗣下这名最为杰出的才俊,然后便开始对他耳提面命,提点起闭关参悟圆满之道的要点来。
吕阳并不知道,此时自己的几名对手,心态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家族之中,一场无形的内斗危机就这么被吕家老祖轻巧地压制下去,然后抹得烟消云散。
他只是每日在府中参悟神魂之道,寻找帮助丁灵投胎转世的办法。
青阳峰那边,他已经去信说明情况,让师姐不必过于忧虑,而西海那边,同样修书一封,托四世祖转交十世祖,以便将提亲之事提上日程。
这件事情并不涉及利益之争,而且他如今在吕家年青一代之中的地位难有人比,想必十世祖也没有丝毫为难的必要,相反,还会因为对家族有利,帮他办理得妥妥当当。
幽暗的密室之中,清香浮动,烟气缭绕,仿佛开天辟地之中的混沌状态。
在这一片混沌的幽暗之中,几缕火点时明时灭,是点燃的香柱在静悄悄地燃烧着。
吕阳在这一片幽暗寂静之中,祭出了自己的神魂。
神魂出窍之术,源自于中乘境界的脱胎境,只要修炼到先天五、六重的修士,大多已经能够做到。
不过做到这一点并没有丝毫意义,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已经拥有了说话的能力一般,还是毫无意义的呓语,甚至于,能够叫唤亲人,表达自己的意愿,仍然还不算是真正的说话。
只有成长之后,了解世情百态,方才真正为人,而说出的话语,才有堪以为人的水平。
神魂之道其实也与这相近,元胎之境,只是凝出神魂之躯,在先天道体的基础上,把神识凝炼起来,而只有达到虚境以后,能够感悟虚空元气,时时利用天地之间的元气壮大己身,一直到能够堪以神游太虚,甚至游出大千世界的程度,神魂之躯才算是真正修成。
此后,法相之境,通玄之境,圆满之境,甚至于圆满之上的修成阳神天仙,多赖于此。
gu903();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神魂出窍就是这无上大道所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