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二年秋八月,换算成后世的时间,大致上应该是金秋十月。
这时节,春天播种的粟米和水稻开始成熟,原野之上,风吹稻浪,蛙鸣阵阵,到处都是带着斗笠,光着膀子在田地里收割庄稼的农民。
嗯,其实在有一些地方,人们是在晚上的时候,就着月光开始收割。
没办法,受限于生产力,衣服是一种价值不菲的消费品,一套好的衣服,大多都是当做遗产,珍而重之的传给儿孙。
所以,等到月明星稀的时候,为了抢收谷物,白天里缩在家里洗衣做饭的已婚已育妇女,就需要和男人一样,光着膀子开始在农田里干活了。
在挨着农田的驰道上,刘盈掀起马车上的窗帘,观察这眼前笔直的道路。
因水泥的产能不足,他之前试图将驰道全铺一遍的计划,如今才完成了不到一半。
只有供军队或是当年始皇帝出行的,驰道最中间的这一部分被铺上了一层水泥,两边供百姓官员行走的道路,还是原来的土路。
而且,这个月谷物开始陆续成熟,除了冶兵坊之外,很多需要劳动力的地方,都已经关停。
这时候,全力抢收粮食,保证颗粒归仓才是优先级最高的事情。
毕竟,汉国的粮食熟了,楚国的粮食必然也已经成熟了。
接下来,就要面对西楚真正意义上的全力来攻!
说实在的,面对着战斗力飙升到最高状态的楚军,即便是现阶段的韩信,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在他的计划中,出城野战是不可能的,只有据城而守才是上策。
冷兵器时代,一名被征召的农夫,起码要接受三年左右的军事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而后,还需要再打一到两次大仗,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要想成为精锐,至少需要先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个一两次。
汉军之中,这样的士兵并不多。
但楚军,这支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就始终和秦军反复纠缠,几经惨败团灭的军队,这样的士兵比比皆是。
更不要说,项羽用全国之力,养出的那几万精锐骑兵了。
一旦对方养精蓄锐,粮草供应的足足的之后。
野战,汉军没有丝毫获胜的可能!
即便是面对攻城战,也需要汉军拿出完全的决心,才能保住城池不被楚军攻破。
而这,就是刘邦本人,亲自带领大军前往荥阳前线的原因。
在他的计划中,周勃负责坚守敖仓,并且修筑甬道,保障荥阳城的粮草供给。
而樊会,这个汉军中的第一勐将,则负责守卫广武,保障全军侧翼,免得被项羽迂回包抄,从汉军侧后方发动攻击。
出于保障后背安全的目的,刘邦再一次放下了心中的骄傲,派遣丽食其去劝说魏豹,只要对方能够归降,他愿意不计前嫌,依然保证对方的王爵。
为此,他甚至允诺丽食其,只要能成功劝降魏豹,他可以封丽食其为万户侯!
在刘邦焦急等待北方传来的好消息的时候,刘盈坐着的马车向南一拐,和大部队就此分开。
刘盈要去的地方,就是雒阳的官仓。
这里最初的规模,其实并不比敖仓小上太多。
毕竟,这里曾经是周王畿,作为极度重视农耕的周朝,他们对于修建粮仓其实是有偏执的。
只可惜,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尤其是末代天子周赧王上位的时候,本就不大的周王畿,还被一分为三。
中间的是周天子的直辖地,两边,分别是西周国和东周国这两个诸侯国……
名义上富有四海的周天子,实际控制地盘就和一个镇差不多。
所谓的天子,不过是个镇长!
而周边的那些秦魏韩,除了韩国稍微拉跨了一点之外,哪个不是拥有一个,或是好几个省的疆域!
周赧王彻底破产,留下了债台高筑这个成语之后,规模庞大的雒阳仓自然也就没了维护费,到了秦统一天下的时候,大部分都不堪使用了。
但秦国放弃雒阳城,改修敖仓的原因,还在于敖仓靠近鸿沟,方便用水转运粮食。
如果还在雒阳仓储存粮食,就意味着需要将收缴的粮税,多向西运一点。
一来二去,积少成多之下,这其中的损耗,其实是一笔天文数字。
只是现在,刘盈没得选择。
敖仓虽好,但却处于战争前线,一旦被楚军攻破,汉军断粮之下,历史上的悲剧就会重演。
没有了纪信的慨然赴死,只怕刘邦很难逃脱。
而周苛,也同样会在城破之后,被活活烹杀!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