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汉王宫大殿,群贤毕至,济济一堂。
这里,正在召开一次大型的军事会议。
刘盈这次返回关中,并非是为了省亲,而是为了参加这次会议。
大的议题只有一个,灭了项羽。
但关于用何种姿势请项王唱征服,几个大的军头产生了分歧。
嗯,此次参加会议的,有披麻戴孝的张敖,张耳在成为赵王之后,终因为精力不济以及年迈而去世。
但因灭了项羽是张耳的临终遗愿,张敖就不得不停止守孝,前来关中参加这次会议。
和张耳一同到来的,还有燕王臧荼,以及押送着大群牛羊准备来关中换烈酒和生活必需品的鲜卑乌桓两部。
他们几股势力,再加上亲自到场的彭越,组成了向南进攻项羽的方面军。
韩信为了表示忠诚,将齐国事务交付给代理齐相的曹参后,和刘盈前后脚抵达了关中。
这,是向西进攻项羽的主力军。
英布因为道路遥远,且要穿过西楚国的实际控制区,所以只是派了两个幕僚前往说明情况,并承诺无条件听从刘邦指挥。
这,是向北攻击项羽的偏师。
至于驻守在荥阳的刘邦,以及宛县的吕泽,再加上对刘邦俯首帖耳的韩王信,三股力量组成了向东进攻项羽的另一支主力军。
于是,难点就来了。
在这个没有信息化通讯的手段,要想在长江以南,黄河以北掀起这么大的一场主力决战,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
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是打出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这种大胜利的项羽。
任何的一个纰漏,都能成为项羽眼中的突破口。
而项羽这个人最为擅长的,就是在战争中寻找机会,抓住机会,击溃敌人一点,以点带面,获得最后的胜利!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对手是项羽这种顶尖名将的时候,战前准备再细致,也并不能起到什么大的帮助。
所有的一切,还是要看临场发挥。
这,就是刘邦此刻面对的最大难题。
西路军由他亲自指挥,虽然不能击败项羽,但是不让项羽占到便宜还是没问题的。
南路军就只有英布的九江军队,英布这个人打起仗来也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他上次被项羽干净利落击败,但那是吃了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上出现了代差的亏。
真打起来,至少不会输得太难看……
不过英布统领的乃是一支偏师,只要能够牵扯到项羽军团的动向,输赢其实不重要。
最难的,就是北路军和东路军了。
北路军有卢绾和刘贾领导的汉军,也有赵国这种汉国的藩属国军队,更有燕国和彭越这样的加盟者。
谁来做这一支军队的主帅,其实有些不好确定。
尤其是,北路军其实和东路军,作战的地域极度重合,完全可以在开战之初就和兵一处。
所以按照刘邦的想法,自然是交给卢绾指挥。
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卢绾在军事能力上,虽然较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面对项羽的时候,还是只能防守,无法进攻。
那么能够胜任的,就只有韩信这个二五仔了……
只是甭管韩信怎么往回找补,他二五仔这个印象,早就深入刘邦心中了。
而且韩信封王之后,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汉军的指挥序列。
毕竟,齐国的王,凭什么指挥汉国的军队?
难道,汉国就没有王了不成?
再加上汉承秦制,汉国中央政府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卢绾此刻,官居太尉,爵封长安候,在身份地位上,碾压韩信这个汉国的附属国的国王。
若是让韩信来指挥卢绾,恐怕卢绾心中会有不满。
而且,北路军中,还有张敖臧荼这样,和韩信同一品级的王爵。
如果让韩信来做这个主帅,必然要给他增加权重。
这,是刘邦心中有些不愿的。
刘邦环顾四周,在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尽管殿内吵扰不休,但却依然呼呼大睡的身影。
刘盈。
于是他先是怒不可遏,旋即喜上眉梢。
“怎么,把这个气死人的小崽子给忘了?”
刘邦轻声呢喃,慢慢解下腰间长剑,将头层小牛皮做的剑带抽了出来。
这,是刘盈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
伴随着刘邦鬼鬼祟祟向刘盈走去的样子,殿内争吵声戛然而止,一双双或促狭,或兴奋,或不忍的眼神,死死盯着刘邦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