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单手握住缰绳,另一只手用马鞭轻轻的顶着头盔,昂首挺胸,在一双双充满崇拜,畏惧的眼光中,缓缓从观礼台边走过,向着远处按照骑步兵分组排序的汉军走去。
“万岁!”
“万岁!”
……
刘邦策马缓行,所过之处汉军之中喊声震天,他脸上得意洋洋的神色,迅速变成了一片庄严肃穆。
此刻,成千上万人都簇拥在他身边,追随着他,敬仰着他,也护卫着他。
他所经之处,人们高呼‘万岁’,但却如风吹麦浪般低下头颅,不敢仰视!
大丈夫,当如是!
………………
观礼台上,趁着刘邦去检阅军队的时候,很多这一次才和汉国正式建交的蛮族,渐渐向刘盈围拢而来。
东胡人有的东西,他们也想要拥有!
尤其是夫余人,这群生活在嫩江和黑龙江流域一代的东北先民,已经从原始的部落制社会走出,形成了相对松散的封建制国家。
他们‘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
‘加’,就是类似于部族之类的称呼。
只是因为冶炼金属的水平太次,所以广袤的平原还覆盖在一片参天的森林之中。
所以他们和后世里东北的少民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渔猎为主,游牧为辅,并不擅长耕种。
但此次前来的夫余王比鲜卑王和乌桓王的志向要远大一些,他并不怎么喜欢烈酒,而是想要从刘盈这里获得更多的粮食,以及金属制品。
比如斧头、比如铁锅。
虽然有些不想,但无奈夫余王开出的价格过于诱人。
反正暂时他对于东北这片沃土有心无力,倒不如先扶持一下夫余人,替他做前期的开发。
这时候他所在的国家是汉,而不是怂,亦或是萌,区区几十万的一个原始部族,弹指可灭。
而夫余人驯养的马匹,在体型上也丝毫不逊色于东胡人的大马。
毕竟,他们生活的环境都大同小异,主要驯养的都是那些奔跑起来相对缓慢,但体型更大的森林系冷血马。
所以这样的交易,其实是一场双赢。
刘盈记得,自己用大怂蹩脚的马政攻击某只宋吹小护士的时候,曾经引用过一篇论文。
中国马,或者说是蒙古马的普遍体型矮小,并不是先天的基因,而是后期的人为培育。
毕竟游牧民养马往往不使用精饲料,而是游牧迁移,靠天吃饭,这就导致了马匹一段时期吃的好,一段时间吃的差。
这种养法的好处在于这样养出来的马往往非常有耐受性,对于饥饿等情况也更加具有忍耐力。
但坏处就是不能指望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饲养方式,能让马匹在生长发育期获得足够的养分。
而且缺乏庇护所的情况下,当气温降低,野外散养的马匹又不得不消耗能量来维持体温。
自然而然的,再好的马种也废了!
所以刘盈对于引进更大体型的冷血马,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有了优良的马种,再加上农业文明可以提供的充足饲料,汉军中下一代战马的体型提高一尺是没有太大的难度。
而马匹的一旦高度达到了六七尺,体重和力量也必然大幅提升,这样不仅可以承载穿着重甲的骑兵,也可以用作他处。
比如拖拽小口径的前装加农炮……
等到刘盈美滋滋的和夫余王签订了通商契约之后,一旁的肃慎王也满脸谄笑着凑了过来。
刘盈也同样报以友善的微笑。
肃慎生活的范围,大抵在库页岛以南的滨海地区,相传他们也是最早登上岛国的殖民者。
凭借着从中原得到先进技术,以及更加高大的体型,于是就万世一系了。
不过此时的肃慎王却并没有夫余王那样的高瞻远瞩,他对于刘盈前些天送给他试饮的朗姆酒爱不释手,所以想用从海对面抓到的奴隶以及自己驯养的牛马多换一些美酒。
刘盈对此自然举双手赞同。
虽说肃慎王所说的奴隶长得又瘦又小,但好在他们主要是草食系,且对于能够征服他们的强者,予取予夺,即便你当着丈夫的面,占有他的妻子,他依然会向你鞠躬,欢迎你下次再来……
但刘盈还从肃慎王那里得到了另一个情报,那就是几年前,岛上似乎来了一群和刘盈衣着相近的外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