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刘盈:栓Q(1 / 2)

天命唯汉 曹吉利 1564 字 2023-09-30

太原郡,离石县东(今山西吕梁)。

时值深秋,天高云澹,层林尽染,远远望去,层峦叠嶂之上已然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

山间河谷之中的道路上,行进着一支首尾不相见的庞大军团。

这,正是刘邦北巡的车驾。

军运会顺利闭幕,本着‘强干弱枝’的政策,所有在运动会上出色发挥的佼佼者,按照身份爵位不同,分别编入了汉国直属的‘郎卫’和‘兵卫’的序列。

郎卫由郎中令统领,主要充当刘邦出行时的贴身警卫,那些日常扛着跟长戟组成人墙,大声吆喝‘警’的就是他们,不过近水楼台,如果有本事,很快就能脱颖而出,扶摇直上。

比如和珅。

兵卫则归属于卫尉,负责把守宫门,检察门籍,以及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随扈,大体类似于明朝时不承担特务任务的锦衣卫,以及清朝的銮仪卫。

远处的群山之巅,升起一面硕大的黑色军旗,迎风招展左右摇摆。

这是一面联络用的旗帜,在行军时用于前军与后军的联系。

比如此前一直在山头上摇曳的青色旗帜和黄色旗帜,就代表着前方都是山林,道路畅通无阻,示意后军可以随意通行。

而此时升起的黑色旗帜,并且和黄色旗帜一起升起,就意味着前方有河流阻路,需要架桥或是寻找渡船才能通过。

不过中军和后军并没有因为山头上升起的黑色旗帜而停下行军,这是因为这里是离石县,也就是战国时期的离石要塞,西边有渡过黄河的浮桥,可以毫不费力的渡河抵达上郡。

此地就是历史上的河西之地,只是在很久以前并不属于秦、晋任何一国,当戎狄人被融合后,北边一部被晋国控制,南边则被秦国占据。

此后秦晋双方就始终围绕着这里互相博弈,不过却并没有真刀真枪的干起来,直到秦穆公让孟明视率军跨过函谷关长途奔袭郑国……

嗯,郑国属实是老倒霉蛋了,除了雄起了一波外,剩下的就是被周边的秦、晋、齐、楚等强国轮番殴打……

当然了,孟明视这一波并没有灭了郑国,毕竟有‘弦高犒师’,所以孟明视为了回国交差,顺手灭了晋国的属国滑国……

于是,就有了淆之战,以及之后的秦军战败的彭衙之战,还有秦国最终获胜的王官之战。

等到了三家分晋时期,秦国趁着动乱,将国境线推到了离石附近,赵国为了防范秦国北上,于是修建了离石要塞。

只不过没等到赵国和秦国交战,南边的魏国先一步暴打了秦国一顿,将被秦国占据的河西之地重新夺了回来,于是就有了秦孝公的求贤令,以及商鞅变法……

……………………………………

离石渡口,正在等待按部就班渡河的时候,刘盈耳边忽然响起了刘邦那标志性的沛泗口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刘盈啪的一声摔掉手中毛笔,愤然站起,准备去收那老家伙的版权费。

但在他对面,吕泽轻轻‘嗯’了一声,让刘盈不得不乖乖坐好,重新捡起毛笔伏桉书写。

他,正在练字……

刘邦北巡过后就要返回长安城过年,某个妹控就假借着反正很快就要去朝贺新年,所以就不返回封地,而是跟着北巡的车队一起行进。

所以,刘盈就再一次体会到了被暑假作业支配的恐惧。

最要命的是,后世里老师并不会检查作业,而是打包卖给收废品的大爷,但吕泽不同,他是真的会挨个检查,丝毫不给刘盈用科学手段蒙混过关的可能……

我是真的会谢……刘盈忍受着魔音灌脑,抬起头看向吕泽,控诉道:“大舅,他实在是太吵了……”

“你不是常说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吗?这么点吵闹就受不了了?”

吕泽鄙视的扫了他一眼,接着说道:“这一上午了,去了四次厕所,喝了六次水,只写了八个字?反正你写不完今天的一百五十个字,不准吃饭!”

这一刻,刘盈迫切的想要见到吕雉,止不住的心中唱诵着世上只有妈妈好……

平心而论,他写的字并不算差,横平竖直,规规整整,属于是后世写多了楷书的深层记忆。

而吕泽让他练的字,却是延续自秦国的官方文字,是由篆书发展而来的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平日里官员写奏疏,以及刘邦批复用到的文体,都是这种隶书。

嗯,类比一下就相当于是明清奏章和科举试卷用的馆阁体,也就是簪花小纂,或者说后世高考时很流行的衡水体……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啪!

吕泽终于也忍不了了,放下手中戒尺,迈开大步向房间外走去。

打起来,打起来……刘盈顺势收工,悄悄从另一侧的窗户翻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