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帝国最严重的外患,当非吐蕃莫属。
李泌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并不是想对吐蕃发动一场劳师伤财的战争,而是试图不用一兵一卒就把这个凶悍的敌人摆平。用李泌的原话来说就是“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资治通鉴卷二三二
李泌做得到吗
围堵吐蕃的战略
贞元三年八月末,吐蕃宰相尚结赞集结重兵,并联合羌族和吐谷浑部落的军队,大举入侵陇州今陕西陇县。据战报说,吐蕃的联合兵团“连营数十里”,兵力不可胜数。
京师震恐。
九月初五,德宗慌忙派遣大将石季章、唐良臣分别率部进驻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和百里城今甘肃灵台县西。
九月初七,吐蕃军大掠汧阳今陕西千阳县、吴山今陕西宝鸡县西、华亭今甘肃华亭县,把当地的老弱百姓屠杀大半,剩下的要么挖去双目,要么砍断双手,让他们自生自灭,然后掳掠青壮年一万多人,准备押到安华峡今甘肃清水县西一带,配发给羌人和吐谷浑部落当奴隶。
为了炫耀兵威、震慑唐朝军民,吐蕃将领十分嚣张地对所有俘虏说:“准许你们面朝东方,哭辞乡国”
一万多人齐声恸哭,可以想见那情景是何等惨痛和凄凉。很多人不甘受辱,纷纷跳崖自杀,前后伤亡者共计一千多人。
吐蕃主力押着俘虏满意而归后,还有一支余部胃口尚未被填满,又折回来攻击陇州。当地刺史韩清沔会同神策军将领苏太平,趁夜袭击吐蕃军营,终于将这伙贪得无厌的强盗打了回去。
吐蕃人年年这么烧杀掳掠,而且动不动就深入关中、威胁长安,实在是令唐朝君臣和百姓不堪忍受。
李泌认为,必须有一个从根本上打击吐蕃人的办法,让唐朝彻底摆脱这种消极防守、被动挨打的局面。
如上所述,李泌的办法是“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系列外交手段,跟回纥、南诏、大食、天竺等国家缔结同盟,充分利用这些国家跟吐蕃之间固有的争端,促使它们把枪口调转过来对准吐蕃人,让吐蕃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逐步削弱它的实力,最终让它彻底消停
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需要高明的外交手腕和切实有效的行动,同时也需要耐心和时间。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要实现这个计划,最大的障碍其实并非来自于外,而是来自于内。
说白了,最大的障碍就是德宗本人。
因为德宗和回纥有宿怨。
李泌很清楚,要和南诏、大食、天竺这些国家结盟,德宗肯定都没意见。唯独回纥,是李适心中不可碰触的一块伤疤。要跟回纥人结盟,就无异于把这块伤疤狠狠揭开
所以,这件事很难。
但是再难,李泌也必须去做。
事实上,从回朝拜相的那一天起,李泌就已经在考虑跟回纥结盟的事情了。有一次,德宗和李泌讨论边境部队屯田的问题,李泌就故意露出口风,说他有一个削弱吐蕃的计划,德宗连连追问,李泌却始终避而不答,因为时机不到,李泌不能贸然开口。
贞元三年秋,也就是吐蕃最近一次入寇的不久后,机会终于来了现任回纥可汗合骨咄禄屡屡遣使入唐,要求与唐朝和亲。
可想而知,德宗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正巧这个时候,边防部队的一些将领纷纷上奏,说军队缺少马匹,要求朝廷拨给,可朝廷囊中羞涩,根本满足不了军队的需求。李泌顺势对德宗说:“陛下如果能用臣的计策,数年之后,马匹的价格必然会掉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到时候军队就不愁缺马了。”
德宗忙问他什么计策。
李泌说:“陛下要保证开诚布公,并且愿意为了帝国和百姓委屈自己,一切都从社稷大计出发,臣才能说这个计划。”
德宗面露不悦:“你尽管说,不必疑心。”
至此,李泌才和盘托出了他的计划:“希望陛下能够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吐蕃陷入困境,马匹也很容易得到。”
不出所料,德宗一听脸就黑了。他瓮声瓮气地说:“其他三个国家,照你的话去办;至于回纥,绝对不行”
李泌:“臣早知道陛下会作此反应,所以一直不敢提出来。但是为了挽救帝国的危局,回纥反而应该优先考虑,其他国家可以暂缓。”
德宗:“只有这个回纥,提都别提”
李泌:“臣身为宰相,所说的话陛下可以不听,但不能不让臣说。”
德宗急了:“你什么话朕都可以听,唯独跟回纥结盟的事,只能留给子孙后代去考虑,只要朕活着,这事想都别想”
李泌:“莫不是当年的陕州之耻,让陛下难以释怀”
德宗:“对韦少华他们因为朕的缘故受辱而死,朕岂能忘记只可惜国家多难,没有机会报仇,但绝不能与回纥和解。这事到此为止,你别再说了”
如果是别人,这时候必定会知难而退,但是李泌绝不会退。除非德宗砍了他的脑袋,或者罢了他的职位,否则别想让他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