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了。
因为,另一个黑色的日子挡在了它的前面。
这个日子是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没有人知道,就在这一天,一场可怕的政治灾难将降临长安,并使得整座大明宫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后来的人们,把这场从天而降的灾难称为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喋血大明宫
一手遮天的大宦官王守澄死了,朝野上下的正直之士无不额手相庆。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对帝国的未来也生出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通过王守澄这件事,以及一年来朝堂上发生的一切,李训和郑注所表现出的阴险、狡谲和毒辣,足以令所有人不寒而栗。天子李昂让这样的人来把持朝政,除了制造更多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外,还能为帝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其实,人们不难理解文宗李昂急于澄清天下的迫切心情,全力打击擅权乱政的朋党、阉党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起用李训和郑注这样的野心家来做这些事情,无异于“前门驱虎,后门迎狼”,只能为帝国朝政埋下更为深重的隐患。
换言之,文宗这么做,只能叫病急乱投医。
而病急乱投医的结果,往往是旧疾未愈、新病又发,最终只能把原本忧患频仍的帝国,进一步推入更加深重的灾难之中。
可是,文宗李昂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李训和郑注,他的宠幸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对李训,李昂更是给予了毫无保留的信任。“训起流人,期年致位宰相,天子倾意任之。训或在中书,或在翰林,天下事皆决于训。而涯辈宰相王涯等人承顺其风旨,唯恐不逮。自中尉、枢密、禁卫诸将,见训皆震慑,迎拜叩首。”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自从当上宰相之后,李训快意恩仇,指点江山,深深品尝了权力的美味。
在人间绝顶俯视芸芸众生,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然而,与这种感觉相伴而来的,却是一丝挥之不去的隐忧。
如今的李训已然位极人臣,还会有什么隐忧呢
有。
李训的隐忧就是郑注。
古人常说“一栖不两雄”,意思是,一个鸡窝里容不下两只同样好斗的公鸡。同理,权力的塔尖自然也容不下两个同样野心勃勃的人。
所以,李训不得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按理说,郑注应该算是李训的恩人。因为李训当初回长安时,只是个没人搭理的无业游民,要是没有郑注的积极引荐和鼎力相助,李训绝对不可能得到文宗的宠幸,更不可能爬上宰相之位。
但是,就像郑注发迹之后,为了铲除通往权力之路的障碍,可以把枪口对准早年的恩人王守澄一样,李训得志之后,为了长保富贵,自然也可以回过头来对付郑注。我们说过,对李训和郑注这种人来讲,世界上除了利益是永恒的,什么都是浮云;世界上除了他们自己,任何人都是工具。
事实上,早在拜相之前,李训就已经开始排挤郑注了。
因为,当时的情况是两个人都有入相的可能,但是文宗碍于舆论,不可能同时让他们当宰相,所以,李训为了夺取相位,就必须把郑注挤出长安。
那是在九月份的时候,当时王守澄虽已被解除兵权,但是还没死,于是李训便以防止王守澄反扑为由,建议郑注谋求凤翔节度使之职。因为凤翔离长安近,万一王守澄垂死挣扎,郑注可以随时调动凤翔军进入长安,与李训里应外合,共同应对,这显然比两个人都窝在长安要安全得多。
当时,李训是这么对郑注说的:“中外协势,以诛宦官。”资治通鉴卷二四五
郑注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丝毫没有怀疑李训的用心,立刻向文宗提了出来,随即出镇凤翔。
结果,郑注才走了几天,李训就顺利拜相了。
如今,李训虽然已经捷足先登攫取相权,但他对郑注的防范却是有增无减。原因很简单,此次诛灭宦官集团的计划,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郑注要亲率数百名凤翔的精锐士兵,以护送王守澄的棺椁为名,在葬礼上出其不意地诛杀宦官。
可想而知,一旦此计成功,郑注就成了铲除宦官的首功之臣,到时候,文宗对他的宠幸和奖赏一定会超过李训,这对李训无疑是极大的威胁。退一步讲,就算郑注得到的荣宠没有超过李训,他也必定会心存不甘。届时,朋党和阉党既已全部清除,外部的敌人消失了,他们两人必然会拔刀相向,围绕宰相之位展开一场巅峰对决。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李训都必须先下手为强在铲除宦官的同时,把郑注一块做掉。
换言之,李训必须另行制订一个计划,赶在十一月二十七日的王守澄葬礼之前行动。
心意已决,李训立刻召集自己的一帮心腹,商讨具体的行动细节。他的心腹包括宰相兼刑部侍郎舒元舆、左金吾大将军韩约、河东节度使王璠、邠宁节度使郭行余、京兆少尹罗立言、御史中丞李孝本。
经过几天的密谋,一个看上去相当完美的计划就出笼了。
行动时间,就定在十一月二十一日的早朝,比郑注的原计划整整提前了六天。
对此,文宗和郑注当然是一无所知。
而李训和他的心腹们当然也不会料到,这个看上去相当完美的计划,非但没有铲除宦官集团,反而把他们所有人,全都推进了身死族灭的万丈深渊
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切都与往常并无不同。天刚蒙蒙亮,文宗就已经来到了大明宫的紫宸殿,准备举行朝会。
片刻后,文武百官鱼贯进入大殿,按官阶高低站定班次,只等着金吾将军一如平日那样高声奏报,“左右厢房内外平安”,然后百官就可以奏事了。
可是,这天早朝,左金吾大将军韩约进入大殿的时候,报的却不是平安,而是祥瑞。
满朝文武清晰地听见,韩约用一种异常激动的声音向天子奏报:“左金吾听事办公厅后院的石榴树上,昨夜天降甘露,臣已递上门奏夜间宫门紧闭,凡有紧急奏章皆从门缝投入,称为门奏,请陛下移驾往观”
韩约说完,三拜九叩向天子道贺。李训和舒元舆当即出列,率领百官一起向文宗祝贺。
天降甘露,象征着天下太平,无疑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李训和舒元舆随即邀请文宗前往观赏,以领受天赐的吉祥。
文宗李昂也感到异常惊喜。连老天爷都忍不住降下了祥瑞,这足以证明太平盛世已经指日可待了。
文宗当即宣布暂停朝会,百官随驾前往含元殿。
于是,百官依次退下,来到含元殿内重新站定。一个时辰后,天子李昂乘坐銮轿出了紫宸门,登上含元殿,命宰相和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先去“左仗”位于含元殿左侧的左金吾办公厅查看。过了一会儿,李训和舒元舆等人回来向天子奏报:“臣等已经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