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2 / 2)

安禄山新史 黄初 2330 字 2023-10-01

gu903();“呵呵可是一项大工程呀如此再以南北日影较量,用勾股法算之,即可归出一度子午线的长度哈哈哈”安禄山大乐。

这次天文测量可是一项盛举,他的科学意义不仅仅是测出了一度子午,还关系到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区时的应用等等等等。最后甚至可以据此推朔气节的划分和地球的形状大小。

想想今后可能以朱雀大街为本初子午线,安禄山就高兴的想欢呼。

当然,这些东西还得慢慢进行,要知道,现在就连地圆说,日心说,安禄山也仅仅是只敢和僧一行、粱令瓒等人提起,虽然已经基本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想要说服大唐的大多数人,还得花十几年甚至好几十年时间。

“这还得多谢安校书的各种器材和计算方法”僧一行微微一笑。

这次测量的具体行动,是由太史局的官员负责的,但总体的规划和主持,却是这位住在华严寺中一行和尚。当然,出谋划策的,还有安禄山这个狗头军师。

“嘿嘿哪里哪里就算没有禄山,大师不也是准备进行这次测量吗”安禄山非常谦虚。

安禄山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一些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他还要求测量员利用公费出差的方便,进行一些其他的天文测量,当然,朝廷也有提出来要求观测星象等附属要求。

“安校书再来看看这次测量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照此安排下去”

“好我们一起再研究研究”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十一节终南有捷径

天文测量的事情,具体的并不用安禄山参与,花了半天时间和僧一行再讨论一下细节,安禄山就又稍微有了空闲。当然,这个空闲是相对而论的,毕竟他纳心芸的小礼即将举行,虽然不用大操大办,只要办个小宴,直接用花轿抬人就行,但还是得吩咐下人布置一下新房,作一些准备。

而且原先约好的事情,也立刻找上门来。

王维带着一位眉清目秀的青年前来拜访安禄山,此人就是王维的总角好友祖咏。对于见这样的有名诗人,安禄山现在已经习惯了,心中并没有激动。虽然祖咏年纪比安禄山和王维略长,但安禄山反而因为自己的名声已经不小,稍微有点居高临下品鉴人的感觉。

这次王维来拜访安禄山,除了介绍祖咏给安禄山认识,主要还是商谈游览终南山的事情。

有唐已来,三公已下车辂,皆太仆官造贮掌。若受制行册命及二时巡陵、婚葬则给之。自此之后,皆骑马而已。这次出行的众人,包括贺知章在内,都没有朝廷给予的车驾。所以当初安禄山愿意提供众人的日常出行马车时,王维等人都对他的回报很满意。

不过这次安禄山可得花一番大代价,因为人数超越了预计,不但王维贺知章等人要去,就连张宝符和几个颇有才名的各学学生也要去。王维大致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二十几个人,除去里面有几个自己骑马的,安禄山得准备二十人的马车。这让本来以为只要自己府中两辆载人马车就够的安禄山,不得不跑去车行再租了三辆豪华大车。当然,虽然贵了点,但相比安禄山从他们身上得到的报酬,却还是非常合算。

趁着春天还没完全结束,安禄山一众人等,在四月末的一天,驱车骑马来到了终南山楼观台游览。

楼观台在我国道教史上称为“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等。相传周代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体,名草楼观。一日,当他看见紫气东来,知有真人从此经过,后老子西游入观,便迎归草楼。老子在这里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它的别称则是草楼观、紫云楼,因当今朝廷素以老子为其李氏宗祠的祖先,故又曾赐名为宗圣宫、宗圣观,但普通人仍习惯称其为楼观台。楼观台最为著名的景点要数老子说经台。此处为传说中老子面授弟子之地,又有老子墓等多处景观。

现在虽然已经春天将尽,但就是这满山的残春,站在终南山上观看,也足够明媚多了。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才到说经台,众人就忍不住诗兴大发,纷纷决定做诗留念此行。

“说经台”是一山顶平台,大家刚好在台上停下来赋诗。

最先做的自然是张宝符他们那帮有背景的官员子孙。不过他们的水平实在有限,就连安禄山,也能从他们每人的诗作中找出几个缺点来。还好他们大都有自知之名,作完以后纷纷向各位名家请教。贺知章等人当然不会吝啬,全都非常热心的帮他们修改诗作,让安禄山看了很是欣赏。

“诸位我们已经先献丑现在该轮到几位先生作几首了”张宝符代表诸学生提议道。

“对对请贺博士和诸位先生作几首”学生们纷纷起哄。

贺知章和王维他们相视一笑,现在风景优美,他们本来就非常有诗兴,自然也不会推辞,最后还是才能比较高的王维最先有了诗意。

“诸位在下已经有了诗名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好好诗”贺知章停下自己的思考,出声赞道:“摩诘此诗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尤其是最后隔水问樵夫一句,实在是点睛之笔呀”

众人也纷纷出言盛赞,这样的好诗确实不多见。

随后贺知章、崔颢、祖咏等人也纷纷做诗。

虽然互相都捧了一番,但总体来说,比张宝符他们几个做的自然要好得多,比王维的那首却是稍有不如。

“安大哥大家都赋诗了你也应该有所表示吧”张宝符笑着对站在一旁旁观的安禄山道。

“哈哈哈这个,可不是大家都做了,那边还有一位没做呢”安禄山指着众学生中一个衣着简朴的青年笑道。

他到并不是自己没有诗兴才故意推托。只是因为这个人安禄山曾经见过,当初见面时还非常不愉快。他就是那个刚来长安时,在茶摊上遇到的为虎作伥青年。

“哼”张宝符显然已经认识这个青年,而且关系并不好。冷哼一声,并不和他说话。

到是众人中一个衣着华丽的青年公子,立刻笑道:

“对宋清还没做诗呢他平日最喜欢无病呻吟了快快宋清做一首来给大家听听”

听起来就象是在呼唤歌女唱小曲一样,安禄山虽然心中看不起那个青年,但听到这样的口气,还是和众人一起皱了皱眉。

这个人正是刚才学生中做诗做得最差的那人,是宗室子弟,淮安王李神通的曾孙李齐物。那次长安城外的众骑王公子弟中,好像就有他。他旁边还有一人,容貌甚伟,是他的族弟李若水,李若水安禄山还是第一次见到。

安禄山注意到李若水听到他这个族兄的话时,也是明显的一皱眉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