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其他官员到是并没有怎么说话。
能跟随安禄山、李林甫两人进入兴庆宫地,基本上是他们的亲信,这样对于两位主子非常有利的事情,他们当然不会去破坏。
“这有什么,只要按礼行事,两位爱卿尽管拿朕的旨意去办,并一定要代表朕恩,再让忠王和卞王随两位爱卿一起主持仪式,让他们了解了解民风”李隆基对两个宰相的不敢毫不在意,自顾自就下了严令。
“臣遵旨”安禄山和众官员只得领旨。
“对了。”李隆基放下手中的酒杯,“既然秋收就要开始了,那秋赋的征收工作准备怎么样了安卿,听说今年风调雨顺,收成很不错,别到时候让朝廷忙不过来收税”
“呵呵陛下放心,秋赋的征收工作早就准备好了,有了夏粮摊丁入亩税的经验,秋赋方面基本没什么问题。看现在百姓的反应,也算是基本默认了摊定入亩”安禄山躬身回答。
虽然李隆基现在已经很是有几分昏庸,底下人对他地抱怨不少。但他最近地独断专行,让皇帝权威反而得到了加强。有时候喜怒无常,就算是安禄山和李林甫两个宰相,在他面前也要随时随刻小心应对。
现在朝中的情况是,除非李隆基突然发生意外,要不然安禄山根本不是他地对手。因为李隆基权威的加重,让不少本来野心勃勃的人。现在根本不敢和他作对。安禄山原来希望李隆基不问政事后,自己可以独揽朝政的美梦。并没有完全实现。
当然,安禄山知道现在自己位高权重,已经遭到不少大臣的忌恨,根本没了退路。要是这时候在权力上退缩,结果肯定是因为其他大臣地谗言,自己被李隆基处死。所以就算明知道自己权力越来越重,马上就会引来李隆基的顾忌。他还是不得不加强对朝政地控制。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李林甫觉察到双方的差距,准备和自己妥协时,安禄山坚决的拒绝了他的要求。
“陛下吏部已经完成新近一年官员的考核,臣和安相已经商讨过了,只是对其中几个官员的评价有点争议,还请陛下御览”李林甫看到安禄山说的事情已经结束,立刻将自己手中地事务说明。
“哦对哪些人有争议呀拿来看看”李隆基嘴上说拿来看看。面上却已经有几分不耐烦。
高力士忙接过李林甫递上的表章,绕过谢阿蛮,传到了李隆基手中。
两个宰相有争议,当然只有皇帝来决断。如果争议不是很大的话,还要麻烦皇帝,那两个宰相就肯定会挨训。既然现在李林甫和安禄山敢毫无顾忌的上表。那事情肯定不会简单,底下官员已经暗自开始站队。
“咦这是怎么回事,安卿和李卿给出的评价竟然完全相反”脸上已经没了不耐烦,难得的再次露出慎重表情。
安禄山内心暗暗叹气,虽然李林甫其实也希望李隆基能够更昏庸,权力下放的更多,但因为经常在和自己争斗中处于下风,为了挽回劣势,还是屡次将李隆基从沉迷享乐中拉了回来,给他自己壮势。
“陛下臣的意见。完全是根据吏部所拟考核所下。应该十分公允。而安相好像全是根据一般大臣地意见来判断”李林甫斜头看了安禄山一眼,又微笑着朝李隆基摇了摇头。
意思很明显。自己这个是客观正确的决断,至于安禄山的意见,应该纯粹是个人看法,当不得真。
听了李林甫的话,李隆基自然把目光看向了安禄山。
安禄山到是不慌不忙,也不给自己辩护,只是从自己袖中取出一份表章,呈了上去。
“陛下臣正好接到有弹劾吏部上下七名官员收受贿赂的表章,才认为吏部的考核不可信,请陛下过目”
“哦呈上来吧”李隆基眉头微皱。
今天是宰相和各部前来,御史台地人并没有出现,所以李隆基也没有追究,弹劾表章,为什么不由御史呈递。只是看到对于安禄山和李林甫这样毫无顾忌的争斗,内心总觉得有的担心。但随后想想自己本来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互相牵制,现在的结果正符合自己的预期,也就不是特别在意了。
“哼一个侍郎,两个主事,其他辅佐官员四人,行收贿达几十万贯这些人的事情都是真的吗不过怎么不是御史的奏折”李隆基翻看奏折后大怒,但还没失去理智。
“陛下此事定然虚伪”李林甫赶忙出列。
刚才他怕人说自己做贼心虚,也可能给李隆基一个自己包庇属下的印象,在安禄山出奏折的时候没有阻拦。但此时却是必须出来说话。朝中敢和安禄山抗衡地人,只剩下自己,如果自己不说,那这些亲信,就真地只有下大理寺问罪一途。
“陛下监察百官,向来是御史言官的职责。臣总领监察事务,敢确定吏部官员,基本清廉,至少不会出现这样大笔地受贿。安相那份奏折既然不是御史送呈,应该是其他官员是道听途说,还请陛下治那人妄言之罪”
“呵呵李相,上书言事,那是每个人臣的本分,怎么能以妄言论罪。何况这份奏折,是万年县令所送,他执掌京郊,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自然不会是乱说”安禄山也不客气。
现在长安城的万年县令,正是安禄山的亲信。万年县地方不大,但因为是管理长安城郊,地位比得上普通的大州,重要性更是一般州刺史没法比拟。安禄山当初为了给亲信谋这个位置,特意牺牲了一个转运使的职务,才让李林甫松口。
“让万年县令把证据呈来,如果属实,吏部的官员决不能轻饶”李隆基合上奏章,冷冷的说道。“至于今年的考核,让吏部把统计的官员政绩劣迹,都送到朕这儿来,由朕亲自审阅,如果里面有什么虚假,涉案官员,一律罪加一等”
他已经不耐烦安禄山和李林甫的争执,最后决定还是按照惯例,各打三板。
吏部的官员肯定不可能都清廉,让万年县令送证据,就意味着将会有几个李林甫的吏部亲信下台。但由吏部送交政绩考核材料,却是偏向李林甫,让他有机会补充一批亲信。
不过李隆基对自己太有信心。如果是换在以前,确实会是公平的结果。现在他沉迷享乐,哪可能真正认真的去审核,到时候肯定会根据材料来粗略判定。
“吾皇圣明”机灵的李林甫,立刻意识到这样处理对自己的好处。
安禄山也是面带微笑,并没有不满,躬身称“陛下圣明”
刚才看两个大佬争执,都不敢插嘴的大臣,此时立刻听到两人的声音,立刻把握住时机,高声的称赞李隆基圣明。在不知不觉中,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