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问这位大人,不知是受何人所托,吴某等人出去之后也好向他报恩。”吴立身心下明白,洪天啸必定是受人所托,否则的话必不会救下方怡,又来救他们三人。
洪天啸想起原书中韦小宝的话,于是便道:“呵呵,看来还是吴大侠的脑筋好使,实不相瞒,在下确是受人之托,那个人估计各位也不认识,他是在下的一个好友,名叫洪天啸。”
“洪天啸”三人听了这个名字俱是大喜,当日洪天啸为沐王爷疗伤,三人虽然不在,但事后“洪天啸”这三个字却是牢牢记在心中。
“洪少侠曾救过王爷的性命,是我沐王府的恩人,既然大人是洪少侠的朋友,我等自然相信,方才冒犯之处还请不要见怪,不知我那方师侄现在如何了”吴立身性格耿直,最是喜欢结交英雄豪杰,此时心中再也怀疑。
“呵呵,现在已经没有大碍了,说起来也巧得很,那日在下清扫刺客尸体,发现方怡姑娘并没有死,正要再补上一刀,但是在下忽然看到方怡姑娘貌美,加之在下府中缺少略懂武功的丫环,便想救下她之后让她在我府中做个贴身丫环。不料,方怡姑娘到了在下府中之后,便发起了高烧,而且还满嘴胡话,说什么沐王府,刘一舟、小王爷、小郡主什么的,在下这才知道原来方怡姑娘是沐王府的人。在下虽然不是什么好人,却也对沐王府敬佩有加,加之我那个朋友洪天啸与沐王府也算是有点渊源,是以在下也就打消了让方怡姑娘做我贴身丫环的念头,至于怎么知道你们在这里自然是方姑娘告诉在下的。”洪天啸胡编了一个理由。
吴立身听了,不由好笑,以方怡的性格怎能会去做一个丫环,而且还是皇宫侍卫的贴身丫环。刘一舟听完之后,倒是暗暗吸了一口冷气,暗道,好险,若是此人以他们三人的性命要挟,怡妹定会答应做他的丫环。
第5卷第221节:第八十八章脱身之计2
“什么你说父皇还在人世”康熙闻言不由从龙椅上蹦了起来,目瞪口呆。
“回皇上,正是,奴才在入宫之前便已奉太后之命调查此事,现已确定老皇爷确实还在人世。”眼下索尼尚有一年的寿命,足以在朝堂上牵制鳌拜,洪天啸心中便有了外出江湖走访人才的念头,而这件事情则是最好的借口。
“父皇现在什么地方”康熙快步来到洪天啸的身前,用力握住他的右手,不住地颤抖,可见其内心的激动。
“回皇上,老皇爷正在五台山的清凉寺中修行。”洪天啸心中早有了准备,康熙听到这个消息不激动才怪。
“五台山清凉寺难道外间传闻的父皇出家的消息是真的了”康熙“啊”了一声,不由松开洪天啸的手,后退了两步。
“不错,老皇爷的法号叫行痴。”
“行痴莫非父皇出家真的是为了那个董鄂妃”康熙只觉得脑海中一片混乱,再也没有一丝平日的冷静。
这句话洪天啸无法接答,只得在那里站立不动。
过了好大一会,康熙才渐渐平息下纷乱的心情,问道:“柳总管,此事太后可曾知道”
“回皇上,此事虽然是奴才受太后之命调查,但奴才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与我大清兴衰有莫大关系,是以奴才便先行向皇上汇报,请皇上定夺。目前宫里知道此事的也只有奴才和皇上两人,请皇上放心,奴才绝不敢多嘴。”康熙的亲娘早死,虽然他和这个太后也是一样亲近,但是在这种大的事情上,康熙还是信不过她的。
“很好,柳总管,你很会说话,也很会办事。记住,这件事情只你我二人知道即可,万不可告诉太后。太后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她老人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必然会很是伤感,说不定会坏了太后的性命,你可记下了”
“奴才记下了,若是日后太后知道这个消息,皇上只管砍下奴才的脑袋。”此太后已非彼太后,洪天啸自然敢轻易发下誓言。
“好,朕相信柳总管的忠诚。”康熙对洪天啸的表现很是满意,不由点了点头。
“皇上,奴才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洪天啸发现康熙竟然没有派他前去的意思。
“说吧。”
“皇上,以奴才来看,老皇爷在清凉寺中并不太安全。”
“嗯,不错,朕也是这样想的,朕准备将父皇接到宫里,执掌朝政,倘若父皇复出,何惧鳌拜逆臣。”康熙的这句话差点让洪天啸晕过去。
“回皇上,万万不可。老皇爷出家修行的消息自然越封闭越好,否则天下人尽知,皇室威严将不在。其次,老皇爷既然已经出家,必是受到了什么重大的刺激,心灰意冷,岂会再回来执掌朝政。”洪天啸还真怕这康熙脑袋一热,派他去五台山将顺治老皇爷请回来。
“唔,不错,很有道理,那以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康熙点了点头,刚才那毕竟是脑筋一热的念头,本就不是康熙的真心。
“皇上,奴才所说的老皇爷有危险乃是近在眼前,据奴才所知,的密宗将要云集五台山,据说是为了一个人,想来便是老皇爷了,只是奴才想不出这些喇嘛将老皇爷劫去是出于什么动机。”洪天啸不得不用此给康熙一个警示。
第5卷第222节:第八十九章二探牢房
“西藏密宗”康熙一怔,心中随即便已经明白这些喇嘛准备劫持顺治的原因,不由大怒道:“他奶奶的,这些喇嘛真是混蛋,朕早晚有一天会提兵灭了他们。”
洪天啸第一次听到康熙出口骂人,而且是如此的市井粗言,不由一呆,心中暗道,韦小宝并未进宫,康熙这粗话从何学来。
gu903();康熙似乎也发现了自己的失态,便急忙转口道:“柳总管有所不知,我大清入关一统天下,各方皆能安定,只有西藏总是不服我大清的统治,屡屡引发事端,若非是眼下大局初定,朝政不稳,朕早就对其用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