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 / 2)

然后眼中就有些惋惜。

为何这是一个女儿身?

当然,这庄子上也不全都是大丰收的小麦,这里大部分是,另外一部分是云舒瑶种植的适合在其他地方推广的品种。

比如适合这里气候土质含水量的,不一定在更北方也适合,湿热南方更不好说。

另外除了小麦,稻子也有。

那些主场也不在这里,康熙让人记了下来,然后派人过去,这个庄子紧接着就被围住了,闲人免进。

云舒瑶也奉令在这边驻扎,现在距离小麦收割的时日不长,等到收割那一日,康熙会亲自过来。

他的重视溢于言表。

等到了收割那一日,康熙带着阿哥四阿哥来了。

收割的人有庄子上原本的人,大部分还是康熙带来的,一个个挥舞着镰刀的气势十足,就连康熙自己,都拿着一把镰刀下地了。

收割了放在一边,自有人去接着处理,然后借着这几日的好天气暴晒,小麦的亩产量出来了,康熙顿时哈哈大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朗声:“云氏,你立下一大功!”

第134章这就交给你了

四阿哥很意外,不管是被皇阿玛叫着来到了这里,还是看到的一幕。

他注意到了旁边的三阿哥那忍不住发酸的眼神。

四阿哥看到了,平静的掠过。

他知道他在酸什么,林家是他侧福晋的娘家,还是皇阿玛当初下旨给他们指的婚。

这种功劳不比其他,功在千秋,青史留名,不在话下。

这对他当然也是有利的。

在看到皇阿玛也拿起镰刀下地的时候,四阿哥熟练的也跟着下地了,这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他仔细的对比着这里的小麦跟一般小麦的差异。

高矮差不多,不过这里的小麦叶子更宽一些,根部看上去也更加粗壮,最主要的就是麦穗了。

沉甸甸的,看的人不自觉欢喜。

四阿哥粗略估算了一下,这里的小麦比一般的小麦收成要增加三到四成,个别表现格外出众的,他特意单独拿了出来了。

这跟一般的小麦相比,麦穗要多一倍!

不过这样的数量确实少,整个庄子的小麦都收割了,也才收集到了十二株。

这样看,数量也不少了,这个庄子其实也不大。

等到收割完毕,小麦晾晒干了,一上秤,验证了他之前的估算。

四阿哥在这附近也有庄子,这里的亩产量比他那庄子上的小麦多了三成五。

他那庄子上的耕种他有亲自过问,跟其他人家让庄仆简单粗暴的打理不同,每年收成不比百姓精耕细作的差。

这让四阿哥也为之震动。

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同样的土地,能让更多人填饱肚子。

这是因为种子,还是因为这里的土质?

种子毫无疑问是多年来精挑细选,而且用了特殊方法培育的。

这里的土地并不见有多么的肥沃,有多么的得天独厚。

加上他看过那本册子,上面有详细的写着是怎么施肥打虫的。

施的肥是用一些常见的东西堆积而成的,落叶、腐泥、还有牛粪猪粪鸡粪等等堆在一起。

四阿哥对这也很感兴趣,若是能推广的话,受益的就不仅仅只是种植小麦的百姓。

三阿哥对这也很有兴趣,明摆着的功劳,三阿哥看着皇阿玛,目光殷切,皇阿玛,您看看儿臣啊,儿臣愿意效劳!

然后他就失望地听着皇阿玛点了四弟的名字。

三阿哥:“……”

四阿哥郑重的应下了:“儿臣领命。”

至于三哥那边浓郁的酸味,忽略就好。

有四阿哥来负责这件事,以他那一贯认真的态度,自然事无巨细,云舒瑶只庆幸当初保险起见,提前做了不少准备,所以要说她研究出来了良种有运气成分,但有这么多年的底子,也不能说她有问题。

这件事并没有公开。

要稳妥起见,所有收割的小麦都成为了种子,就是掉在田里零星的小麦,都被仔仔细细的筛了几遍,然后它们会在农庄那边生根发芽。

若是按照云舒瑶册子上的方法可行,一年年增加试验地,等到连续数年,确认没有问题,就会大肆推广了。

云舒瑶要做的,就是配合四阿哥。

四阿哥的态度很尊重:“云夫人,有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