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本王已经传书河西,河西大都督府会竭尽全力支援你大军所需粮草辎重;河西哥舒翰会佯攻吐蕃北线,而本王亦会命杨涟率军两万由青海南下奔袭非川。如此两路大军佯攻吐蕃,配合你主力大军作战。”
“三路同进,吐蕃人必然会分兵相抗,再加上安西、剑南两镇的牵制,其实你真正所要面对的吐蕃军马至多三万余人。我军虽深入吐蕃腹地,但真正交锋,战胜的几率还是相当大的。”
“当然,战况瞬息万变,一切还需你临机应变。记住本王的话,事有可为便拿下逻些城,事不可为便烧毁吐蕃粮草辎重掳掠吐蕃牛羊给养退守两宁州。”
“不可轻敌冒进!不可做无谓的流血牺牲!”
“吐蕃人现在还是一只病虎,本王希望你这一次能将这只病虎打残打废,再不给他苟延残喘的机会!”
“本王就在灵州等候你的好消息。李光弼,此战若成,吐蕃人必元气大伤,甚至可将半个吐蕃疆土再次纳入我朝版图,平定吐蕃指日可待。而由此一来,本王可再无后顾之忧,安心应对安禄山之变。”
李光弼神色一肃,躬身下去,朗声道,“末将遵命!末将一定不辜负大帅厚望!”
“好。”张xuan点了点头,转头望着杨涟,沉声道,“杨涟,你的任务是南下奔袭非川,但却尽量避开与吐蕃军马正面作战,本王还是那句话,能抢的抢不能抢的就烧毁,尽量在吐蕃境内掳掠破坏……”
“以战养战,这是本王的目标。本王一向以为,尔等八万兵马屯聚青海一线,主动出击才是真正的防守。以后要逐步形成规制,每隔数月,大军便轮番出击,在吐蕃境内实战练兵,一点点蚕食占据吐蕃土地!”
李光弼和杨涟相视了一眼,一起躬身下去,高呼道,“大帅英明!”
张xuan大步走回桌案背后,凝重道,“通令下去,本王已经奏报朝廷和吾皇陛下,攻破逻些城活捉或者灭杀吐蕃王赤松德赞者,封万户侯!”
……
……
李光弼和杨涟在永宁王府略事休息,吃了一点东西,然后立即拜别张xuan连夜返回驻地。随着两人的回返,一场唐蕃大战再次拉开序幕。
这场骤然激发的大战,惊落一地眼球。
谁都没有想到,张xuan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对吐蕃发动战争。吐蕃人没有想到,安禄山也没有想到。
李光弼和杨涟走后,张巡又来求见。
“王爷,朝廷那边,如何奏报,还请王爷吩咐。”张巡的脸色有些复杂。不经朝廷允许,擅自主动对吐蕃用兵,这可是大忌讳。若是成功实现了张xuan的战略意图——再次占吐蕃领土还好,还能有个交代,若是吃了败仗,损兵折将,张xuan必获重罪。
张xuan淡然一笑,“张大人不必为难。此事先暂缓向朝廷通报,如果本王没有判断错误,安禄山马上就要起兵反叛了。战火一开,天下大乱,朝廷就顾不上青海一线了……”
“速速传令各军,即刻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出兵平叛!”
“是,下官遵命。”张巡长出了一口气,领命而去。
他在张xuan手下做事多时了,对于张xuan的性情非常了解。既然张xuan这么说了,肯定就不容忤逆。作为一个铁杆下属,他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
虽然他心里还是有些打鼓,担心李光弼会在吐蕃吃败仗,导致陇朔元气大伤。如果引来吐蕃人的报复性反扑,恐怕陇朔的压力会更大。
他却不知,张xuan的整个战略部署已经做出了细微的调整。
原先,张xuan是希望在安禄山起兵的第一时间就即刻东进杀向范阳腹地,给安禄山后背上来一刀,从而延缓范阳叛军的进程,争取在黄河以北与安禄山大决战;但现在,根据形势的变化,他决定先将吐蕃这个后背大患解决掉,然后再定行止——
若是叛军望风披靡,河南军抵挡不住,他便率军南下进占潼关,利用潼关天险,阻挡叛军,保卫关中。若是颜真卿能发挥作用,让安禄山叛军不是那么轻易的长驱直入,他便率军经庆州兵进东都洛阳方向,力争在河南一地与安禄山决战。
望着张巡匆匆离去的背影,张xuan长出了一口气。
吐蕃不比回纥或者南诏,吐蕃就像是一头睡在陇朔身侧的猛虎,一个不小心,就会跃起伤人。陇朔目前就是张xuan的大本营,他不希望自己征讨安禄山的时候,自己的后院起火。这才是他决心兵走险招的关键因素。
当然,赤柱的倒台、赤松德赞的东山再起,促使他下定了决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