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1 / 2)

东海龙啸 闪耀星尘 2431 字 2023-10-01

款极度简单,售价不到两美元的左轮手枪,相对于自动手枪,左轮手枪以起极度可靠的性能取胜,一旦子弹除了故障哑火,左轮只需要简单的再扣一次扳机即可。

虽然采用9毫米帕弹让这款左轮手枪的威力稍逊,也只有在50米内能够保证精度,但便宜可靠的特点还是让罗杰最终选择了它。

可以肯定的是,这款武器绝不会是士兵的最爱,如果可以,估计他们更希望能够在腰上挂一支盒子炮,但这手枪却是后勤部门和政客的最爱,当然,如果谁有门路自己掏钱购买一支盒子炮挂上并且自己负责解决弹药问题的话,罗杰并不介意自己手下人手一支毛瑟枪。

对于近距离支援武器,无论是日军的掷弹筒还是常用的枪榴弹操作起来都比较繁琐,所以,罗杰觉得还是顺应历史潮流,为突击步枪和半自动步枪提供一种挂式榴弹发射器,方便好用,换装空心装药的破甲弹头的话还可以用来对付日本的薄皮坦克,可谓是用途广泛,支援班组作战的必备佳品。

第八十六幕陆军的火炮和坦克

手榴弹按照国内使用的习惯,还是选择德国的24型,不过为了便于生产,特意按照二战后期德国人的做法将导火索给换到了顶端,省去了掏空木质手柄的工序,大大节省了制造时间,同时还在弹体上刻画出预制破片。

因为这些轻武器的资料都很充足,而且制造难度不大,所以罗杰希望这些武器能够在1927年间完成研制工作,并且在1928年前换装到两个师内。

同样是陆军,相对于轻武器还算是轻松的研制工作,对于火炮来说,即使拥有来自于现代的技术资料支持以及德国人的全面帮助,但是由于人手方面的缺乏,这一方面的工作只能暂时拖一拖了,没有办法,本来能用的人才就不多,同时开展了那么多的项目可以说大多数设计人员都是赶鸭子上架,光是海军的火炮项目就已经让罗杰抓头发了。

因为人手短缺的缘故,最终罗杰仅仅开展了三个项目原先便已经决定好的德制88毫米炮引进工作,日本92式步兵炮的仿制工作以及80毫米迫击炮的研制工作。

除了80毫米迫击炮之外,无论是德制88毫米高射炮还是日制70毫米92步兵炮都是战场上的多面手,可以承担多种任务。

88毫米炮的威名就不用说了,它在二战中并不是只因为它的防空性能而闻名,而是由于它的多用途性,尤其是反坦克能力而大放异彩。由于设计思想超前,直到战争结束也并不显落后。

其优良的精度、巨大的炮口初速以及不到三秒钟一发的惊人射速,使得88毫米炮不但打飞机的能力超强,而且反坦克能力更是惊人,每当德国人遇到搞不定的装甲目标是88毫米高射炮总会出来充当一番救火队员。除了当做反坦克炮使用之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德国人还会拿88毫米炮当野战炮用来轰击对方阵地,虽然这样做严重损坏炮管。

而由88毫米高射炮发展出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也是二战德国最著名的反坦克火炮,几乎可以对付二战中的任何敌方坦克,著名的“虎”式和“虎王”坦克便是装备的不同倍径88毫米炮。

可以说是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得最成功的火炮系统,由88毫米炮负责海南岛的防空和反坦克任务罗杰是一百个放心。

相对于88毫米高射炮舍我其谁、无坚不摧的威武霸气不同,1928年11月开始研制,1930年3月完成样炮试制,1932年7月设计定型的日本70毫米92式步兵炮在性能上是那么的平庸甚至可以说是落后,射程、威力等等相较于欧美同等级炮都要差上一筹。

但事实上,92式步兵炮是日军火炮装备中难得一见的一种非常优秀的武器,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尤其是对于机械化程度极低,同时道路状况又极为差劲的亚洲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92式步兵炮的全重只有0212吨,四百多斤的重量使得它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分解之后几个人就抗走了,非常适合在复杂的地形上使用,对于山地战中的步兵营支援,就十分得心应手,几乎可以在任何复杂地形下执行任务。而且它任务范围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再加上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可以说92式步兵炮是一门真正可以无条件伴随步兵营作战的步兵炮。

如果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的统计表火炮相比,92式步兵炮除了在尺寸小和重量轻两个指标上占有较大优势以外,其余方面全都有一定差距,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相较于欧美火炮,92步兵炮的优秀的全面性、良好的通行性和隐蔽性则让它成为亚洲战场最适合的武器,无论是日军还是缴获过它的中国军队都对其赞不绝口。

虽然人手缺乏暂时不能为自家部队配齐各种火炮,但是有这两种炮暂时也还算是足够了,至于大口径重炮,尽管就目前而言还真不太用得到,不过本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原则,罗杰还是准备从德国进口一批重炮过来凑合先用着。

相对于陆军火炮研制工作的扭扭捏捏,坦克的研制也并不是什么可以心想事成的事情,而更为麻烦的是,对于坦克,此时的德国人也没什么经验,看看德国一战时期的a7v吧,整个一个能移动的钢铁工事而不是什么作战车辆。

对于罗杰即将展开的坦克研究工作,德国人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于这种让德国人吃了大苦头的东西,他们是即恨又爱,但碍于凡尔赛合约又不能公开研制,虽然陆军在苏联有一个研究坦克的小组,但毕竟苏联和德国距离太近,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敌对的可能都太大了,相较之下还是这边的罗杰更加安全一些。

对于中德两国的菜鸟们来说,直接上t-34之类的大杀器显然太过难为他们了,所以罗杰特意从法国进口了几辆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的雷诺ft-17坦克,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雷诺这一设计。

作为一款经典的坦克,雷诺ft-17的足迹不但遍布全世界,生产装备数量巨大,仅仅德国二战期间在西线缴获的雷诺ft和它的变形车便有1704辆之多有记载证明的购入国便有阿富汗、比利时、巴西、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芬兰、荷兰、伊朗、意大利、日本、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美国、苏联、南斯拉夫等。

而且其中美国、苏联、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都仿制和发展过改型,成为了这些国家坦克研制工作的基石。

而罗杰则希望雷诺ft-17同样也能为中国的装甲兵建设出一份力,用仿制这种初级坦克为自己的设计团队练练手,打打基础,等到利用雷诺将自己的团队整合好了再拿出真正的好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