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影他们三个人都是第一次坐船,难免有些不适应,好在都是修士,没一会儿的功夫也就好了,在适应了航海的摇摆之后,玄影他们看到了在船头又一个人,于是玄影他们三个人便朝那人走去。
来到那人的跟前,玄影他们开口说道:“打扰了,在下苍擎宇,这位是我的妻子香雪舞,这位是我们的弟弟玄影,我们是地心之谷的修士,前来挑战地心九十三层的守护者大人的”
听了擎宇的话后,站在船头的男子转过了身来,看起来和其他的男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只是皮肤比别人白皙了许多,而且没有胡须胡渣,让玄影他们三个人有些奇怪。
“鄙人姓郑名和,地心九十三层的守护者。”听了郑和的介绍,玄影他们知道了眼前这个皮肤白皙的男子是谁了。
郑和,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听了郑和的话后,玄影他知道了眼前这位帅哥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航海家郑和,而知道了郑和的身份之后,玄影他们也知道了接下来的考验是什么了。而接下来郑和说的话也证实了玄影他们的猜测,郑和果然要玄影他们说出自己七次下西洋的事情。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沿岸。
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1407年10月2日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明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10月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1411年7月6日永乐九年六月十六回国。姚广孝下西洋的史料给另一个关于郑和航海目的的假设也提供了佐证。潘教授说:在大唐西域记中,明人的注中有这样的记载:“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花往诣彼国指锡兰,今斯里兰卡供养当就礼,请佛牙传为释迦牟尼的牙齿,据说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牙齿完整无损,称为佛牙舍利至舟,灵异非常,光彩照耀永乐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师。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栴檀金刚宝座贮之”永乐九年正是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间。
“姚广孝参与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这说明第三次下西洋显然是朱棣事先计划好的,否则就不会派出姚广孝这样级别极高的官员。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迎佛牙”有学者如是分析。至于朱棣为什么要派遣船队,不远万里从斯里兰卡迎回佛牙,更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朱棣是篡建文帝的位上台的,他劳师动众迎回佛牙,一个主要用意可能是为了证明他的正统地位,平息民间的不满和反抗情绪。这种做法,前代的帝王就曾经用过。4第四次下西洋:1413年11月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