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0(1 / 2)

新军阀1909 伏白 2396 字 2023-10-01

续恶化,这个移工大潮,还仅仅是个开端而已。

中国的确需要技术工人,但此时的中国早和一战时代的中国不一样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量的中国现代工人被培锻炼出来。春笋般冒出的职业技术学校,更是为各家工厂培长了渊源不绝的产业工人。

如果说一战时期随便一个会点技术的洋人都能在工厂里得到重用,那么现在就不同了。一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人,同样是中国人和洋人的选项,为什么要把就业机会给外国人呢。

不过这次国家大建设的展开,诸如铁路,公路,电力,桥梁,通讯等方面庞大的建设计划,还是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所以南京政府迅速在免签证自由区展开扩工,凡是愿意加入中国国籍的优先聘用,享受国民待遇和国民福利,不愿意加入也行,但是在福利和待遇方面,就不能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了。

至于那些技术一般,却勉强能用的工人,看着人家千里迢迢赶来,就勉强聘用吧。但是却不能加入中国国籍,也就是临时骋用。如果在工作明间没有良好的表现,或者在技术上有啥进步。那么等合同期结束后,还是要被解聘送回国的。

这些洋人们自从出国后,就有人打定不回去了。如今一看这中国国籍可不是想有就有的,稀罕的紧呢,于是踊跃申请,见通过者比例并不高,他们更加焦急了。有人就问,如果才能表明技术进步,很快就有人贴出告示,那就是取得中国的职业高级评定证书。

不过也有人没有申请中国国籍,他们的目的只是暂时解决就业。随着国外经济的恶化,随着这批人在中国找到工作的消息散开,后来的移工潮更是猛烈。而用人缺口的缩小让南京政府在选人的标准上迅速控制。凡是不通过的人,一律不聘用,不准进入非自由签证区。这让那些最早赶来的洋工们,暗地里更是庆幸不已。

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涌来,又因为没有找到工作从而引发骚乱,南京政府在各主要工源过发布招聘公告,对职位和要求进行公示,并在各国使馆举行面试。合格者才能获得前往中国的签证,免签证自由区更是临时管制。不准自由进入了。

343最具争议性的政策

二冲人才的流入在,嘲年达到巅峰。虽然中国政府采取厂制措施,并严把签证关,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走私人口的数量。

世界大萧条的恶化,还是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毕竟,在这个各主要工业国工业生产纷纷大比例下降。尤其是美国国会在刃年5月份通过法案,把高达八九百种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舰,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引发一场规模空前的关税,这让本已萧条的中国出口雪上加霜。

大萧条开始时,虽然出口遭受打击,但采取各种措施,尤其是增加内需的各种政策,缓解了这一严峻的矛盾。但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还是对中国的工业进行了一定的打击,部分工业在洗牌中被淘汰。

不过与世界各国纷乱的罢工游行,成群结队的失业人口相比,中国国内如果出现罢工现象,那到是稀奇的新闻了。虽然形势严峻,环境恶劣,但整个国民的精神却无比饱满。即使是那些暂时失业的工人,也是那些失业保险,充满希望地寻找着新的工作。他们虽然缩衣节食,他们虽蔡面临着困境乃至窘迫,但是没有人产生绝望,也没有人因此而埋怨,乃至爆发骚乱抗议了。

全球经济大萧条虽然让南京政府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从国家战略角度说,这是中国缩短与列强距离的机遇。好好把握住这宝贵的四五年时间,将能把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实力狠狠地推进一大步。

此外,世界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原材料价格和工人价格的降低,为南京政府一系列建设计划,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根据资政参谋团的推算,如果大萧条持续五年时间之久的话,那么在这五年的时间内,各种投资预算将至少减少三成,这还是保守的估计。如果华飞愿意扩大进口的话,这个比例还将降低。

而且,这仅仅是从金钱投入的价值上计算。如果算上在这期间引进大批极具经验的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才,更是一笔用金钱都无法计算的财富。

华飞当然不可能同意扩大进口,相反,对于国内目前还在发展初期,竞争力相对薄弱的各种工业品,南京政府也大规模采眼泪高关税,与各国一样,开启贸易保护围墙。大规模的建设投入当然大,需求也是惊人的数量。但没有道理把如此巨额的财富建设投入转移到国外,帮助他们度过这次大萧条啊。

当前国内的工业基础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基础已经较为完备。即使还有一些缺陷,但大都不是极关重要的领域,不然就是当前还无力涉足的行业。即使是那些技术含量很高的高门槛行业,在政府新的发展计我中,已经开始专项攻关。所以中国的这次大建设,所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而基础建设的发展,势必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增加社会财富,又可进一步促进工商业,乃至农业的进步,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大萧条带来的世界物资价格的暴跌,尤其是粮食和资源等物资的暴跌,让中国的战略物资储备得以以最低的代价,迅速储建起来。

特别是世界粮食价格的极其低廉,简直就是当成沙土在贱卖,让整个中国刚刚建起的一百个大型粮食储备基地迅速充盈起来。

华飞并没有像一些小说中的那样,大肆在国外收购重工业,并把人家的工厂设施全部搬运回国,似乎就像游戏一般,于是中国一夜之间就变得无比强大起来。

如果放在一战时期,华飞或许会有一丁点这样的想法。但对于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化系统的中国来说,与其把国外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工业设备搬回来,还不如自己生产。

虽然算起来去国外搬工厂或许价格较低毕竟是二手货,而且也能迅速在国内形成无比庞大的产能。但算上各种人工成本,搬运成本,加上可使用年限的寿命成本折合起来,未必就有多么合算。另外国内突然产生如此巨大的产能,市场在哪里没有市场的支持,搬回这些机器有什么用,即使你把美国工业全部搬回来,也不过是自己把自己往大萧条的环境下按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