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1 / 2)

大唐侦察兵 半江 2384 字 2023-10-01

可以说是当时的“最佳副将”。

这一场阻击战打下来,契苾何力伤口崩裂,李世民亲自为他敷药,做事将这位突厥汉子感动了一把。

在契苾何力击溃高丽援军的时候,李世民带领众军已经在火炮的开路之下攻占了白岩城。

说是攻占,其实是当炮声响起,射了不过无论,轰出几个缺口的时候,一面摇荡的白旗已经出现在城头之上了。

李世民在白岩城休整的时间比较长。因为这白岩城乃是主动投降,而不是攻取下来的,所以李世民对待城内的官吏百姓也要客气得多。城中百姓在唐军入城时,竟然主动跑到街道两边,夹道欢迎。

李世民赐给城内百姓食物,年纪在八十岁以上的老者还得赐锦帛。他城之兵在白岩城者,李世民全加慰谕,分给粮饷器仗,予以释放,任其所之。这种优抚政策让高丽士卒感激涕零,甚至有七百多高丽士兵要求在李世民帐下效力。李世民却道:“汝为我战,莫离支必杀汝妻子”于是发放粮饷兵器,任他们回去。

改白岩城为岩州,原白岩城城主孙代音为刺史。

就在李世民攻下白岩城在城中休整的时候,那南路军李道宗却是遇上了一个大麻烦。

李道宗虽仅有三万人马,但是皆为精锐。所以在和安市州出城的四千大军打了一场之后,也想乘势攻取安市州。然而,这安市州却是顽强得紧,李道宗连攻两日,都没有取得丝毫进展,反倒是自身折了五百多军士。

就在李道宗恼羞成怒,准备再次进攻的时候,侦察兵报来的消息却惊出了他一身冷汗。

一支规模在十五万人左右的大军正向安市州杀来。

这却是渊盖苏文派遣的高丽北部绝奴部褥萨高延寿和南部灌奴部褥萨高惠贞统高丽、靺鞨之众十五万大军援救安市来了。

看看自己的三万人,李道宗当机立断,一面派快骑向李世民报告此事。另一面领兵向李世民方向靠拢。

李世民在收到李道宗的消息之后,感觉这攻伐辽东以来最大的一场仗即将打响。当下除了留守白岩城的士卒之外,拉出三万大军往李道宗部行军。双方方汇合一处,驻扎在安市州东北五十里处。

相对于高丽军的十五万人,唐军这六万人显得少了许多。可是,随着唐军一个个的攻下城池,无论是大城还是小城,都需要分兵驻守,以防反复。另外,为保障后勤补给线路的畅通,也要分出部分兵力,所以,能拉出六万大军,已经不错了。

而这时候,高丽十五万大军的先锋两万人已经抵达唐军大营五十里处。

见到高丽先锋大军到来,李世民便令士卒做出一副准备离开的样子。待到高丽中军主力到来,唐军便撤往西南。

高延寿道唐军撤出以为唐军畏惧高丽兵锋,当下心头得意,令骑兵追赶,却被唐军弓箭射退,白白折损了数百骑兵。

虽然折损了数百骑兵,但是高延寿的心中还是非常的得意,令大军缓缓前行,到安市州城南四十里处扎下大营。

唐军一直撤到安市州东北二十里处,这才重新扎下营来。

唐军共计六万人,高丽大军十五万。双方如同两只磨着爪牙的野兽,警惕的望着对方,蓄势待发。

正文第四百二十五章奔袭平壤

虽然高丽军多达十五万,然而唐军之中,上至李世民、李绩,下到普通士卒,对于自己的战斗力是相当有信心的。这倒也是,在唐初之时,征战不断,磨练出来的大唐军队战斗力十分强悍。后来随着军事改革的进行,这大唐军队趋于正规化、职业化,和以前半农半兵的府兵完全不一样。

面对这十五万高丽军,李世民甚至还笑道:“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简单点说,李世民认为高延寿有三策可用,上策是开到安市城外,与安市城互相呼应,派骑兵骚扰大唐后勤补给,并不出战。此策为守。中策是接应出安市城内的守军,与之一起离开安市城,避开唐军。此策为退。下策是直接冲过来与唐军决战。此策为战。同时还断言,这高延寿定会选择下策,来与唐军一战。

众大臣听了李世民这种带着明显不屑的话语,却也没有反驳,反而一个个点头称是。

至于唐军之中的普通士卒,闻高丽军至,拔刀结旆,喜形于色,恨不得立刻与高丽军大战一场。

李世民见军心可用,也亲自到各营各寨,抚慰了一下士卒,鼓舞了一下士气。

唐军这边厉兵秣马,准备一战,而高丽那边也是进行着周密的战前准备。这高延寿还真的如同李世民说的那样,准备与唐军一战。

高丽这边也不是没有能人,这些人一眼便看出了自己这方的兵力虽然比起唐军多上两倍不止,但是,唐军的野战能力之强,和高丽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之上。若是和唐军拉开阵势,在旷野上决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况且,唐军还有威力巨大的火器作为支援,那样算来,高丽军的负面反而更大一些。

所以,一个叫做高正义的对卢对卢,高丽官名,向高延寿建言道:“吾闻中国大乱,英雄并起。秦王神武,所向无敌,遂平天下,南面为帝,北夷请服,西戎献款。今者倾国而至,猛将锐卒,悉萃于此,其锋不可当也。今为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骁雄,断其馈运,不过旬日,军粮必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此不战而取胜也”

这高正义还真是说对了。他的这个已经与李世民的上策不谋而合。不过嘛,高延寿并未采纳这条建议。

高延寿不采纳这条建议也是有道理的。如今高丽大军又十五万人,再加上安市城内的两万人,一共有十七万人。这十七万大军面对六万唐军都还避而不战,高垒深壑以求退敌的话,真是显得他高延寿无能了。况且十七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高延寿当时就否定了高正义的谏言。

由于李世民是急行军赶过来的,所以,那炮兵没有跟过来,而是留在了白岩城。而五千多宪兵又被分配到各个大小城池负责维护治安和监督军纪去了,所以现今张允文身边仅仅有一千多侦察兵。

在一路后撤的过程中,张允文也在思考着现今双方的战局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这还真让他想起一件事来。

gu903();据史书记载,当初唐军以三万人迎击高丽十五万大军的时候,李道宗倒是出了个主意,说是领五千精骑奔袭平壤。当时李世民考虑到己方本来兵力就少,若是再分出五千人去,那此战胜利的砝码便会大大减轻。所以他没有同意李道宗的意见。不过后来李靖却是肯定了李道宗的这个提议。渊盖苏文发举国之兵来与李世民一战,后方极其空虚,若是五千骑兵奔袭平壤成功,甚至生擒或是击杀了渊盖苏文,那么,高丽战事便会提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