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发,一直没有捞着参战机会的两个中国正规军早就赶到海参崴城外,隐隐围住了要塞,让里面的俄罗斯人不敢轻举妄动。
当六月八日中午,陈剑带来的所有部队都赶到海参崴要塞的时候,城头上的崔可夫中将倒抽了一口冷气。本来崔可夫以为,中国人顶多只有三十万部队,就算是三十万部队,再加上飞机和中国那与德国人合作生产出来的可怕的大炮,他崔可夫能够抵抗多久心里都没底,反正是别指望挡上一年半载了,能够挡住十天八天的就已经不错了。可是当看到城外全部军队的时候,崔可夫连抵抗一两天的自信也没有了。
城外,中国和日本军队排列整齐,呆在离要塞约十几公里的地方,崔可夫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大概地数了数,起码五十万以上。自己城内现在仅有四万出头的部队,不够中国人塞牙缝的,单单数量上的差距,就够崔可夫胆战心惊了。更加可怕的是,在自己那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的射程之外,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约数千门重炮,冷森森的炮口对准了海参崴要塞。同样的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弹炮,中国人手中的家伙就是好,射程起码多的两公里,只要一声令下,要塞城墙将立刻变成一片火海,更不用说随时可能会来的飞机了。崔可夫还注意到,在队伍的前面。还有两三千辆坦克,以及同样数量地装甲车,那些坐在摩托车上面,随时准备冲锋的,估计就是日本人了。
崔可夫算得挺准的,这一次陈剑把手下六个正规军的五个,以及一个装甲军都带了出来,再加上三十万的日本雇佣军。整整带了六十万人出来。单单挤。就可以把海参崴要塞给挤没了。还有一个正规军,陈剑把他部署在佳木斯的北面,离伯力才三十公里,隐隐盯着伯力的那五万俄罗斯部队,以防那些不知死活的家伙出来捣蛋。
看着城下那五六十万武装到牙齿地部队,崔可夫脸色苍白,两腿发抖。身上直冒虚汗。他轻轻地转过身子,看了看周围地士兵,那些个士兵比自己还不如,有些人地两条腿,正不由自主地往城下挪,摆明了是打着化装成平民逃生的主意。崔可夫不断地哀叹,沙皇陛下啊,你怎么惹着了这样一个可怕的敌人啊。
下午一点。一辆三轮摩托车来到海参崴城下。车上除了三个日本人外,还有一个中国的随军翻译。翻译官叫开了城门,带给崔可夫一封陈剑大将口述的信。信中命令崔可夫率领手下于六月九号早上八点以前放下武器,走出要塞,否则中国军队将发动猛烈的攻击,到时候城破人亡,后悔莫及。看着那个俄语翻译官大摇大摆离开的身影,崔可夫中将只有不住地苦笑,看样子,自己是没得选择了。
崔可夫命令给莫斯科发了一封电报,详细通报了要塞的受损情况,并向尼古拉二世指出,中国方面武器占优,士气占优,人数更是比要塞里的多了十几倍,他就算想守,也守不了两三天的。与其让士兵们白白伤亡,倒不如献城投降。尼古拉二世立刻回了电报,命令崔可夫坚守到底,并告诉崔可夫,他昨天就命令伯力的五万部队出动前去救援,估计两天后就可以到达。
把尼古拉二世的电报念给指挥部的一众军官听后,崔可夫注意到,那些军官的脸,一下子变得比纸还要白。所有人都知道,伯力地那五万部队是不可能来救自己地,他们就算有这份心,也没有那个能力,五万部队想跟六十万中国军队打野战,估计用不了半天,连渣也没得剩下。
在征求了所有军官的意见后,六月八日下午四点钟,海参崴要塞的上空,飘起了一面白旗。四万俄罗斯军队排着整齐地队伍走出要塞,放下武器,走到指定地点集合。走在最前面的,当然是崔可夫中将了。在向陈剑献上佩剑之后,崔可夫要求近距离看一看那些可怕的坦克,得到了陈剑的同意。在仔细地看完了坦克之后,崔可夫走到陈剑的面前,通过翻译告诉它,能够败在一支训练有素而又装备精良、打仗作用顽强的部队手下,他崔可夫无话可说,就算中国人不动用飞机,单单凭着这些坦克,也完全可以横扫欧亚大陆。
一九一六年六月八日下午四点,海参崴在被占领五十七年之后,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怀抱。被称为远东地区第一要塞的海参崴要塞在几天之内就陷落,引起了协约国的恐慌。正准备把东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派往远东地区的尼古拉二世不得不下令暂停调兵,再次调整一下战略。尼古拉二世知道,在中国人这样的兵威下,他就算把全国所有的部队都调到远东地区,也没有战胜中国人的可能性。经过与英美法等国元首商量之后,尼古拉二世决定以空间换时间,集中全部兵力干掉德国人,而把远东地区那大到无法想象的领土暂时放弃,等协约国腾出手来之后再说。
六月八日早上,在尼古拉二世的强迫下,驻伯力的五万俄罗斯精锐部队终于出城了。不出崔可夫所料,那五万个老毛子根本就不敢到海参崴来送死,他们打的是围魏救赵的主意,兵锋直指中国境内的佳木斯。才刚刚出城二十公里,就听到了崔可夫中将弃城投降的消息。伯力的指挥官大惊失色,连忙命令部队返回,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得知伯务守军出城,驻佳木斯北面的十一军军长卓志军高兴得半死,立刻命令装甲师前往迎敌,自己带着大部队紧跟在后。装甲师来得很及时,正好揪住了俄罗斯人的尾巴一顿乱打,三个小时后,只有不到四万的俄罗斯士兵能够逃回伯力城,坦克在野战中所发挥的作用,显然比攻坚战要大得多。
第十一章俄舰队的覆灭上
可夫中将的抵抗不可谓不顽强,他一直是打到了败势时候才下令投降的。不过,俄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罗哲斯特文斯基海军中将却没有这样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