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1 / 2)

辆坦克守在那里,等着维修人员的到来。幸运的是,趴窝的地方在半山腰,已经处在中国部队的防御范围之内了,要不然,说不定美国人会派人前来争夺的。要知道,为了得到坦克的样品,美国人宁愿付出一两个师的代价。

蔡兴少将对屠杀事件的处理,也得到了卓中将的赞赏,也是,有中国人在场的时候,是不充许出现屠杀事件的。只是,卓中将心里却有着一点点的懊悔,早知道美国人夜间警戒如此的稀松平常,他应该派森口次朗率领摩托车部队以及一两万个日本黄军下去就行了。估计这样一来,能够来到山上当俘虏的美国大兵绝对不会超过两千人,而且所有的事情都不会赖在中国人的头上。后悔归后悔,这九千多个东西总得想办法处理吧。这一点,卓志军倒是挺有经验的。他把九千多个俘虏全部交给了森口次朗,让日本人监视他们挖工事。修战壕,干一些苦活累活。这些个美国人,既然当上了俘虏,就得有身为俘虏的自觉性,多干点儿活,少吃点儿饭,不会把他们累死地,顶多就体重减轻个两三成而已。交给日本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美国人如果真的饿死累死了几个。好象与中国人的关系不大。交人的时候。卓志军当着所有美国俘虏的面,命令森口次朗不得屠杀一个美国俘虏,却没有要求他不得虐待他们,森口次朗倒是心知肚明的,卓中将的意思挺明白的,要是俘虏们不听话,就不用给我们中国人面子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只要不让我们中国人看见就行了,眼不见为净么。

此次出击,更让卓志军高兴地是,自己地部队竟然没有损失一个,物质上地损失也不多,只有约两百辆摩托车而已。当然,在计算的时候。卓中将是下意识的把日本黄军的损失给忽略不计了。也是,别说卓志军了,就连森口次朗都没有把一千多个黄军的损失放在眼里。他满心想的是,这一次自己的部下从美国人地帐篷那里捞到多少好处,而自己估计会分到多少。

卓志军拿起了望远镜,朝着山下望去,有点儿奇怪,美国人的营地里,竟然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就象没有发生过偷袭事件一样。出来救援的那个军也回到了营地,而且也没有再次出击的迹象。看着这别样宁静的战场,卓志军中将倒是隐隐约约觉得心里有了一丝不安。艾威尔并不是一个任人捏任人踩的软柿子,他现在没有作出反应,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艾威尔心里很生气,他正在想办法,要把自己输的一切,一股脑儿全部夺回来。对于一个极其注重政治前途的军人,如此地惨败,而且是没有道理地损失,是不可容忍的,对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将造成巨大地影响,所以,艾威尔一定会想办法讨回面子。只是,他会从那个方向着手呢

把目光转向了远方,三十多公里外的艾威尔指挥部,隐隐约约出现在望远镜里。雪已经停了,太阳正把一缕缕并不温暖的光线投到地面上,今天早上下的雪也开始融化,地上明显的泥泞了许多。这是一个不利于进攻的天气,泥泞的地面,将大大增加进攻部队行进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换了自己,将如何进攻这个工事呢

卓志军走到指挥部,把目光定在了辅满桌子的地图上,陷入了沉思。今天已经是九月六号,按照行程,美国的后继部队将在三四天后到达。到达以后,他们还得休整个两三天才会发动进攻,而艾威尔要想夺回面子,他就必须在这五六天之内有所作为,要不然,等后继部队来了之后,就算他拿下了工事,在世人面前,他也永远抬不起头来。当然,这个所谓的作为,并不是真的要占领整个工事。现在,艾威尔在兵力上并不占有绝对优势,凭着手中的兵力,他如果没有拿下工事还情有可原,可是,他如果就这样无所作为的话,那就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了。卓志军把目光定在了左翼上,说不定,美国人从右翼讨不了便宜,会不会想着从左翼打开突破口呢

走出指挥部,再次拿起了望远镜,卓志军发现,美国部队已经有动静了。不过,不是那种要冲锋的大动静,仅仅是出动了更多的人投入到施工中去而已。阳光下,那些美国人干得挺欢的,泥泞的地面,虽然给他们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对他们的施工却有不少好处。地面更软了,更好挖了,美国人的施工进程也更快了。一条条的战壕不断地朝着山坡延伸,最近的战壕已经离中心阵地只有八公里左右。而且,在战壕之间,还有不少较宽的交通壕,虽然没有办法让一辆大卡车在里面行进,却足够让士兵们拖着各式火炮往前移动了。卓志军注意到,战壕的走向也有了一定的变化,通往左翼的战壕一下子多了好几条,而且都有着一定的宽度。难道,艾威真想从崎岖的左翼发动进攻有这个可能性,要是美国人真的豁出去一切强攻左翼的话,受地势所限,自己还真没办法组织有效的防御,看来,不得不防啊。

第二十章异样的宁静下

国人的施工越来越快,到下午六点钟收工的时候,又里,离山脚也只有两公里左右了。看得出来,美国人的施工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战壕浅得很,顶多就半米深,估计挖到永冻层就不挖了,不过宽度倒是足够,而且数量也越来越多,不但有通往左翼的战壕,有通往右翼的战壕,在某些个地方甚至于还开挖了类似火炮掩体的东西。这些个简陋的战壕,在防守时所起的作用不大,可是,在这个时候,却偏偏能派上用场。卓志军也曾下令用火箭炮和野战炮去轰炸,可是,没等炮弹落下,那些早就盯着天空的美国士兵就一个个如猴子般地躲到战壕里去了,除非直接把炮弹砸到战壕里面,否则能起的作用不大,给美国人造成的伤亡也在艾威尔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并没有办法阻击他的行动。几天的战斗,卓志军手中的炮弹已经不是很多,还得为几天后就要到来的美国后继部队准备一些见面礼,总不成把这些宝贝全部砸出去吧。一看不起作用,卓中将无可奈何地下令停止炮击。

从山上望下去,美国人挖的战壕跟蜘蛛网似的,到处都是,人多就是好办事,二十万人齐动手,还真能创造奇迹的。卓志军摇了摇头,叫来了森口次朗,他手中的那个日本军一直呆在离山口约五十公里的地方,现在,该是派上用场的时候了。这个军手中也有近一百门野战炮,约五百辆摩托车。以及五百多挺机枪,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更关键地是,艾威尔至今不知道这个军的存在,他们被严令保持无线电缄默,一直呆在一片森林里面,没有命令不得出动。接到森口次朗的命令后,那个日本军拔营起程,他们得在九月八号左右进抵离山口约十公里的地方。而且不能让美国人知道。这是卓志军最后的撒手锏。

接到了卓志军的情况汇报后。远在几百公里外的陈剑大剑也判断出,艾威尔将发动一次歇斯底里的进攻,这将是此次战役以来,最最激烈地战斗。八月二十九号时,陈剑地确是在哈尔滨,而且故意现身给美国间谍看到。不过,当天晚上他就离开了。对外宣称是到北京去述职,可是实际上却是由军用运输机直接送到了阿拉斯加。为了保证陈剑大将地安全,空军甚至出动了十架战斗机沿途保护。九月一号,经过几次转场之后,陈剑终于来到了阿拉斯加,并进驻设在诺姆的东北方面军临时指挥部,全程观注着战局的发展。

在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和所处地势之后,陈剑给卓志军发报指出。艾威尔的这一次孤注一掷的进攻。很可能仍然会选择在右翼,而不是卓志军一直认为的左翼。其一,地势使然。左翼无法大规模展开兵力;其二,从艾威尔地性格和他对政治的热切程度考虑,从那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才能得到美国国民的误解,这是艾威尔的唯一机会;其三,通住中路和左翼的战壕特别多,可是通往右翼的战壕却相对要少得多,按照对艾威尔的了解,一向自诩智将的他一定会选择相对有技术含量地进攻办法,而利用战壕迷惑敌人,从而达到出其不意地目的,倒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办法,也显出他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