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1(2 / 2)

张辽新传 杨家大郎 2174 字 2023-10-02

看着曹操不悦的表情,曹纯、曹休偷笑的神态,张辽毫不介意的摊开双手,潇洒的耸耸肩,放开脚步追了上去。

曹洪忽然觉得张辽的动作似乎很很“帅”,“对就是文远常说的帅。”曹操心中想到,也学着张辽摊开手,耸耸肩。就在他学的高兴时,却发现曹操、张辽他们不再等他,反而直接走人。

“等等我”曹洪大叫着,跑步向曹操他们追去。

第二卷第412章兵书

操接下去在幽州的巡视张辽便没有随同,他不但要管军政事务,还统筹幽州、并州的边防军备,同时也肩负着为未来的枢密院参谋们授课的重任。所以张辽在严密布置了曹操一路上的关防之后,又直接派出马超、陈到这两名幽州军中大将随行护送。

而马、庞德却被张辽留在了身边,理由很简单,此次任务无须他们出动,而且他们要和郝昭等人一同参加学习,学习荀主讲的兵法课程。而马超这个身体反应比脑子更快的家伙张辽就不指望他成为战略家了,只要他是一个合的骑兵战术专家就成。

“夫君,你为何不陪着大哥巡视呢”曹清问张辽,话音刚落,她又突然说道:“别跟我说你事务繁忙,那只是借口,你我都知道的。”

看着妻子的清亮的双眼,张辽无奈,他微笑着说:“我在幽州这些年,对幽州的影响太大了。”

张辽说完,曹清一转身,随即扭头乜了张辽一眼,“成天想这些东西,倒是没见你头发掉光。”说完,右脚用力一跺,哼了一声就走了。

她的身后则留了捧着右脚做单脚跳的张辽在无声的苦笑。自己妻子的个性本就是有些特立独行的,自从嫁给他之后,在他的“纵容”之下更是愈发明显,虽说一直没什么表现,但自蔡琰、蓟县事件之后,便突然爆发似地表现了出来。家中虽说依旧温婉,不过时不时的表现一下小性子却也是寻常。妻子越来越有后世女孩子的样子,这也让张辽有了一种回到曾经的生活环境的感觉。

曹操离开蓟县之后,张辽让自己沉浸在了一种闭关的状态,只不过他还需要吃喝,也要和别人交流。这一次张辽是想向曹操学习,追随着曹操地步伐,也同样编撰一部兵书出来。

曹操注解子兵法并自己在编写孟德新书一事在曹营高层中并非秘密,张辽对历史上因张松的故意所为而不能面世的这部兵法感到相当的可惜。虽然张辽已经有了到时候趁机挽救这部书地意图,但他自己却不打算再继续“剽窃”大业了。汉末之后够档次的兵书不是没有,但是张辽却想从兵书这种任何统治者都不可能禁绝的角度给后人留下精细化的概念。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从春到汉末的兵书全部都是大而化之,细节上的东西一概不注重,甚至到后来还有向玄学方向发展的趋势。虽说出了一个千古流传,能号称从战略到战术统统包圆的孙子兵法,可是这也在客观上培养了一批不懂细节,不懂实践,却只会在后方大话连篇,甚至直接干预前方战场的所谓“军事家”,以至于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因为后方地瞎指挥而导致打败仗冤枉将军。

但凡是读过司马法的人全都能说“国虽大,好战必亡”,文官以此来钳制武将。读的更细一些的还会接着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是读过书的武将和清醒的文官在抵制限制军备地行为。可是要让他们说出好战为何会亡,而忘战为何必危,拿出了一套老生常谈般的说次,其余一点具有说服力的东西都没有。

张辽就是要自己地这部新书中告诉此时地人和后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同时也要告诉他们。决定战争胜负地。除了士卒骁勇、装备精良、将帅英明、辎重充足之外。还有注重细节。重视数据。

这样才能更加周密、从容地排一切。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成为一带名将。

而张辽之所以这样着急地要将兵书写出来。其原因除了以上这些就还涉及到他地位老师郑玄。

虽然张辽并不清楚郑玄在曾经地历史上是那一年去世地。但张辽却知道。历上曹操大举反攻河北地时候郑玄已经去世。如今地郑玄虽然身体已经不再健康。但依然还在高密地家乡书。

可是曹操这次北上。他地随行人员中有一人也是郑玄地弟子。他就是清河崔琰。他给张辽和管宁带来了郑玄和国渊等人地书信。在信中。国渊对张辽这位小师弟直言不讳地提到了恩师郑玄地身体问题。这才使得张辽想起自己似乎忽视了自己地老师。

虽说这位老师并没有如何教导自己。然而他却是为数不多地能够接张辽汉末近乎叛逆般地学术言论。国渊地中提到了郑玄在看到张辽地天演论时欣慰地笑容。这让张辽对自己地疏忽相当地懊恼。

所以张辽要趁着老师还健在的时候,再给老师一个惊喜。他相信重视术数的郑玄是

解并支持他将兵法改为军事学并强调数据说话的理玄的支持又是张辽推行自己的理念的保护伞,可以消除一部分人的不满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了写好这部书,张辽将自己这些年详细收集的曹军大大小小的战例一一拿出来挑选,并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其他诸侯的战例,甚至还有他这些年拉着曹操、郭嘉、管宁等人详细考究的历史上的战例。张辽要从正面、侧面各个战场来对这些战例进行分析,并将战场上的战斗用数据和图形进行细化分析。

其中秦赵上党之战、巨鹿之战、十面埋伏、曹军汴水之战、徐州之战以及曹操和袁绍之间长达数年的战争就是张辽选择的战例。尤其是才结束不久的袁曹战争,不但因为张辽数据收集的及时而论据充分,更因为时间不远,在书籍出版后才能够让人们的影响更深刻。

“伯道,这是我军几位参与了汴水之战的将军对当时战事的叙述,还有一份当年参与此战的几名西凉军将士的叙述,你拿回去,将其中的细节一一整理出来,然后用平面图标示出来。在局部战事的放大图上,要清楚地画出战斗时两军阵型的变化,最好是要根据当时双方兵力的变法画出不同时候的图形。”

张辽可不是一个人闷头写书,他虽然雄心勃勃,可是天生的懒筋让他不耐烦亲自去做那些琐碎的事,而且他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反正他身边就是一群年轻有为的军官,张辽若不有效的将这种优质资源利用起来,他就真的有损自己精明的名声了。

这不,张辽直接郝昭等参加培训的军官中的隐性领袖找来,将那些需要整理的战例资料统统交给他们,以他们的人力资源来弥补自己精力的不足,也顺便让他们能够尽快的进入参谋工作的状态。

嘿嘿张辽将这件事直接以为枢密司编写培训教材,极其无耻的“压榨”着郝昭等人的劳动价值,而且还心安理得的接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