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场 向经典挑战(2 / 2)

让她感触更深的是,在学校住的这十多天,她似乎回到了学生岁月,说话的语调与走路的动作都不知不觉间受到周围人的耳濡目染,跟身边的同学已经越来越像了,以至于这几天她到食堂吃饭的时候,不少男同学都给她献殷勤想要到她电话了,还以为她是檀国的学生呢,这让她每天拍摄再辛苦也感觉很快活。

沈银荷偷偷瞄着在低头沉思的李小乐,忽然觉得他在自己心里形象崇高了不少,整个人似乎都是散发着一种淡淡光芒似的,心里真正是服了,自己拍了这么几年“片子”,似乎都没感觉有这十几天进步快,原来在真正的导演是这样导戏的啊……

这小导演确实很神奇。沈银荷想到之前那个让她发疯“火柴法”训练时候,每念一遍,都在心里骂一句“死变态导演,三十岁头发肯定掉光。”突然觉得自己很是可笑。

其实,李小乐这个“火柴法”方法并不神秘,就是所谓情绪神经源记忆法,最早的时候是美国的一家保险推销公司训练的时候,训练新保险推销员的方式。

无论头脑多么紧张,说不话来,一旦人在全神贯注重复说很多次之后,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一种情绪神经的习惯,就像小孩子刚开始走路很紧张,也不知道身体怎么动,脚抬多高,步子迈多大都不知道,生怕摔倒歪歪扭扭的,而大人走了几十年的路后,根本就不用想先迈左腿还是右腿,就可以大步流星了。

而这个通俗的方法被中国兰州大学的一位叫李阳学生领悟精髓,于是就发明一种类似“火柴法”的英语学习方法——“疯狂英语”。

而在好莱坞,鬼才大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掌握着这种方式去训练群众演员,当然,这种小细节是不会出现各种教科书里的,只有像是李小乐这种曾经亲眼看过昆汀导演拍片现场人,才能偷师到。

李小乐低头在镜头前重新看了一边刚才拍的,老徐一脸疲劳地站在一旁,看李小乐皱眉不以也不由有些愕然:

“怎么?还不满意,这可都是按照剧本走的,一早上都拍了7遍了,已经够好了吧。”

在老徐看来已经相当完美了,可李小乐却还觉得还不够。

从开机到拍摄已经有半个月了,学校方面全力支持也让他们拍摄进度特别顺利,按照场景拍摄顺序,已经在拍完了卡拉ok,宿舍,游泳池,医院的近五十场戏,全部是按照着李小乐撰写的剧本拍摄的。

场地全部免费,学生还提供人员支持,甚至所有器材都是由学校借出,虽然数码摄影机的效果没有胶片摄影机的好,但是对于一部以剧情为主的电影来说,已经足够了,无论是金中民还是河智苑,这些演员的演出简直是出人意料的好,片场里众人总是因为各种笑料笑得前仰后合的。

拍摄中出现的唯一个麻烦问题就是,怎么让所有工作人员在拍摄的时候忍住笑不ng,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吧……

不过这个半个月磨下来,作为李小乐逐渐发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这部剧本中人物感情处理的细节有些不真实,特别是配角举动不太不符合逻辑,很是脸谱化,这大大削弱了剧情给人的真实感。

特别是刚才那个互打巴掌的剧情,虽然剧中的银孝与金智宛都是性格强硬的年轻女性,可怎么可能会打得那么冷静呢?毕竟她们都只是学生,剧情上虽然不错的表现了人物性格,但是人物反应却不太真实。

越是充满笑料的喜剧,越是需要真情实感来支撑,否则一味的把笑料堆砌就会让喜剧变成一部笑话,为什么《大话西游》会被誉为周星星最伟大的代表作,就是因为他演绎出以往无厘头影片里没有的,感人至深的爱情。

一部喜剧成功点普通人都会认为在那些好笑的剧情,其实恰恰相反,喜剧的好笑来源于影片中那些情绪反色调的衬托,人物的悲哀,愤怒,绝望,无奈,才是让人看到好笑情节会爆笑的基础。

没有这些真实的负面情绪,就会沦为香港鬼才导演王京后期的那种烂片节奏,一堆设计好的笑料段子,却让人笑不起来,显得很无聊。

李小乐开始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在原版的《色既是空》里,金中民扮演的恩植身上的小人物悲哀色调特别突出,可在整部影片里却显得有些单薄,当初看原版时候,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现在自己亲自拍摄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他能不能尝试改变一下,让电影能更好呢?原版拍得非常不错,但是还不完美,自己是否该主动在原版的基础上改善一些呢,李小乐有些犹豫挠了挠头,很是不自信起来。

这时候突然从体操馆的落地镜里看到自己那一张很烦恼嫩脸,李小乐突然愣住了,这犹豫不决的模样,不完全是记忆中那个原本软弱“李小乐”翻版吗?妈的!这是活转回去了,既然重生一世何必这么畏畏缩缩,我现在都已经是导演了,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感觉,搞一把!我就不信自己混这么多年是白混的,李小乐咬牙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