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荷花(两章合一)(2 / 2)

娘子且留步 姚颖怡 2132 字 2023-08-13

澄心连忙解释:“回姑娘的话,这是我家主人用了几年功夫精心培育出来的,只要温度适中,便能四季开放。姑娘可以闻一闻,这莲花的香气比起寻常的荷花更加清香馥郁。”

董万千凑上去闻了闻,大声说道:“真的啊,这花可真香,比荷塘里的还要香上几分。”

有容貌秀丽的丫鬟端上茶水点心,柴晏对澄心说道:“好了,你去忙吧。”

澄心告辞,后退着出去。

待到澄心走了,颜雪怀才问:“这里的主人是陆二先生?”

柴晏点头:“这都让你猜到了?”

“嗯,原本应是猜不到,后来你说这山便是梨花山,我便猜到了。”颜雪怀说道。

皇帝将梨花山赐给陆二先生,陆二先生要在这里建一座书院。

这不是秘密,颜雪怀听来李食记吃饭的读书人说起过。

董万千却是不知道的,她问:“陆二先生是谁啊?”

颜雪怀道:“陆二先生名叫陆文鹰,是陆之礼老先生的次子,对了,你见过陆锦行吧,陆二先生是陆锦行的父亲。”

“哦,原来是他啊。”董万千顿时没有了兴趣,她对陆锦行没有好印像,长得比她还要白,比她还要秀气,这种就不是男人,更可恶的,那个陆锦行大冬天还要拿把扇子摇啊摇,这不是有病就是装逼。

柴晏有些兴奋,香菜对陆家的事记得这么清楚,肯定不是对陆家感兴趣,而是因为陆锦行是他身边的人,而陆家与皇室的关系非比寻常。

香菜,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站在他身边了。

一直以来,他们家无比拥护他的,就只有柴浩一个人,现在终于又多了一个,他能不高兴吗?

“那一会儿陆二先生会不会过来?”颜雪怀不放心地问道,她可不想和一位老学究一起吃饭。

柴晏摇头:“不会,我既然说了我只是来用膳的,他就不会过来,有机会我带你见他,到时你就知道了,陆二先生是整个陆家最有趣的人。”

说到这里,柴晏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陆二先生的书院,顶多再有半年就能完工了,浩子会来这里读书,小满和董昀想来吗?”

颜雪怀一怔,她倒是没想过这事。

“陆二先生的书院,还收小孩子?”

她记得那些读书人说起这事的时候,个个都是心驰神往的样子,因此,颜雪怀就以为这间书院和平城的树人书院一样,只招收童生或者秀才。

“浩子既然来这

里读书,那自是要收小孩子的。”柴晏说道。

颜雪怀心中一喜,即使是在她来的现代,家长们也照样削尖脑袋想让孩子进名校。

若是李绮娘知道小满能来这里读书,一定会很高兴。

哪怕是天价的学费,李绮娘也会想办法拿出来。

可是......

颜雪怀眼中现出难色:“小满......他行吗?”

“怎么不行?小满的出身来历,想来早在一两个月前便送进东宫了。”柴晏当然知道颜雪怀在担心什么,她担心小满会被人认出来。

没错,虽然颜雪怀知道,即使是以前见过小满的大臣或者太监,也不敢把小满往柴冉身上套,可那是聪明人,万一遇到一个自做聪明的呢?

听到柴晏这样说,颜雪怀毫不怀疑,太子既然已经知道董小白土匪出身,又如何不会调查小满呢。

这种事,根本不用太子亲自吩咐,当柴浩第一次和小满董小白玩在一起之后,便会有人把他们的出身来历、祖宗八代,全都报去东宫。

柴浩的身份还特殊了,他不是普通的皇孙,他是皇长孙,很可能就是未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颜雪怀无法想像,柴浩那个熊孩子做了皇帝的样子,这已远远超出她这等小民的认知思维,她也懒得去想。

“可小满......”

颜雪怀想问,小满在被李绮娘收养之前的身世,那些人是怎么查的,又查到了什么?那么稀里糊涂的来历,太子难道不会起疑吗?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董万千的大嗓门打断了。

“你说什么?小白要来这里念书?和浩子?对了,浩子是你侄子,我的天呐,那他是谁?”

颜雪怀不可置信地看着董万千,大姐,后面的问题,不是应该是你在知晓柴晏的身份之后就该想到的吗?

原来你没想啊,你直到现在,才想起浩子的身份吗?

我墙都不扶,就服你!

柴晏显然也没有想到董万千会有此一问。

董大姑娘不是香菜的闺蜜吗?

她天天和香菜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她竟然不知道柴浩是谁?

“浩子是我的侄子,他是我父亲的嫡长孙,我大哥的嫡长子。”柴晏力求说得通俗易懂,他算是看出来了,董大姑娘不是凡人。

董万千终于反应过来了:“哦,我知道了,他是太子的儿子,咦,太子的儿子为啥取这么一个名字啊,叫什么不行,要叫耗子。对了,你们南方人是不是不把老鼠叫耗子啊?”

柴晏无语!

颜雪怀更无语!

董万千不是凡人,她是神,神经病的神!

与此同时,李食记里名叫鸿雁的雅间里,齐慰听李绮娘说起,小满已经改名叫李满,李绮娘还说,若是小满长大后想要认祖归宗,那她不会阻拦,到时再把名字改过来就是了。

齐慰想了想,对李绮娘说道:“有件事,事关小满,我想还是告诉你吧。”

李绮娘一怔,忙问:“什么事啊?”

齐慰缓缓说道:“距离平城一百余里有个叫槐树沟的村子,那村子里有一半的人姓付,还有一半姓董,大约三年前,有一对外地来的母子来到村里,买下了村里的一处宅子,那位母亲叫高王氏,孩子的小名叫小满。

村里人对外来的人很感兴趣,便找里正打听,没多久,便有闲话传出来,原来这位高王氏的丈夫是个行商,很多行商因为长年在外,便在外面再娶一房平妻,就是所谓的两头大,高王氏便是行商在外面另娶的平妻,而高行商家里并不知道这件事,因此,高行商死在外面,高王氏却不能带着儿子回归高家,只能卖掉房产,住到乡下,买些田地雇人去种,总好过在城里坐吃山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