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 / 2)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2442 字 2023-10-03

种局面,北方负责军事与防御,供给由东南来。从东南来,顺着那条河才能将物资运到京城你们说一说,这条汴水会不会是黄金河可你们有没有这个智慧把握住。这个不好判断,我只说一点,这些事未发生,但它必然将会发生,试问你们中间有几人想到过。能想到说明你们智慧与我差不多了,没有想到,那证明我智慧高出你们太多太多。”

远处那一行人听到此处,有几人不顾自己的身份,竟然张大嘴巴。

有人想到一篇文章,隆中对

宋九继续说道:“几百年前吐谷浑王阿柴临终前将二十个儿子召集,命令他们一人贡献一支箭,拿出一支箭给他弟弟慕利延,让他折,慕利延折断了。阿柴又拿十九支箭让慕利延折,慕利延不能折断。阿柴就说,一支箭易折,聚集成众就难折了,只要你们兄弟团结,我们的江山就可以巩固。”

说到这里,他忽然抬头看着西北皇城方向,终于明白为什么赵匡胤后来用种种手段释去赵匡义手中权利,但一直没有下黑手的原因。

那是大人物们的事,与自己无关系。又道:“你们需要我的智慧,我需要你们的力量。我们河中两千多户百姓一起团结,有谋出谋,有力出力,那么黄金就能从汴水里淘出来了。若同意,这里有契书,大家在这里写上自己住址与姓名,不会写字的,由我来代写,按上手印。若不同意,我也不会强劝,那么自此以后,各自为法吧。”

那行人中领首的威武之人开始摇头,刚才还为宋九的话发呆呢,以为又是一个惊世之才,感情这小子是一个皮超厚肉超粗的歪才,将才情一起用到歪门斜道上,来哄骗老百姓。

但他被宋九逗乐了,道:“我们回去吧。”

也不用再看了,凭借这群苦力,说不定让这小子将他们卖了,还手抓着钱替这小子数钱。

第十章制造标准

他这一回判断有些失误,漏掉了一场重要大戏。

宋九一番大道理将那几个贵人都差点忽悠住,何况这些老百姓,七嘴八舌地议论。宋九使了一个眼色,胡老大会意,也向下面使了一个眼色,他手下的几个小弟得带头,先是由他们过来签名按手印。

写住址不是宋九动手,而是请河中几个能识一些字的代笔,但记得惨不忍睹,宋九伸头看了一眼,居然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也不纠正,背着手来到汴水边,斜对面就是下土桥,隔着汴水,河对面也不知道这里发生什么,于是一起站在桥上观看。

他们看这里是风景,宋九看他们是风景。

互相看着。

忽然宋九眼睛一亮。

在桥上站着一个少女,身边还有一个丫环,看样子是大户人家出身。

但是身材极其婀娜多姿,曼妙得就象一朵花儿在绽放。

可能是沾了遗传因素的光,宋九虽读书,但视力很好,汴水虽宽广,毕竟入了城,非是黄河与长江,能看清楚一点对岸人物的相貌。

于是多盯了几眼,忽然一颗心怦怦跳动起来。

那个少女肤色赛雪,脸如粉玉,眼亮似漆,站在哪里宛若含苞欲放的莲花,宛若美玉,宛若灿霞,宛若仙子

世间竟有这样美色

宋九看痴了,都有些失魂落魄。

那个少女没有注意宋九,只是盯了一会,与丫环低语几句,飘然上了马车离去。宋九才醒过神,心想,惭愧啊惭愧,自己当真看清楚了那个少女相貌难道是以前那个宋九又在犯春

重新走回,可心中隐隐地还有着失落感,不由又连叫几声惭愧。

人类有盲从心理,有人带头,仔细想一想,宋九那个黄金河就不当真了,但眼下这件事对大家确实有好处,开始越来越多的百姓签字画押。

又有一些人提出疑问。

契书上什么都写了,对于宋九来说,它是一个原始的惨不忍睹的起重吊机,但对于现在人来说,它简直就是一个神迹。不仅能提高效率,还释放了大量劳动力。

所以契书明确标注,巡逻保卫,管账接货,轮值维修等分工事宜。还有许多人性化的措施,例如家中有特殊情况,可以与亲友商议,互相换值,若有工伤事故,大家一起凑钱替其治疗。有许多是外地人,有的以后会留下来,成为新的京城人,有的会回老家,还有一些人另谋高就,或其他原因,付出的本金必须大家凑钱补还。一旦大规模上马,一个劳力有可能得付两三贯钱,对于这些苦哈哈的百姓,不是小数字,但大家凑一凑,一人一文钱就解决问题了。

不算高明的主意,但在这时代,太高明了,太人性化了。事实请来的几个耆户长与里正看了契书上几十条条款,看后一个个呆若木鸡。

百姓问,这些代笔的人就答,听到这些条款后,从几十人变成几百人,结果一起在排队要签字画押。

胡老大艳羡地说:“小九,读书人脑子好使啊。”

“胡行头,放心,不久将来,你的孩子也能读上书。”

胡老大咧着大嘴笑。

一会,所有人签字画押,逼的,就是不乐意七姐夫的那个股份,这么多人同意,并且契书上也说了,释放出劳动力,眼下劳动力是多余的,以后不管什么人,也不得再纳任何苦力进入,只能出不能进。过了这一村,再也没有这一店。过了这一山,再也没有这个庙,不签不行了。

胡老大没有让他们走。

还有,机械代替人力最大的好处它不知劳累,不管刮风下雨,霜天炎日,可它会产生磨损。不能一个部件坏了,整个部件一起更换。想要换部件,就牵涉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标准

在后世标准无处不在,大到火箭飞机导弹,小到家用电器,锅碗瓢盆,但在中国很长时间,这个标准十分模糊。

象升,秦与西汉相当于后世三百四十几标准毫升,东汉只有一百九十几毫升,魏晋是两百零几,唐又变成五百九十几,宋是六百六十几,元是九百四十几,明清是一千出点头。

秦与西汉一斤是两百五十八克,东汉是二百二十几克,隋变成六百六十几克,隋末混乱时又变成两百二十几克,唐以后是五百九十几克。

秦与西汉一尺是二十七厘米,东汉是二十三厘米,魏是二十四厘米,唐以后是三十到三十二厘米之间浮动。

这要感谢秦始皇,否则战国七国各玩各的,更乱。

进制又不同,一丈是十尺,一斤又是十六两。一个是十进制,一个是十六进制。那么十六斤是多少两心算好的马上能答出来二百五十六两,但二百五十六斤是多少两,能不能一口答出来

还不是可怕的,就是同一时代同一地方,度量衡都十分混乱,有的大秤一斤能称出十七八两,有的小秤一斤只有十四五两,只要相差不大,官府都没有办法过问。所以店家往往大斗买进,小斗卖出,正是这个度量衡引发的漏洞。例如后世唐朝出土的铜尺,少者不足二十九厘米,多者三十一厘米还超过。

一尺竟然相差近三厘米,这是多么可怕的误差

若存在这种误差,宋九那个螺丝钉根本就没法玩。

gu903();因此还有一件事,河中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会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那就是能使工业标准化,产业化,量产化,为大规模的机械化打下厚实的基础。但绝对不是宋九考虑的事,自己顾不了,那来顾其他人,就是想顾,他有这个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