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1 / 2)

宋王 尹三问 2352 字 2023-10-03

了,次日午后才去见皇太后高滔滔。

“见过母后”

“嗯皇儿最近很忙,可要注意身体啊”高滔滔笑容满面。

“儿没事,娘娘勿要担心”宋时皇子直接称呼嫡母为娘娘,相对随意。

“听闻皇儿去吊唁唐相公了还带着林昭”高滔滔似乎话里有话,有些抱怨赵顼来的太晚。

赵顼的脸色微微一变,瞬间恢复正常,点头道:“回娘娘,是的”

“唐相公是三朝老臣,前去吊唁是应该的,只是那林昭前日你弟弟被他打伤了,皇儿以为该如何处置”

“娘娘,儿已经派人调查了,此事弟弟也有不对之处”

赵顼话音未落,便被高滔滔抢白道:“纵然你弟弟有不对之处,可毕竟是个堂堂亲王,一个小小的主簿竟敢冒犯天家威严,就该严惩不贷。”

“娘娘以为如何”赵顼表现的很低调,毕竟高滔滔是他的亲生母亲,该有的尊敬是必须的。

皇太后高滔滔溺爱次子,早已对林昭愤恨不已,再见到长子这个态度,心中更加恼怒道:“交宗正寺与大理寺联合审批,依律定罪”

“母后,怕是不妥,真要依律审判,只怕仲明也难以幸免”赵顼轻声反对。

高滔滔不悦道:“有何不妥,难不成还要治你弟弟的罪不成”

“娘娘,这是柴啸递上来的奏疏,加上其他调查叙述,当时确实是仲明他们言语无状,行为轻薄,才引发冲突的”赵顼解释道:“何况现在坊间传言四起,是仲明购买林昭白马未果,故意找茬的,舆论对仲明很不利。”

“怎会有这等事”高滔滔摇头道:“流言蜚语又如何单凭一点,林昭拳打亲王就是重罪”

“娘娘可以质问仲明身边的何内侍,就一清二楚了”赵顼说道:“外界本就有传言说仲明仗势欺人,若真让大理寺介入,重判林昭,只怕结果于弟弟的名誉不好”

咦,不对高滔滔从皇帝长子口中听出了几分不同寻常

“那皇儿打算此事如何处置”高滔滔压住心中的愤怒与疑惑,轻声询问。

赵顼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双方都有过错,何况有柴氏之女牵涉在内,太祖太宗都曾有教诲,要善待柴氏后人,所以此事双方各让一步吧”

“各让一步难不成你弟弟的就白挨打了皇儿善待臣子没错,可难道要罔顾了手足亲情吗”高滔滔万万没想到赵顼会说出这样的话,顿时怒气冲冲。

“儿正是想要顾念手足之情”赵顼说话间又拿出一份奏疏,续道:“娘娘看看这个”

高滔滔接过一看,是一个叫章辟光的官员上疏,内容则是岐王已然年长,应该搬出皇宫,单独开府居住

“混账,此人真是胆大包天,竟敢挑拨离间皇室关系”高滔滔怒不可遏,将奏疏猛地扔了出去

一回头恰好瞧见长子赵顼眼中复杂的神情,顿时心中一震,难道

她本是个极聪明的女子,深谙权谋之道,适才爱子心切,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以至于忽视了许多细节。

这会反应过来,才意识到身体远比想象严重。高滔滔呆呆地看着长子,脑海中满是震惊,甚至是恐惧

第八十四章帝王心思下

官员章辟光上疏,建议已经成年的岐王赵颢搬出皇宫。毕竟皇帝赵顼已然有嫔妃,另有成年男子居住在内,自然不大方便。

别的不说,至少建议的内容没什么错,却因此激怒了皇太后高滔滔,被认为是挑拨皇室关系。

本欲训诫惩治,幸得翰林学士王安石出面维护。谁知御史中丞吕诲不愿意了,上疏弹劾,称王安石与章辟光,还有风口浪尖的主角林昭结成朋党。

别人这样说也并非空穴来风,章辟光本就与王安石亲近,林昭更是王安石一手举荐提拔的。在这个关键时刻,章辟光上疏难免让人以为是帮助林昭开脱,王安石的维护就更显得说不清道不明了。

即便如此,这封奏疏触动最大的并不是几个当事人,而是皇太后高滔滔。

这封奏疏是长子皇帝赵顼亲手交给她的,明知道她看过之后会勃然大怒,但依旧交到她手上。

刹那间,高滔滔清楚地意识长子的动机不单纯,母子之间的距离越发的遥远了。

赵顼与赵颢都是她嫡出的亲生子,可高滔滔明显更加溺爱次子。倒不是说他不喜欢赵顼,而是因为嫡长子从小就被作为国之储君来培养,更多需要严厉与沉稳,尤其是为皇太子到登基为帝之后,就更少有机会共享天伦。

丈夫死后,高滔滔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到了儿女身上。无法与赵顼多亲近,满腔的母爱就全部落到了赵颢身上,宠爱也就到了溺爱的程度。

这次幼子被打,她怒不可遏,要求严惩凶手林昭,为赵颢报仇出气,以解心头之恨。可是看到长子的表情和态度之后,高滔滔才猛然发觉,自己对次子的溺爱可能是害他,因为这种行为已然引起长子了不满。

倒不是说长子嫉妒,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兄弟生在皇家。长子是皇帝,在没有健康的成年子嗣之前,弟弟赵颢俨然就是大宋朝皇位第二顺位继承人。甚至就在当前,赵颢在某种程度上对赵顼是有威胁的。

同样是宋英宗嫡出之子,皇太后高滔滔显然更疼爱次子,若是有什么变故,发生什么废立之事并非不可能。要知道大宋朝的皇太后非同一般,往往都是有实权的。在此之前,曹太后就差点废了宋英宗,对赵顼而言,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何况赵光义对后面的子孙开了个好头,兄终弟及并非不可能。高滔滔明白过来,赵顼是担心赵颢成为第二个宋太宗,担心自己作第二个杜太后。亦或者如汉朝窦太后、汉景帝和梁王刘武的关系。太后溺爱次子,在历朝历代都可能产生波澜,甚至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