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7(1 / 2)

的意思。

村里的人大多都是猎户,靠山吃山嘛。由此,这本该是管民的官府对这儿的控制力,反倒不如满青城山上的道观在这儿的影响了。

好在这青城山的道爷们,都是些教人向善的好人,而且,在这山上老神仙铁拂道长的威名下,附近的山民百姓们,对这些道人也都是极尊敬信任的。便平日里有些磕磕碰碰的,虽没有官府管事,但总能在一些热心的道爷们的斡旋下,找到解决的途径。

所以,整个青城山范围中,像王家村这样的村子,都是极坚定的道门拥趸。

在道家清静无为的教义影响下,原本就比靠耕种求生的百姓更闲适的山民们,愈发的显出几分与世无争的性子。当然,这种无争,是指的除信奉之外的事儿。

只不过正所谓百样米活百样人,这哪里都是一个道理,有好人就有坏人,从来就不会好的全好,坏的全坏。

这王家村的山民中,大都是淳朴厚道的,但也有些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

王似贵就是这王家村里的头一号无赖。

这王似贵的老爹,原来是村中有名的厚道人,乐善好施,极得村民尊敬。老头儿晚年得子,便是这王似贵了。

只是后来,一场突发的瘟疫,王老头好人却没得到好报,诺大一家人接二连三死去,临到最后活下来的,便只有王似贵一个了。

众村民感念王老头的情谊,帮着处理了王家所有丧事,对于这个仅存的王家后人,便也多出几分宽容。但没成想,这种宽容没让王似贵感念学好,反倒惯出了一身毛病。

待到长大后,文不学武不修的,便只游手好闲,四下闲逛。众村民虽颇为厌他,但终是瞧在他死去的老子面皮上,并不多为难他。只是一来二去的,也便没了从前对他那般热情,这让王似贵大为不忿。

曾经叫嚣着,总有一天自己飞黄腾达了,要叫这些势力眼看看王大爷的本事。

只是这等飞黄腾达的机会,似乎总是与他无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始终不见有半分希望。到得后来,连王似贵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提了。

但就在前阵子,在他早将那份希望自己都忘了扔到哪个旮旯里了的时候,幸运之神终于垂青到他头上了。

郫县那边来了个什么吐蕃的观光团,观光团里有一批吐蕃的喇嘛,这阵子跑到青城山上游访了。也不知这帮秃驴怎么得罪了人,有人便偷偷找到他,出五百两银子,让他散播这些喇嘛的坏话。待到事成后,将再付五百两酬谢。

具体要做的就是,说这帮贼秃本是异族,心存叵测,妄图施展妖法毁坏青城仙山的道基,以达到他们霸占这个仙家福地的目的。一俟他们占了这里,下一步便是要颠覆整个道教,让天下所有人,都去信了他们的邪教,彻底沦为他们邪教的奴隶。

第262章:佛道之争1

第262章:佛道之争

对于这些人的说辞,王似贵初时可是着实吓了一跳。他再蠢笨也明白,这其实不单单是算计那些什么异族贼秃,更是将青城山的道门也一并牵扯进去了。

作为一个生在青城长在青城的人来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道门对于青城周边的山民们意味着什么。一旦事情败露,那些个异族贼秃会怎样他不知道,但作为始作俑者的他,却一定是小命不保的。

所以,即便是在前后有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下,他仍是没敢答应下来。

但是,接下来的事儿,却渐渐让他看到了拥有这千两雪花银的希望。

那就是山上果然来了一帮外族的和尚,个个袈裟缁衣,头上却不似往常惯见的光头,而是戴着一顶古怪的高帽。在一个年老的和尚率领下,几天来到处游荡,见了道观就进。

这且不说,而且每次见他们进去,不管时间长短,待到再出来后,却都是一副臭臭的面孔,许多年纪小的,还颇有些忿忿之色。

他心有所系之下,便施展手段百般打听,一问之下不由的心头大跳,欢喜的便要心儿炸了一般。

原来这些和尚竟真的是想在这儿传道,至于他们是不是真如那人所说,想要先害了道门不知道,但各道门甚为不待见他们这事儿,却是千真万确的。

既然仙长们不喜欢他们,那么自己在背后推动一下,既能得一大笔银钱,实现当年自己的发达梦,还能讨好了各家仙长,这般顺风顺水的活儿要是不做,那可真是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不做的才叫二傻子呢。

于是,自认为不是二傻子的聪明人王似贵同志,便主动再次与当初那帮人联系,拍着胸脯,以他死鬼老子的名义发誓,绝对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原本就和道门相谈不欢的聂弃喇嘛一行,丝毫没觉察到,一张无影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向他们罩来。

先是附近一些村中传播着那种谣言,几代人都受着山上道门恩惠的村人们开始愤怒了。从开始的路上相遇便横眉冷对,发展到后来的一见聂弃一行,便紧紧关闭门户,连碗水都不肯施与。

这种迹象,让本就憋屈的聂弃喇嘛,心火是一天高过一天。他火大的对象,倒不是对着这些无知的山民,而是冲着山下不务正业的岳大官人去的。

那个无耻的家伙,几乎骗光了哲古寺的所有,当初说的天花乱坠,但这才刚到周境,就将自己一行扔到山上不管了,还美其名曰让自己多多走访,增加经验。

麻痹的,就算增加经验,相互交流,那也该去往南那边的峨嵋才是啊。聂弃大喇嘛在这种郁闷的“交流”一天后就得知,峨嵋那边才是佛教的天下,而青城这里,庙压根就没有,有的全是道观。佛道不同路,这种各占一方、互不来往的局面,甚至比吐蕃那边,两种佛教流派间的争斗更彻底。

第262章:佛道之争2

与那边的争斗不同,中原的汉人似是将传承已久的隐忍和含蓄,彻底的融入到骨子里了,便是这种门派间的斗争,也只显露出表面上的这种冷战,让人乍看上去,根本无从觉察。

这种情形下,以至于对聂弃一行居然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光明正大的前来拜访,许多道观的主持,差点没把他们当成踢场子的,直接击鼓聚将,准备开战了呢。

可想而知,在这种心理前提下,聂弃等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好脸色便偶尔遇上些修养好的,也只是淡淡的虚应了事,哪肯与他坐下来,真心谈什么佛道经义,讨论什么人生至理的

于是乎,几天下来,聂弃大喇嘛全是一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局面,饶是他修持深厚,也是虚火渐旺,不克自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