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张泰担忧的是,到现在,皇帝的旨意诏书,也只有李璟等一众大将知道。李璟被调职,以及镇国军被拆分等消息,大营的其它军民根本完全不知情。
在张泰看来,光只这一点看,便已经看出李璟根本无意接受朝廷的旨意了。要不然,李璟若是听旨,那此时就应当把这些诏书向全军将士宣读,并向十七州百姓官员宣示。
李璟真要造反,张泰倒并无所谓。
他心中嘲讽着田令孜和卢携两人,真当李璟是个暴发户,只用了四五年时间打造起这样一块地盘和军队。就以为李璟根基不足了?
在他看来。若是朝廷要解决李璟。实则根本不该眼下这般处置。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皇帝先移驾洛阳,然后让李璟前往洛阳见驾,等李璟到了洛阳,再直接扣下李璟,或者干脆一点,直接杀了李璟,然后找个借口说李璟暴病而亡等等。同时。朝廷派军精锐兵马进入李璟的地盘,再公开宣读皇帝的诏书,把镇国军拆分,再担拔任命李璟的大将为五镇节帅、刺史等官员。
同时,再直接把李璟的结义兄弟如林威、王重以及他的门人等心腹将领调至外地,如有不从就直接捉捕,杀一儆百。
如此多管齐下,才有可能把李璟的势力连根拔起。
可如现在这般,只是简单的想激起李璟造反,却根本没有防范措施。田令孜等人就是在玩火。
他们先把一头猛虎饿的久了,却又要打开牢笼。真是太蠢了。
是该说他们太小看李璟了,还是太高看了自己?
“大将军,张监军使求见。”侍卫在帐外禀报道。
听说义子来见,张泰连忙丢下手中的书卷,起身相迎。
帐外的金甲军并没有阻拦张承业,直接放他进来。
张承业提着两个食盒走了进来,神『色』有些憔悴。很明显,朝廷突然下达的旨意,他也非常明白这背后的意义。朝廷对郡王开始起了猜忌之心。
一直以来,张承业都对李唐忠心耿耿,自出任李璟的监军以来,一心为大唐。不过跟着李璟几年,他对于李璟其实是非常相信的。虽然李璟一路青云直上,但不说李璟每年上贡给皇帝的钱财,光是朝廷历次调李璟出兵。李璟又哪有不接受的时候,哪有不用心的时候?[]晚唐654
代北平沙陀,中原剿草贼。
这几年更是凭镇国军一已之力,为朝天开疆扩土,收复安东。
如此忠于王事,可现在在灭亡高句丽的紧要关头,皇帝却下达了这样的旨意,实在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他很担心李璟会因此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来,为此,他几次求见李璟,与李璟恳谈。他也没有劝说李璟接受朝廷的旨意,但也希望李璟能向朝廷上表,说明眼下的情况。
“郡王已经传令镇国军下县令以上文官、营指使以上军官,在阅兵、授勋仪式之前赶来议事。”张承业有些沉重的说道。
李璟这个时候叫这些官员前来,不亦乎两个可能,一是宣示皇帝的旨意。不过若是如此,直接一纸公文就足够了。若非如此,那么另一个可能,就让人忧心了。这个时候把这些官员召来,是一个极不好的兆头。
张泰沉『吟』了片刻。
问:“崔芸卿、李振等人最近如何?”
张承业抬头看了一眼义父,他当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朝廷罢了李璟的职,却又任命了崔芸卿与李振等李璟的重要谋臣做五镇节帅,这是离间、分化李璟的招数。若是五人有私心,便很有可能因此背叛李璟,站到李璟的对立面去。
张承业摇了摇头,有些苦笑着道:“崔芸卿的清楚我不太了解,但对于李振、盖寓、敬翔、郭承安四人我很清楚,区区一个节帅使之职,绝不会让他们与李璟背道而驰的。”
“你肯定?”张泰有些惊讶的问道。一镇节度使之职,官职权势可不小。
“跟他们相处了几年,我自认为还是很了解他们的。”张承业对此很是肯定,不说李振、盖寓等这些李璟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人,就是他张承业,虽然心中一直坚定认为自己一心忠于李唐,可眼下这个时候,都还一直心中倾向着李璟。
更何况,李振、盖寓、敬翔、郭承安这些人哪个不是受李璟的知遇之恩?
没有人比张承业更清楚,其实李璟对于镇国军,拥有多重的军心、民心。
张泰闻言,轻叹一声,摇了摇头,却什么也没有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