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歇一会儿,干一会儿,中间她还睡了会儿,田思思把两亩麦子都收了,麦杆也都割了码好,可以当柴禾烧,收下的麦子颗粒饱满,一看就是上等麦子,味道肯定很好,用来酿酒是再好不过了,田思思把新收的麦子用麻袋一袋袋装好,堆在了地上,空间里不下雨,放在外面也没事。
田思思挥了挥酸痛的手,打了井水擦身子,井水温温热,用来擦身子刚刚好一都不冷,田思思打算好了,剩下的十几亩粮食分几个晚上收好,然后就把留在地里的根茎烧了,再把地翻耕一遍就可以重新种作物了,笔记上只要把根茎烧了作肥料,再耕一遍地,就能种子了,以后也不用怎么管它们。
看来这个空间里的地种起来还是很轻松的,就是费力气,以后晚上没事就来这里面种地做农女,反正收出来的粮食放着也不会坏,等动乱结束后,她就可以酿酒卖了,酒可是液体黄金,没见后世效益最好的不是烟厂就是酒厂吗?
田思思为将来的生活做好了规划,信心满满,她将身上脚上擦干净,便出了空间,她还特意看了看天上的月亮,依然还是挂在院子里的梨树上头,一都没动,刚才她可是在空间里呆了几十个时呢,现在田思思已经可以确定空间内的时间与外界的时间相当大。
这个琼玉空间还真是个宝贝,老天爷还是很眷顾她的,虽然把她送来了这么个穷苦的年代,但也给了宠爱她的家人,还给了她空间做保障,田思思不禁对天拜了好几拜。
干了体力活的田思思很快便睡了过去,中间赵老太来了一次,见到孙女儿睡得脸红扑扑的,红嘟嘟的嘴微张,她忍不住在田思思的脸蛋上亲了两口,惹得田思思嗯啊了几声,翻了个身又继续睡了,赵老太慈爱地替田思思折好被角,才安心地回房睡觉。
第二天的日头依然很好,外面的积雪经过昨天一天强光照射,已化得差不多了,只不过早晨的温度还是很低,公路上的烂泥被冻得硬邦邦的,今天是正月十六,按照老话算来,春节算是过完了,得安排好新一年的农事,惊蛰一到,便要开始春耕了。
田满银吃过早饭便在院子里保养农具,农具是庄稼人的吃饭家伙,每个农民都把农具视为好伙伴,田满银也不例外,把锄头和镰刀磨得雪亮,泛着森森的寒光。
田满银和闺女好吃过中饭就去镇里,现在的路面太硬了,他舍不得宝贝自行车磕碰着,还是等中饭后日头把路面晒软和了再走,反正骑车去镇里也不过一个时的工夫,来回也就两钟头。
田思思早就和老爹约好了一块去镇里,她主要是想看看七十年代的王家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另外也存着看有什么挣钱的法子,买相机的一百来块钱她可得靠自己挣出来。
上午趁厨房里没人,田思思悄悄地在米缸里加了商场里的米,不多,就只加了两三斤,多了赵老太要起疑了,田思思把米搅动几下,这样赵老太就看不出米的区别了,又在油壶里加了半斤食用油,田家虽然不愁吃喝,可是家里的大米和油却一直不够吃。
田老爷子和赵老太吃的是国家供应粮,老爷子因为是老革命,每月供应斤大米,六两油,一斤肉(大概这么个数字),赵老太是军队家属工,每月7斤大米,五两油,一斤肉,别看这数字,但已经是特殊照顾了,要知道当时的城里人每月可只有四两油五两肉,男人7斤大米,女人4斤。
田满银和朱艾青挣的是队里的工分,每年年底由队里统一分粮,田满银和朱艾青都是能干人,挣的都是满工分,但是分到的粮食还是吃不饱,这也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农村就没有一家能吃饱的,田家还算是好的,有老爷子和赵老太每月的供应粮补贴。
本来田家的粮食是够吃的,但是赵老太心疼孙女孙子,做菜时总爱多搁油,而且也不爱做稀的,一天三餐基本上是干饭,这样粮食就不大够吃了,每年老爷子都会让田满铜花钱从黑市上买粮食回来,按照老爷子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吃不饱哪有力气干活?ps这是老羊的第二本书,求推荐票票啦!老羊会每天努力更新下去的,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