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有效的维护国家利益。
事实上,也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战争。
在这个转折时期,傅秀波肯定不会指望一位过于软弱的领导人能够掌握大局,能够完成历史使命。
第四十五章阻止战争
第四十五章阻止战争
中国积极出面斡旋,南亚局势很快得到控制。
二月七日上午,印巴先后宣布暂时停火,持续了两天的炮战宣告结束。
几个小时后,隆盛集团巴基斯坦矿产勘探与开采公司的一支勘探队进入克什米尔,领队正是发现了赴战湖金矿的丁兆民。
因为数名日本籍地质勘探队员在炮战中身亡,所以克什米尔地区存在稀有矿产的消息早已传开。
克什米尔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可能存在的稀有资源很有可能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索。
只是,在勘明矿产资源之前,双方都很克制。
为了缓解印巴局势,中国单方面推迟了原订在二月十日交付的第一批j11、即fc25战斗机的交付时间。
这些战斗机早已整装待发,随时可以飞赴巴基斯坦。
因为提前完成了飞行员培训工作,所以fc25交付给巴基斯坦空军后,能够立即达到作战状态。
二月十八日,丁兆民提交了第一份勘探报告。
在锡亚琴冰川巴基斯坦一侧,确实有储量惊人的稀土资源,以氟碳铈镧矿与磷钇矿为主,具有极高的工业价值,但是该地区海拔超过三千五百米,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工业开采难度极大。因为矿脉在冰川之下,被花岗岩覆盖,所以无法探明矿脉走向,也许部分矿脉在印度一侧。
这份报告,对平息冲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是稀土资源不重要,而是开采难度太大。以巴基斯坦一侧来说,进行工业开采,先得修建数百公里的山区公路,还得在高海拔地区建立矿石筛选厂与配套工业设施,基础建设的总投入超过两百亿元。以二零二一年稀土矿的平均价格计算,储量超过一百五十万吨才具有开采价值。
一百五十万吨是个什么概念呢
在中国云南与贵州两省,磷矿总储量约十六亿吨,伴生的稀土储量仅有七十万吨,含量不到千分之五。
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白云鄂博等几个特大型稀土矿的储量在一百五十万吨以上。
开采成本过高,自然没有多少吸引力。
只是,在市场价格突破每吨五十万美元之后,稀土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即便暂时不具备开采价值,也不能放弃。
消息公布后,巴基斯坦立即宣布向锡亚琴冰川附近增派一个山地步兵营。
这下,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因为印度与日本的勘探工作还没得出结论,所以印度表现得比较克制,没有进行针锋相对的军事部署。
二月二十七日,印度矿业公司公布了勘探结果。
与丁兆民提交的勘探报告相似,锡亚琴冰川附近确实有储量惊人的稀土资源,只是开采难度非常大。
这份报告还提到,矿脉的主体部分在巴基斯坦一侧,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印度一侧。
次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将向锡亚琴冰川增派地面部队。
这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
虽然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没有宣布将开采锡亚琴冰川的矿产资源,但是双方都担心对方率先开动,从而侵吞本国资源。
矿产在地下,谁也不能保证在开采矿脉的时候不会越过军事分界线。
三月一日,巴基斯坦总统沙米尔紧急访问北京,随行的总参谋长卡拉瓦上将提出尽快交付第一批fc25战斗机。
因为早已签署了合同,所以中国不可能一直把战斗机捏在手里。
三月二日,首批十二架fc25在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驾驶下,经叶城空军基地,飞抵白沙瓦空军基地。
次日,另外二十四架fc25也交付给了巴基斯坦空军。
离开北京之前,卡拉瓦拜访了黄峙博,提出在二零二三年初,接受第一批fc30战斗机。
虽然黄峙博答应了下来,但是能否及时交付还是一个未知数。
按照试飞安排,j22要到二零二三年五月底才能完成全部测试工作,在二零二三年十月定型量产。
如果提前十个月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只能获得小批量生产型。
如果j22的试飞工作进展顺利,不需要在量产前做大改动,问题还不大,可以在装备后进行系统升级,达到正式量产型的标准。如果试飞工作遇到麻烦,需要进行改动,就无法提前交货。
巴基斯坦很积极,印度也很积极。
三月五日,印度总理对华盛顿进行了正式访问,随行人员包括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与三军司令。
在华盛顿,印度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尽快获得f22i与f35i战斗机。
只是,印度与美国的关系,肯定比不上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
按照计划,第一批十二架f22i将在二零二二年底交付,第一批十二架f35i的交付日期为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印度要想提前获得这些战斗机,就得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一笔高额费用。
名义上,这笔钱不是给美国的,而是给其他国家。
因为f22与f35是“国际战斗机”,前者已有八个海外用户,后者的使用国更是多达十四个,所以在排产的时候,洛马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合同,如果为了印度,延期向其他用户交货,得支付合同违约金。
这笔钱,肯定得让印度掏腰包。
显然,在中国这里,巴基斯坦不会受到如此刁难。
在总理访问华盛顿的时候,印度外长也飞赴莫斯科,向俄罗斯当局提出抗议,即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fc25,侵犯了俄罗斯的专利技术,俄罗斯应该出面制止,让中国终止这笔军火贸易。
印度外长得到的答复很明确:俄罗斯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