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希望。
没有了胜利的希望,其他的说什么都没用。
说得简单一点,埃军是一支擅长打顺风仗的部队,如果遇到挫折,很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相反,以军则非常擅长在逆境中作战。
可以说,戚凯威的这个认识非常准确,真正希望速胜的不是以军,而是埃军。只有迅速取得胜利,才有望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结束大规模战争。至于是否能够击败以色列,根本不是戚凯威考虑的问题。
为此,戚凯威不得不在第五站附近留下重兵,摆出突击架势。
当时,在第五站除了第二集团军的一个师之外,还有第三集团军的第十四步兵师,以及第一集团军的一个独立装甲旅,运河对岸则集结了埃及预备役部队的三个步兵师,两个炮兵旅与一个独立装甲旅。
按照戚凯威的部署,如果以军南下围攻舍特,就从第五站发起战术突击。
当然,这些部署的最终目的,都是迫使以色列国防军在戚凯威选择的战场上决战,而不是在以军选择的战场上决战。
第十八章坦克战
第十八章坦克战
二十四日中午,在经过了近六个小时的急行军后,第三装甲师到达奈赫勒。
可惜的是,埃军仍然慢了半拍,以色列国防军第六零零装甲旅提前半小时赶到,而且已经提前展开。
不幸中的万幸是,埃军派出的侦察兵及时发现了以色列装甲部队。
更重要的是,埋伏在埃军左翼的以军装甲部队提前暴露了行踪,而不是等到战斗打响后再进入战场。
结果就是,第三装甲师在到达奈赫勒之前就展开了队列。
虽然以军的多方向突击给埃军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以军很快就尝到了苦头,发现遭遇的是埃军主力装甲部队。
根据埃军的作战记录,当时一名坦克连长驾驶24式坦克,在四千七百米外开火,准确击中了一辆以军的“梅卡瓦4”型主战坦克,钨合金长杆穿甲弹在贯穿炮塔的时候,引爆了炮塔里的弹药,导致弹药殉爆,四名以军坦克手全部阵亡。这一炮,拉开了这场装甲战的帷幕。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以军不得不面对两倍于己的坦克,而且全部是24式主战坦克。
更重要的是,第六零零装甲旅的主战坦克是“梅卡瓦4”型。
根据中国公布的资料,24式是标准的第四代主战坦克,也是全球第一种第四代主战坦克,正面装甲在抵御动能穿甲弹时,相当于一千四百毫米的匀质轧制装甲钢,抵御聚能破甲弹时,则相当于一千八百毫米匀质轧制装甲钢,如果披挂上反应式装甲,防护能力还能增强百分之三十,能够抵御所有第四代主战坦克发射的动能穿甲弹,以及所有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服役的反坦克导弹。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有一些水分。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西方第四代主战坦克的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滑膛炮,也只有使用最先进的动能穿甲弹,才有可能在24式不披挂反应装甲的情况下,打穿其正面装甲,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动能最多只有十兆焦,使用任何穿甲弹,都不可能打穿24式的正面装甲。
如果交战距离在两千米以外,那就更不可能了。
虽然当时中国出售给埃及的24式没有加挂反应式装甲,但是主装甲没有减弱,仍然达到了中国军方的标准。
结果就是,在这场坦克会战中,很多以色列坦克手明明打中了对方,却发现埃及坦克像没什么事一样,不但没有被击毁,还在继续战斗,甚至迅速做出反应,回击了向其开火的以色列坦克。
以军坦克不但打不穿24式的正面装甲,也顶不住24式的炮火。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中国在出售24式坦克的时候,并没有配售中国陆军的标准化弹药,特别是专门为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滑膛炮研制的贫铀合金穿甲弹,而是配上了由一百二十毫米穿甲弹演变而来的钨合金长杆穿甲弹,穿甲能力有所减弱,在两千米外只能打穿八百八十毫米厚的匀质轧制装甲钢。只是这种穿甲弹的存能性能非常不错,在四千米处的穿甲能力也超过了七百毫米,比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威力高出了一大截,而且能够轻而易举的对付第三代主战坦克。
根据战后做的测试,“梅卡瓦4”型主战坦克在披挂了反应装甲后,炮塔正面装甲抵御穿甲弹时的防护能力也只相当于六百五十毫米的匀质轧制装甲钢,比以色列宣称的数据低了大约百分之三十。
结果就是,即便在四千米以外,“梅卡瓦4”型也挡不住24式打来的穿甲弹。
对以色列坦克兵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恶梦。
自己打不穿对手的装甲,却能被对手轻而易举的击毁,直接说就是没有还手之力,这仗还怎么打
更要命的是,24式的火控系统比“梅卡瓦4”型先进得多。
除了大口径坦克炮赋予的超远射程之外,24式的火控反应时间只有四秒,即训练有素的坦克手能在发现目标四秒之后开火,几乎所有火控数据都由计算机负责,火炮也由计算机控制,炮长或者车长只需要选择打击目标,然后摁下开火按钮。“梅卡瓦4”型由最熟练的坦克手操作,也需要六秒才能完成全部准备,而且需要由炮长或者车长控制火炮,因此开火反应时间一般在九秒左右。
在近似于拼刺刀的坦克战中,几秒钟的差距足以决定胜败。
此外,24式在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行进时,对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而“梅卡瓦4”型在同样的情况下,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七十。如果交战距离在两千米以上,这个差距还要大一些。
可以说,“梅卡瓦4”型在24式面前毫无优势。
以色列坦克手拥有的,只是无与伦比的勇气。
发现无法在远距离交战中击毁埃及坦克,以军没有撤退,而是加速逼近,希望通过缩短交战距离来挽回败局。
根据战后的测试,至少要到五百米内,“梅卡瓦4”型才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打穿24式的正面装甲。
问题是,以军有机会把距离缩短到五百米内吗
要知道,第三装甲师不但有装备性能上的优势,还有兵力上的优势。
以军除了勇气,就只有埋伏在侧翼的伏击部队了。
只是,这支伏击部队提前暴露了行踪,只对第三装甲师产生了有限的影响,比如让第三装甲师放慢挺进速度,首先出动一个坦克营向右翼展开,只在正面放置了两个坦克营,没有集中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