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群是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更重要的是,反舰导弹性能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了,而末段防御系统还在继续改进。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美国海军做了预测,认为到二零五五年,反舰导弹对舰队的攻击效率还将降低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到时候要用七千多枚重型反舰导弹,才有可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导拦截网。
毫无疑问,再富裕的国家,也承受不起如此大的战争消耗。
要知道,美国在二零五三年生产的重型反舰导弹,总共也就只有五千枚,中国仅有四千多枚。
事实上,除了反舰导弹,反舰制导炸弹的作战效率也受到了质疑。
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遭到重点攻击的“华山”号与“恒山”号航母战斗群就顶住了美军的打击,只有“华山”号战沉,而且最后是被潜艇击沉的。如果没有潜艇,“华山”号有很大的把握返回那霸。
导致反舰制导炸弹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是炸弹本身不好,而是飞机突防率低。
针对打击力欠缺的问题,美国海军多管齐下,想出了很多解决方案。比如,为重型反舰导弹安装动能子弹头,即一枚导弹携带多枚子弹药,在飞行弹道末端,以十马赫以上的速度投掷子弹药,并且通过子弹药上的加速发动机,进一步提高突防速度,从而突破末段防御系统的拦截网。又比如,美国海军高度重视第六代战斗机,即后来的f51的研制工作,以此提高战斗机的突防效率。
只是,当时已经有一种较为理想的反舰手段了,即大口径电磁炮的集中炮击。
实战已经证明,如果数百枚飞行速度在二十马赫以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炮弹同时到达,就能突破舰队的防空反导网,任何一种现有的反导手段,即便是性能强大的末段防御系统也无能为力。
这下,问题又回到了大口径线圈电磁炮上。
由此可见,在二零五三年,美国海军的处境非常尴尬。
也正是如此,在八月底之前,即中国海军恢复了双航母舰队之前,美国海军没有发动有意义的进攻。到了九月份,美国海军更是没有发动进攻的打算。事实上,按照弗伦奇提出的战略规划,要到二零五四年中期,即大部分“芝加哥”级巡洋舰换上了线圈电磁炮,美国海军才会主动出击。
在此之前,美国海军以防御为主。
问题是,防御战本身就是被动的,无法自主选择战场。
弗伦奇能做的,就是指望中国海军攻打所罗门群岛,在这里浪费掉几个月。
为此,弗伦奇在四月底就提出,应该增强在所罗门群岛的防御部署,并且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战略轰炸力度。为了说服马歇尔上将,弗伦奇明确提到。如果不能让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航空兵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海军很有可能在年内攻打夏威夷群岛,而美军根本没有把握守住。
可以说,弗伦奇的这个“建议”,改变了大战进程。
要知道,在弗伦奇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美国与俄罗斯已经在出兵大陆战场的问题上进行谈判,在美国暂时不肯动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卢卡斯已经答应俄罗斯总统,派遣战略轰炸机参战。
也就是说,当时美国正准备向俄罗斯部署战略轰炸机。
如果采用弗伦奇的建议,那么美国空军就得把大批战略轰炸机留在澳大利亚,缩小在大陆战场上投入的力量。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国在大陆战场上投入一千五百架轰炸机,并且辅以一千架战斗机,肯定能够产生决定性影响。别的不说,中国陆军拉得过长的战线,就能使防御变得无从谈起。
事实上,随后正是美国空军的强大支持,才使俄罗斯坚持到了二零五四年底。
可惜的是,在美国的战略体系中,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不亚于俄罗斯,夏威夷群岛的重要性更是在俄罗斯之上。
要知道,过了夏威夷群岛,就是美国本土了。
说得直接一些,如果夏威夷群岛落入中国手里,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就能长驱直入,对美国进行战略轰炸。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没有选择的余地。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决定攻打所罗门群岛,先收拾澳大利亚。
对弗伦奇来说,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海军已经找上门来,美国海军却没有与之交战的能力。
第一百三十三章疏忽大意
第一百三十三章疏忽大意
八月二十八日,到达密克罗尼西亚的登陆舰队全面展开,在当天就控制了大部分有人定居的岛屿。因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没有参战,而且早已宣布保持中立,所以中国军队只是临时驻扎。
所幸的是,密克罗尼西亚没有军队,只有一支人数不到五百的警察部队,而且分布在大大小小数十个岛屿上。
为了避免外交上的麻烦,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总领事在二十七日就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为中国军队提供便利,而中国将承担所有驻军开支,并且补偿密克罗尼西亚因此受到的损失。
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密克罗尼西亚当局别无选择。
二十八日上午,密克罗尼西亚宣布为不设防国家,同时宣称继续保持中立。
事实上,这个时候,中国陆战队已经登上了该国的好几座岛屿,并且收缴了警察的枪支弹药。
当天下午,第二舰队已经穿过密克罗尼西亚,驶往俾斯麦群岛。
gu903();按照牧浩洋的部署,第二舰队将在俾斯麦群岛东北方向上巡逻,第一舰队则留在后方大约八百公里处。如果美军主动前来决战,将首先与第二舰队遭遇,无法对第一舰队构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