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1 / 2)

辉煌三国 蒲梦寻 2214 字 2023-10-03

愿再次相见是兵戈相向之念想亦有晔一份。然则天意弄人,许孟德不知,晔三月接青州孔北海求援急报,为救其于危险,吾再领精骑南下,却不想见围城青州黄巾实属苦命之人居多,便决意收编其中被迫从贼之民,然则晔初出只带够三千精骑用度一月粮草,孔北海亦无余粮补给”

刘晔将往事道出,那缓慢地音调几可使人听出当时他的无奈以及面临的窘境,只听他稍顿片刻,待到众人皆已消化前时情况再续道:

“便是此种情况下,晔迫于无奈,只为救我大汉无辜之百姓,故写信求借粮于陶徐州,未想其不仅立时送来粮草,更加送寒衣数千,且愿意暂教吾驻军民于东莞,待得收拢完毕再行出发回转幽州。受人之恩则必然加倍回报,是为晔之信奉观念。随后两月吾便在依旧招拢青州百姓,以及教其有自保自力中度过,而对于徐州之变吾只在孟德大举攻击,消息传遍于徐州之时方才知晓”

“管亥是吾收降青州黄巾时所遇威望最高。亦能审时度势之人,故而命其摄为收编青州兵主将操演兵将,但因琐事,晔并无时间与他细说幽州情况。当吾接知陶徐州被围于彭城,派出信使教吾来救后,晔只得命管亥,典韦带领前锋大军开拨,不想与孟德为敌,却只为劝解两方罢手而来,毕竟伯父之事。虽然陶徐州有过,却并非其本意。战争征伐。苦得终究只是百姓而已”

“原本徐州百姓近四百万,如今却只有不足三百万之数,可见其遭受之苦难而吾派兵行进过程中不断有大批寇贼乱兵袭扰,接报后便使管亥,典韦二人如此布局,便是打着将那些趁乱打劫之人全数灭尽却不想至于留县竟遇上夏侯将军突袭,一番问答更是因晔之疏忽无法使误会消除此实乃天意作弄矣”

一番话语说罢。便是曹操都是脸色微变,不知其中还有这等细节。更不用说他属下众将了。夏侯渊明显感觉到众人看他脸色皆有变化,显然认为他草率决定攻击,又不细问其中究竟至使此等误会,使曹操损失极大实在是罪责难免。

如此一来,他岂能忍得住顿时圆瞪双目,气恼之极地大声喝问道:“刘幽州所言是说留县之战是为误会吾军损失四千将士、副将李曼成、更有骑兵人马四百便可用误会二字一言带过”

此话一出,顿时让曹操属下众将想到这个惨败结果,也不去考虑前时还埋怨着夏侯渊的鲁莽行事,反而同仇敌忾地一起怒视刘晔。要看他如何说法。

“此事分明是你夏侯渊不问青红皂白发动突袭。我方管子智耐心答你问话,却依旧被你两语否定相攻。难道我等便由着你等杀尽而不反抗,这才算误会错杀不成吾方受突袭战死者一千七百,受轻重伤者过三千之数,若非典某携部下接信报后及时赶到,不过两刻之后前军八千将士便得全军覆没吾主言及误会,便是不想深究汝却依旧这般强词夺理,是否真要再战一场才显甘心”

这边典韦当然不会让作为主子的刘晔去回答这个问题,他寸步不让地大怒喝斥让所有刘晔方面将士皆想起了那触目惊心地伤亡数字,顿时亦被激起了心头火气,齐齐怒视曹操那方众将。

“吾等往攻徐州之事,天下尽知,此事岂能以误会释之何况汝等分明是存着诱敌之计,若无主将许可,怎会知晓吾军所属后依旧使精骑追杀”

夏侯渊对于此事可算是从头至尾细想许多,当然不会因为典韦一句话而改变初衷。

“吾等赶到便见我军陷于绝境,难道不把握战机,反要奢求你夏侯将军大发慈悲,再停下来问话不成至于诱敌之计吾主已有说明,是为诱猖狂之匪流而来,岂知你等如此强袭”

典韦也不怕太多,若是就此翻脸,他还不信凭着三千精骑,以及刘晔的本事,会打不过曹操。

两方针锋相对,局面顿时紧张起来。

“好了,妙才不必争了子扬,依你说法却是如往日一般,并非想与吾交战。然则伤亡已成,汝不好与属下交待;吾亦难安众将之心便如前时你所言那句天意弄人,操发兵时便曾有言无论何人,皆不能阻吾报仇之路子扬选择阻挡,那便请接战吧”

曹操并非不清楚刘晔话中漏洞不少,但现在没必要去纠缠于细节,只说他们必须采取地态度,这才是身为拥用决策权地上位者于此等场合应作之事。

“孟德,汝与晔并非必须为敌至少,在现今和将来一段时间内,你我之目标一致,利益不会发生根本冲突本就是同路之人,何必非要存着不愉快心思吾并未亏待俘获孟德之属下,若孟德愿意撤兵,晔可以将留县那场不幸之战中全数所得还于孟德,包括两千步卒,四百战马,以及李曼成”

刘晔这番话再道出,不仅是曹操极他属下众将面面相觑,便是他麾下赵云,典韦等人亦是惊讶之极,显然未想到刘晔先前不说的打算却是这般安排。

难怪刘晔先时不讲,自己损伤极多,最后收获的战利品却得归还,若非现时正在与敌手谈话关头,只怕他们必然会问个究竟

面对刘晔这个提议,曹操沉默了,他本心里同样是不想、同时也没有必胜把握与刘晔争战一场的,而刘晔这个可算刻意吃亏的提议,实在是个极好的下台之机

那曹操他会如何选择,而刘晔这个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安排背后,又有着何种深层含义

32两方默契虚厮拼刘晔勇将曹心惊

“留县之战是妙过之过,确可揭过”

曹操此话一出,顿时让属下众人侧目,其属下众将特别是夏侯渊更是极其少见地露出欲言又止、面红耳赤之态,但熟悉曹操之人都知其话未完,自然不敢先来插话,只得听得他续道:“然吾出征有誓曰在前不绝陶谦匹夫全族,誓不罢休今子扬若依旧选择阻止,则战与不战非吾之择,却在汝之股掌”

果然,曹操却是将刘晔所出难题又踢还回去,他们心底各知对方性情,知道争执追究留县之战细节只会使谈话直接陷于僵局,撕破脸皮互战便是唯一结果。刘晔表露出了和解意思,且不乏以后结盟合作意图,曹操怎可能不动心但就如他出兵前的理由,若是刘晔一出,三言两语过后他便退兵,无论于名声脸面,亦或属下将士处都无法交待

折衷之下,旁敲侧击来突现出矛盾不容之处,却又各留余地;战归战,但关系不变。

这,便是刘晔所希望的,曹操转念过后恍然想法

“晔曾听有言曰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有兵者,凶器也动堂堂之师,伐无义之辈,如此才为正道。今孟德之师为正义否又为公理否以私仇而加不幸于兖徐二州百姓军民,受牵连者数百万,非仁者所为陶恭祖用人失察而非故意指使,孟德动刀兵太过矣若能及时勒马,吾自居中调停,教陶恭祖陪礼道歉,并缉首恶岂不正好”

现时情形谁先说出开战。谁便显得理亏,刘晔当然不会那般傻。直接就事论事,却要将话语说得滴水不漏,处处显示他本为局为人,现今不得不卷入其中的无奈处境。

“可以战,但非自己要战”这便是刘晔打定的想法。

“哈哈,这般说话却是累了些。子扬与操何必在此问上纠缠下去只需知吾不可能撤回。汝亦非得卷入此次纠葛即可,以子扬之精明wà16k过人,岂会不知此节客套之场面话谈再多亦是无用,此次子扬与吾立场不同,注定一战不可避免,便各自回阵,先凭属下见个真章罢”

曹操面上现出爽朗笑容,知道纠缠于大义方向终是辨不过刘晔。索性便将情况挑明不再各自虚伪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