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1 / 2)

徐光启倒吸一口凉气,这件事,非同小可,实在是大,这就要把盐商,官场上依靠盐业获利的人得罪个干净啊釜底抽薪得干脆,那些皇亲贵胄,百官群僚,恐怕换个人当皇帝的心思都有啊徐光启原本设想重提盐课,提议重开开中法,也不过是想多弄点银子花,却也没有皇帝这般泼天一般大的胆子,全盘推到盐业。皇帝的这个想法,实在逆天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陛下如此,可有对策”徐光启转念一想,觉得这皇帝既然敢这样说,必定是有所准备的,于是问皇帝准备怎么干。皇帝也不是白痴,这样说肯定是有原因和对策的。

“徐师傅,是这样的,朕准备了一件秘密武器,就是晒盐,这晒盐,能够大规模的制造盐,成本十分的低廉,朕准备在结束盐政之后,向整个大明朝大规模的倾销这种便宜的盐,打垮那些盐商,一统大明朝的盐业,这食盐的价格,还不是朕说了算这每年获利,岂不是比每年收个一百万两来得多来的快来得爽快岂不比受那些盐商,盐耗子的气来的强”

“陛下是说晒盐”徐光启听到“晒盐”两个字,两眼就冒着精光,关切的问道。

“正是,朕准备晒盐,大规模的晒。”杨改革好奇,看这徐光启的样子,貌似对自己怎么对付这盐商,怎么对付盐耗子不感兴趣,也不批评,却对这“晒盐”有兴趣,这

“徐师傅莫非也知道什么叫晒盐”杨改革记得看很多小说,在明末,都是以盐业起家的,都是用了晒盐的技术,按道理,这晒盐,明朝应该没人知道啊莫非,这依靠穿越小说做事真的不牢靠杨改革已经经历过几次穿越小说不靠谱的事了。

“晒盐,嘿嘿,老臣岂能不知老臣在江浙一带,曾亲自试验过如何晒盐,并且取得成功,当然知道这种大规模制盐之术,否则,老臣没有一点准备,又怎会无缘无故的向陛下提起盐课一事当日本想说个明白,奈何陛下忽然离去,也就没有机会,第二次,本来要说,结果老臣不争气,吐血昏迷,这,晒盐,陛下可是问对人了。”徐光启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和带着病态的脸色混合在一起,有这一种异样的神采。

这杨改革很意外,也很尴尬,这都是咋了,徐光启就亲自晒过盐难道这徐光启是穿越人士学会了使用百度搜索难道自己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靠不住冏啊冏

“这徐师傅,可是说的真的”杨改革超级意外,自己还专门跑回去百度了怎么晒盐,弄了半天的技术,却没想到,这明朝,自己的师傅,已经亲自晒过盐了,并且取得了成功,那岂不是说,这明朝晒盐的技术,早已有之那自己依靠什么晒盐来大规模的倾销盐,根本就靠不住杨改革彻底泪奔了,自己自以为是,想当然了,没料到,这明末,已经有了这晒盐的技术,而且还推广过。

晕死杨改革心中大叫冤枉,都怪自己,看穿越小说看得太多了,不少穿越小说都可是在明末晒盐发家的啊怎么轮到自己晒盐了,这明朝的人就已经会晒盐了呢老天不公啊杨改革快晕死了。

“岂能有假陛下,老臣早年曾在江浙一带,专门试验过如何晒盐的,完全可行,还曾推广过,不过效果不佳,只好不了了之,这次和陛下重提盐课之事,就是想推广此法,降低产盐的成本,好为朝廷多收点盐税,以备陛下急需。”徐光启一脸唏嘘的说着,对自己试验晒盐技术,推广晒盐技术遇到的阻力,貌似十分的难受、难过。

“”杨改革心中那个汗,成吉思汗的汗,狂骂穿越小说靠不住,这可咋办自己砍盐商的事,已经布置下去了,现在闹了这样一个乌龙,该如何收场呢难道跟方弘瓒说:“兄弟,这件事哥哥想得有误,暂停了,不办了。”这个叫杨改革这个崇祯帝如何说得出口

泪奔,杨改革彻底的泪奔了:“徐师傅,你咋不早说啊有这晒盐的技术,朕也不如此安排了,朕准备用晒盐的新技术,打垮那些盐商,现在看来,瞎子点灯,白费蜡啊”杨改革彻底的无语了。这可咋办啊自己这回,玩笑可开大了,自己可真的浪费了好多表情啊

“陛下,什么叫瞎子点灯,白费蜡陛下难道以为,那些盐商会用这晒盐之法制盐老臣早年就竭力推广过,奈何效果全无,那些盐商,根本就不用此法制盐。陛下要用新的制盐之法打击盐商,有何不可”徐光启躺在床上,声色不善的说道着,似乎对那些盐商,相当的不满。

什么既然已经发明了晒盐法,为何不用呢杨改革纳闷了,记得这盐除了晒盐,就是煮盐了,这煮盐明显比晒盐吃力不讨好,既然已经有了新式的制盐之法,干嘛不用新式的方法呢杨改革奇怪了。

“徐师傅,那为何我大明朝不用晒盐法呢”杨改革彻底的纳闷了。

“陛下,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不是局中人,是不会知道的,幸而老臣乃海边长大,对这盐业一道,甚是清楚,如何煮盐,如何晒盐,老臣都亲眼见过或是亲历过,才对这盐政有所了解,也才敢跟陛下提盐课之事啊”

杨改革听徐光启说自己的经历,才觉得,这徐光启的经历可真的很丰富啊实践出真知的最佳代表啊居然自己晒过盐,这在明末传统的士大夫看来,肯定是个稀罕的“怪物”。住在海边杨改革记得以前搜徐光启的人生轨迹,是出生在上海的。对,就是现在的上海,嗯,这可是个好地方啊,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经济之都啊

杨改革又扒拉着流口水了,这上海为啥在明末就不能成为经济之都呢要是成了明朝的经济之都,那每年自己收的税,不知道有多少。

“陛下,陛下”徐光启明显发现皇帝心不在焉了,于是,只好出言提醒皇帝。

“呃呃,怎么了,怎么了徐师傅说道那里了”杨改革才从“梦境”中清醒过来。十分的尴尬,自己想着二十一世纪的上海去了,全然不觉自己还在明末,还在听徐光启讲故事。

徐光启很汗颜,这位皇帝,实在太喜欢走神了,要是读书,肯定是个末路秀才的命,幸好是皇帝,不用读书,不用考试,否则,这一辈子,是没什么前途的。

徐光启又只好重来,给皇帝讲解这盐业的弯弯绕绕。

“陛下,我朝,盐多出两淮、江浙沿海,占了我朝大半以上的产盐,至于为何不肯用晒盐之法,其实也简单,朝廷控制了产盐的工具,就控制了盐业。”徐光启躺在床上,带着病白的脸上,神采奕奕的给皇帝讲解这盐业的弯弯道道。

gu903();“那为何是控制了产盐的工具,就控制了盐业呢这晒盐明显比煮盐先进,生产成本更低,能赚的钱更多啊”杨改革纳闷了,经济规律在这里都不起作用了看不懂这其中的弯弯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