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1(1 / 2)

我大明损失几十万官兵,如今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再加上当年我朱家先皇的耻辱,所以,朕才下决心,一定要弄出这种能左右草原上大规模决战的利器,这种能够观察到方圆几十里动静的东西,诸位可能觉得朕是在好玩,觉得这个东西僭越了,可是,朕要说,这个东西,如张辅臣所言,是宝贝”杨改革一副苦笑的解释道。

几个辅臣都是跟着唏嘘,这件事,讨论到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再劝皇帝了,而是替皇帝想办法。

“陛下,臣这就去跟群臣说去,让他们知道陛下的苦心。”施凤来坐不住,立刻就要出去。

“唉,此事,诸位,还要尽量的保密啊朕将来,还指望着它给东虏一个措手不及呢。”杨改革又说到。

“陛下放心,我等知道该如何做。”施凤来立刻答应道,这种小事,他最会处理了。

几个辅臣出去了。大臣们立刻围拢,准备听听战果。

辅臣们一副无可奉告的模样,只是在几个高官的耳朵边窃窃私语了一回,这些个高官脸色变了几回,再也不提这个东西僭越事,而是神秘兮兮的什么也不说。

待到人群散了,一些低一些品级的官员,又连忙联系和自己比较熟一些的高官,看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子就不提这事了那些个高官又在低一级官员的耳朵边上窃窃私语了一回,于是,低一级别的官员也不说话了,一副神秘的不提此事。于是,这个皇帝要求保密的东西,很快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中秋节的赏月,进入了高潮,不断放起的焰火,将天空照得通明。

孙承宗一直不语的坐在皇帝身边,陪着皇帝赏月,见“轰隆”的烟火声稍小,才忍不住道:“陛下,可否告知臣,陛下做这个东西的真实意图虽然陛下的这个说辞很有理由,不过,臣始终觉得,陛下心中还隐藏着什么,施首辅他们说得没错,君权天授,陛下是君临天下,代天治天下,如果这个天不再神秘,不再神圣,对陛下乃是一种伤害”孙承宗和皇帝一个人谈话的时候,比较直接,直接说了这些话,这些话,如果是其他人,万万是不可能说的。

杨改革仰躺着,盯着月亮发呆,在正儿八经的赏月,听到孙承宗问自己,笑道:“无他,就是要长一长国人的见识罢了,开一开国人的视野罢了,有些禁忌和枷锁,必须要打破,否则,这个世界无法变迁”杨改革一副坦然的说到。

“陛下,这是何意”孙承宗听得模模糊糊,不明白。

“呵呵,这个天的问题,孙师傅如果有兴趣,可以从朕这里带一架天文望远镜回去,这种东西,是专门用来观测星空的,比普通的望远镜看得还要远,如果孙师傅用它赏月,会有很惊奇的发现,呵呵,所以,朕对这个天,也就是这个态度了,朕的历局有专门观测天的人,孙师傅如果有兴趣,可以和他们打听一下”杨改革从来就没把自己当什么“天子”,从来不相信自己是老天的儿子,对于一个历史上十七年后会死的“天子”来说,没什么值得留恋,没什么值得保留,反而是很多东西必须要打破。

第362章动手

今年的八月十五过得很“意外”。

孙承宗带着疑惑,带着皇帝给他的“天文望远镜”回家了,月亮依旧高高在天空上,孙承宗疑惑的架好“天文望远镜”,独自一人在院子里“赏月”。

当孙承宗架好了对准月亮的望远镜进行“赏月”

孙承宗不相信的揉揉自己的眼睛,相当的惊恐。

传说中居住着仙女,居住着神仙,一直让无数诗人赞叹的朦胧的美丽的月亮,居然是一些“坑坑洼洼”,满布圆坑的“东西”。

孙承宗感觉到害怕,这天地之间,好像忽然多了很多“东西”,此前他一直是一个不相信鬼神的人,忽然“害怕”的感觉到,任何一个黑暗的角落里,都藏着一只“可怕”的怪物,正在轻蔑的盯着他,准备随时吞噬他,以往那种读书人特有的“正气”,瞬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害怕。

孙承宗害怕的看着这个“恶魔”一般的“天文望远镜”,惊恐的害怕着四周一切黑暗的角落,好一响,才稍稍壮着胆子,再次透过那个小眼,再次观察月亮。

坑洼的表面,一个一个圆形的坑,巨大的凹凸不平,让孙承宗喘不过气来。这就是月亮的真实面目可怕的丑陋无数文人为之赞叹、欣赏,为之感慨,为之蹉跎的月亮,居然是如此丑陋的模样,这就是“天”的真实面目孙承宗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难怪皇帝一副那种模样,原来,皇帝早已知道这其中的原委。这就是皇帝不相信自己是“天子”的原因

孙承宗满脸是汗,一个人坐在月光之下的椅子上,花廊里的隐约的光影,好似是无数个丑陋的恶鬼在跳舞。

唠叨一下,观测月亮,能看到环形山的,大约需要二十倍以上的望远镜,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创造的,大约是三十多倍,时间是1609年,所以,在明末,如果有明朝人拿着天文望远镜看到月球的真实面目,这个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在历史上,或许有这样的事,或许没有,或许湮灭在了历史的时空当中。一个真实的月球对皇权的挑战有多大,我想这个是很明显的,涉及到“皇权天授”这个皇权的核心问题,本来我没打算把这本书写这样“远”,不过显然,写着写着,要改变明末的局面,涉及到各个方面,不可忽视的就写到了天文学对皇权的冲击和挑战,涉及到皇帝对自己定位的问题。是继续保持“皇权天授”的神秘性,禁止人们的视野,进行愚民,保证自己皇帝的位子;还是推动社会的大变革,推动科技的进步,改变社会的结构,我想这本书很明显的选择了大变革,所以,不可避免的遭遇这个问题。这本书是从上而下的改革,所以,对于皇帝本身遭遇的“皇权天授”这个问题,必须有所交代。

崇祯元年八月下旬。

时间过得很快。

天气已经开始逐渐的转凉,早上起来,还有一点点的凉意。

杨改革很喜欢来太液池的岛上,这里有湖光山色,秋天的微风拂过,微波荡漾的太液池,装饰得很有古典风格的建筑,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赏心悦目。废话,明朝还能修个外星人的建筑吗

杨改革躺在椅子上,正在惬意的享受着湖光山色。

一边是军情局的头子曹化淳正在报告事情。

“这么说,东虏开的那个刑白马大会,已经差不多有结果了”杨改革头也没回的问到。

“回陛下,有迹象表明,他们确实准备有所动作,大概下月,肯定就会有一个大行动,估计是对付林丹汗的”曹化淳在皇帝身边,小声的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