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2(2 / 2)

“不过,臣觉得,制定这些大政方正必须得谨慎,一旦制定,只怕不能轻易的更改,此”说过了好处,毕自严又开始说坏处,这事想得到的坏处就是既然是朝廷要执行数年的方针政策,那么就是说,只怕皇帝也不能轻易的去更改,这对于皇权,可是一个大大的限制,这就是一柄双刃剑,即能减轻皇帝的劳动强度,自然的,也会降低皇帝的权利。到后面,毕自严就说不下去了。忽然想起孙承宗激烈的和皇帝争执的事,莫非,就是为了这事毕自严猛然惊醒,可也不太像啊毕自严更加的迷糊了

“不错,卿家说得不错,就是这个道理,朕也是这么考虑的,朕一个人,能力和时间实在有限,不可能处理无限的事,唯有将一些事制定成为国策,制定成为未来数年去做的方针,也唯有如此,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杨改革解释着。

“可,陛下,臣以为,此事虽好,可一旦制定,只怕陛下也不能轻易的更改啊此事实在”毕自严还是把事情说破了,皇帝做的事,就是自己限制自己的权利,这种事,以前毕自严还没太大的感觉,可现在,毕自严才觉得,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涉及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涉及到了财权,人事权,皇权等等,这越想下去,毕自严越觉得事大。

“这个朕知道,好事和坏事,总是一体两面,没有什么事是完美的,只要能让我大明国富民强,能一直繁荣昌盛下去,有些事,朕可以不去计较,我大明的疆域,已经十分的广大,从南到北,传递一次政令,需要数月之久,如地方年年岁岁月月的要向朝廷请示怎么做,做什么,这实在是浪费,如果能有一项延续数年,持续的方针政策,想必离京师遥远的地方也不会茫然了,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此,岂不是比如今这种事事靠朝廷,事事靠朕的强”杨改革解释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陛下说得有道理。”毕自严说道。

“日后我大明的疆域必定会越来越大,如不采取措施,这南北或者东西传递一次命令,只怕需要以年来算时日,如没有一个既定、能持续的方针政策,这怎么行总不能地方上的事今年上奏,明年批复,后面开始执行吧这岂不是好笑所以,朕就在考虑,我大明如今需要一种持续,连贯的方针政策,需要这么一个制定数年里做什么事的机制。一旦制定了某项方针政策,数年之内,就不要做什么修改,一直执行下去,如此可减轻朝廷的压力,也可让地方做事有所依靠”杨改革说道。这个五年计划,杨改革以前试水了一段时间,觉得还不错,至于为什么试水,还和日后的扩张有关,日后的疆域越来越大,管理的地盘越来越多,路途越来越遥远,通讯的问题也不可能马上到达电报时代,所以,就有必要考虑政策方针的延续性问题,地方政府,或者殖民地的政策执行的问题,如果殖民地,新开拓的地方每事都需要向中央请示,这是无法想象的,殖民也注定不可能走出去多远,这个五年计划,实则还是和殖民计划相配套的。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皇帝说到这里,毕自严更加明白了,这事要这么说,就好理解了。要在以前,毕自严只怕会劝皇帝,不要没事就提扩张,提疆域,提动武,疆域大了不是什么好事,动武只会拖累明朝,拖垮明朝,化外之地,不值得大明去占领,要以德服人,恪守圣人之道什么什么云云。不过,这两年,他的这种思想是急剧的变化,特别是最近,这思想更是急剧的变化,这种话,如今他是不提了,原因也简单,孙承宗给他说过,让他多看堪舆万国全图,要多站在世界的高度去看问题。站在这个角度上看问题,是彻底的打破了毕自严原有的观念,世界就这么大,大明不出去,不想办法,可不代表别人、别的国家就不出去,就不想占地盘,以其这样把自己脑袋蒙住,假装什么也没看到,自己骗自己,还不如主动的争取这方面的事,夷人能飘洋过海几万里到大明这里来安家落户,能逞强称霸,下一步,谁知道会发生时很忙事任凭夷人这么不断的扩张,占地盘,日后必然会有一个比大明还要庞大的国家形成,到时候,必定会威胁到大明,就如同孙承宗教导的那样,不谋一世者,不能谋一时,难道就如皇帝说的一年糊一年的过日子

毕自严相信,夷人那些弹丸之国都能做到把势力延伸到几万里之外,大明也可以做到,夷人都不怕几万里之外的势力造反,脱离控制,毕自严相信,大明也可以做到。这事只要去做,以前那些陈词滥调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如今的毕自严,倒是一个实打实的扩张派。

“嗯,卿家明白了就好,今日说投入、投资的事,也正是和这个方针政策的延续性有关的,五年计划也好,十年规划也好,百年展望也好,都必须和这个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朕的意思就是,如今朝廷要学会制定五年计划,十年规划,要有百年以上的展望,要给自己安排一个目标,明晰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让天下官员,老百姓都有一个可以前进的目标,有一个共通的理念,行事,有一个共同的准则,而这些事,无一不是要涉及到钱财的,所以,这方面,户部有必要先行,试着制定计划,制定投入的规划”杨改革解释着自己的理念。不是杨改革自己要放权,要玩什么“明珠”,玩“自残”,也是逼不得已,如今这种科技状态下,地理的限制决定了能直接控制的疆域和事情是有限的,要打破地理的限制,要打破扩张的约束,就必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无疑,制定计划,制定规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一个不得不选择的办法。不然,按照明朝直接统治和管辖的传统,扩张殖民的事必定一事无成。那种某年的事第一年上奏,第二年朝廷批复,第三年下发执行的事就会上演,这无疑是可笑的。

“回禀陛下,臣明白了。”毕自严认真的答应道。答应着这件事,毕自严也还在考虑上一件事,到底是什么事让孙承宗和皇帝如此激烈的争执呢又如此悲情莫非这样下去对陛下是有害的陛下明知有害还要如此做或者说,对大明有利,对陛下无利毕自严考虑了许久,觉得这事虽然有些限制皇帝的权利,可也不至于会到如何悲惨的结局去,以如今陛下的权威,还有谁敢出来惹事不成

“孙师傅”杨改革本不忍心去看孙承宗,也见不得这位老人落泪,但还是问了出来。

“回禀陛下,此事臣赞成,也并无不妥,只是此事一旦形成惯例,形成传统,只怕陛下要想更改既定的方针政策也并非易事”孙承宗的眼泪早已擦干了,见皇帝问起,立刻回答道,此中的事,实际就是皇帝说的,把个人的意志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办法,虽然这事很好,很不错,可解决如今朝廷的很多难题,可也不得不说,家天下变成了国家,这里面的差别,是极其大的,皇帝为了大明朝,为了天下人,实在是舍弃和付出得太多太多,不是什么人都有如此大的毅力和决心这么做的,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么大的能力去做的,家变成了国,皇帝,皇权本身所受到的冲击,即便是现在事情还不明朗,孙承宗也想象得到其中的艰难和苦涩,可皇帝还是决定这么去做。

“孙师傅没有问题就好,此事,朕也和徐师傅讨论过,徐师傅也基本赞成朕的做法”杨改革又说道。说通了自己的帝党核心,才好布置外围一些的,等外围的的帝党搞定了,再搞定依附帝党的人,剩下的,也就基本没问题了。

“制定计划,制定规划这个事,实则还和如今朝廷的格局有很大的关系,既然以数年为一个周期,为了保证计划和规划的稳定和执行,这官员的任期只怕也会有较大的变动,必定要适应这计划的周期才行,如今地方官员三年一议、一动迁的规矩,只怕要改,为了计划、规划的稳定和执行,这官员的任免方面,只怕还有一些调整,这件事,朕也在考虑该如何做,如两位卿家有好的建议,也可提出来。”杨改革又说道。

孙承宗和毕自严两个人都沉默起来,这个事,可不像皇帝随口说的那样轻松和简单,他们这一开口,可就决定了日后大明朝的官员到底是三年一任,还是四年,还是五年,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