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64(1 / 2)

哄人的,乡野村夫之语岂可当真”陈于廷说道,这事,他也不想掺乎,这能掺乎出个啥难道还把那些读报的人抓起来问罪不成还能问个泄露禁中语不成要是这样,那他陈于廷的脸可就丢大发了。

“可,总宪,这事不能不管吧”那个官员急忙说道。

“这事如何管人家看了邸报,然后一起吹牛闲谈,莫非,让老夫治他个闲谈罪”陈于廷道。

“可,大人,这些人是在议论朝事”那个官员争辩道。

“朝事写在邸报上,既然能登上报,又何惧他人之议论没有只能看,不能说的道理啊这让老夫也是为难”陈于廷拒绝了。

那个官员有些气愤了,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得到这个答复。

“那总宪,辽东那事”也有官员急忙问道。

陈于廷琢磨了半天才道:“此事,非是我等能阻止的,陛下耗费了大力气来做此事,收复了辽东不说,还要安置数十万灾民,此事,你们叫老夫如何说如何做难道不许复辽,不许陛下赈灾”

“敢问大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还要这御史干什么”刚才那个问读报事的官员站起身来,以不羁的态度问道。

陈于廷这客厅里,立刻惊讶得安静下来。众官员都佩服这个家伙的勇气,倒是和陈于廷卯上了,陈于廷可是总宪,而他不过是个七品小官。

陈于廷也没有当场发火,能做到大明总宪的位置,起码的修养和涵养功夫还是有的。

陈于廷看了看周围,没有和人争吵的意思,他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他早已弄清楚了,他的“前任”,在最近和他的交流中,就透露出一些言语,这些言语的意思很简单,斗不过皇帝,可以把目光转向大臣,皇帝不好斗,难道大臣也不好斗了如今各种超级工程一个接一个,天下还有不贪腥的猫如今皇帝是海量的银子撒出去,按照明朝的潜规则,这得贪多少大明朝这么多贪污的,随便抓几只,就不会有抓冤枉的,这都察院要“雄起”,要重振雄风,要变成让人敬畏的存在,也没必要一味的在皇帝身上找存在感,没必要一味的和皇帝过不去,这百官难道就不抓不得

陈于廷接到“前任”这个意思之后,仔细的思索过了,觉得这确实说得有道理,让他和皇帝斗,他实在没什么把握,如今皇帝早已把朝堂分成了几个派,并且牢牢掌握着,要群起而攻皇帝,这就是说笑,不能群起而攻皇帝,以他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能量,皇帝即便不下黑手,也够他喝一壶的,如今皇帝聪明得很,可不是那么好唬弄。要是皇帝下黑手,他可能连骨头渣子都没有。陈于廷还没蠢到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早已想清楚了。

如今也确实如“前任”说的,如今数目庞大的工程是一个接一个,会没贪污的要说核心帝党,人品信得过,或许还真的没有贪污这事,但别的人呢特别是韩爌这一派人马,人品过不得硬,接手的事又是个耗费海量银子的事,这要不能抓出几只大老鼠来,这绝不可能。这几乎就是一抓一个准,以其用生命和前程做赌注和皇帝过不去,还不如找韩爌的麻烦呢,这可是他们这一派的死对头了,正是公事私仇一起做了。

得“前任”的指点,陈于廷也想通了,也明白了自己的工作重点,所以,面对手下官员的质问,也不那么恼火,没有当场爆发。

“尔等一个把脑袋抬得太高,一个把脑袋低得太低”陈于廷带着一丝笑意说道。

“这最上面只有一位,那就是陛下,我等御史身为耳目,就该有耳目的觉悟,不是事事都要按照耳目的要求去做的,若是那般,还要这阁臣尚书干嘛我等御史,做好自己该做的即可”

“尔等把眼睛盯在人数众多的老百姓,管得过来吗地方官府衙门只会说咱们都察院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若是我们御史台真的那么闲,这都察院早就该革除掉了”

几个被陈于廷教训的官员,脸倒是红起来,他们就是陈于廷说的耳目指挥大脑的人。又听见陈于廷说狗拿耗子,又把眼睛盯向了那个敢质问陈于廷的官员,这确实有些狗拿耗子了,这顶多就是衙役们干的差事,如今让都察院的御史干,这不是狗拿耗子是什么真的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在家喝杯茶。天下那么多人,那么多州府,管得过来吗

“我等都察院,为陛下耳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该上奏的还得上奏,这是正途,乃是我等的职责,朝廷大事,自然有陛下,有朝廷诸公处置,若是有错,我等当力促改正,这也是我等职责,这都没有错”陈于廷说道。

“但我都察院难道就只把眼睛盯着这个不用做其他的事了劾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劾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这些就不管了说起来,这也是我都察院的主要职责”陈于廷慢慢的说道。

“总宪是说让我等把目光对准百官”有人回过神来,刚刚陈于廷就说一个把眼睛看到天上,一个把眼睛盯着地,就没有把眼睛看向中间的。

“不错,这其中的缘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老夫也就不再多说了,能体会的就自己多体会,不能体会的,此事也不要到外面乱说”陈于廷并没有因为有人顶撞自己就恼火,而是开始统一都察院的思想,转变都察院的攻击方向,想选对了方向,这都察院总能在他的任上作出光辉业绩来。

有比较伶俐的官员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诀窍,这确实说得有道理,都察院就只有那么多人,都盯着皇帝,要皇帝如何如何,这不现实,都察院可有一两百号人呢,皇帝都听都察院的,那还不得忙死,盯着老百姓也不现实,老百姓遍及天下呢,如何盯得过来,也只有这皇帝和老百姓之间的官员,刚刚好够他们盯,特别是有人想到,这一派和某一派的恩怨,更是明白陈于廷说什么。

也有不那么聪明的,半响还没明白陈于廷话里的意思,看看周围都是一副我明白了的意思,又不好说自己什么也没明白,也只好装懂。

那个先前质问陈于廷的官员依旧准备再次质问,却被一旁的官员不住的拉扯衣袖,几次欲开口说话,都没机会,正在拉扯间。却听见外面有人高呼。

“大人,大人”门外响起了匆忙的声音,陈于廷这客厅上立刻安静下来,都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这么急。

“出了何事这般焦急”陈于廷连忙问道。

“大人,刚刚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大消息,大琉球的粮食要到京城了”那个跑进来的人,也是一身官员的打扮,由于跑得急,在这个天气里,已经出了一身汗,一进门,就不住的挥汗,一边找茶壶。

“大琉球的粮食要进京了”陈于廷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事,粮食进京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大人据说,这第一批就有三十万石呢,这几日就到京,这是陛下亲口说的,如今只怕整个北京城都传遍了”那个官员喝了几口茶,又继续说道。

“三十万石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陈于廷终于惊讶得叫起来。三十万石这个数字,瞬间让他明白了这里面的含义。

“大人,是啊如今这京城的官场上,都在议论这件事呢”那个官员抹了抹脸,说道。

“果然是大事,果然是大事啊”陈于廷转瞬就明白,这可真的不是一点粮食的问题,皇帝办到了他说的话,皇帝可曾许诺过前兵部尚书刘延元的,让他又从九品官爬起来的,言下之意,就是大琉球那地方升官极为容易,这事,当初不少人还将信将疑,可如今这大琉球的粮食一进京,这想不升官都难了。这进士出身,外加移民之功,外加足够多的赋税,这那一条都是要升官的啊。前年皇帝恩科进士的那批人,这一下子起来了,一下子站上了大明朝官场的中坚位置了。这样下去,对着朝堂的影响,可谓是深远。陈于廷忽然觉得,自己该庆幸听了“前任”的话,没有和皇帝死斗下去,及时的掉转了方向,不然,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和皇帝卯上,只怕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客厅里,有聪明的人已经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也是骇然,这原先还是那么遥远的事,如今一下子就到了近在咫尺,实在是叫人惊讶。

“大人,这到底是什么大事啊虽然运了三十万石粮食进京,算是稍稍的缓解了一下京城缺粮,可如今夏粮已经收获在即,不算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吧”有人还没明白其中的道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