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把情况想得太过于想当然。
“陛下,放心,此钢筋,臣是有办法建造的,陛下忘记了,臣能一次铸造数千斤,乃至数万斤的红夷大炮,岂会造不出一个数丈长的钢筋,臣观这钢筋,也就是比较长而已,实际,也还没有多重,和红夷大炮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孙元化立刻解释道。
“哦,是吗这就好,朕听说,铸造红夷大炮,会有沙眼,这钢筋是不能有沙眼的”杨改革问道。
“陛下放心,不会的,臣自有办法,陛下忘记了,这大内造都可以造,这钢筋怎么就不能造了呢”孙元化又解释道。
“这个倒也是,对了,还有这螺纹,这钢筋要想绑在一起,还得有这种螺纹,不然,若是光溜溜的铁棍,怕是绑不稳”杨改革又说了一个自己觉得有问题的地方。这些都是杨改革觉得有疑难的地方,毕竟这里是明朝,不是后世,技术刚刚起步,很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陛下,这个不打紧,能在大内造的内部钻孔,这种在外币刻画螺纹的事,没有问题的”孙元化倒是一脸的笑容,一脸的轻松模样。
“这就好”杨改革又松了口起,杨改革对建筑工程也不懂,对如今大明朝的工艺水准也不太清楚,一直瞎担心,听到孙元化保证没问题,这才放心。
“对了,卿家再看,这一根根的钢筋,做出来也顶多三五丈,而这碑,则可能高达数十丈,这一根根钢筋之间怕得连接起来,才比较结实,这钢筋的连接方法,卿家可有办法解决”杨改革又问道,这就是一个焊接的问题,后世有电焊机等各种焊接的办法,也不知道明朝能不能解决。
“这”孙元化倒是仔细考虑起来。
过了一会,孙元化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也不是没有办法,两根钢筋要想连接起来,可以采用锻接的办法把他连起来”孙元化说道。
“锻接”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就是用火将钢筋需要连接的地方烧红,然后用里捶打,使之连接在一起,就是锻接”孙元化说道。
“哦,这样啊那这好不好做呢修碑的时候,那钢筋都是竖着的,要接的钢筋也是竖着的,若是要捶打,只怕不好办”杨改革道。
“陛下,这确实有些麻烦”孙元化想了想,就承认这是个麻烦,为难起来,平时是平放在铁砧上的,比较好捶打,可若是竖起来了,那就难办了。
孙元化想了想,又道:“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以将钢筋两头各折一截,然后将这两截放平,便可捶打了,或者在外面包一块钢管”
孙元化说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杨改革听了,道:“那这钢铁的加热也是一个问题啊”
“这,回禀陛下,确实是个问题,这需要把炉火搬到在建的碑上去,这”孙元化为难的说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炉子搬到碑上去,这实在是个累赘。
“是啊若是把火炉搬上工地,这总是很危险,对了,不知道酒精喷灯或者灯油喷灯能不能行,若是能将钢铁烧得能锻接,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喷灯的体积小得多,火也好比较好控制”杨改革思索了一会,如此说道,这或许是不得已的办法了,或许行,或许不行。
“回禀陛下,这或许行,但也得臣试验一番”孙元化惊讶的看着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皇帝比他知道的更多,或许,会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良师益友
“也就如此吧,卿家可先试验一番,若是能行,就用这个办法做,若是不行,再想起他办法”杨改革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好运了。
“臣遵旨”孙元化答应道。道了此时,孙元化已经没有了先前那么“阳光”了。这钢筋水泥的设想,还是困难重重的。
“这件事,毕竟还是没有先例,还是得谨慎,卿家先试,等验证了钢筋水泥的设想,然后建几个实物看看,通过实物来验证钢筋水泥到底行不行,也好为建人坛累计经验,朕想好了,卿家可从最简单的钢筋水泥板开始建造,待有了经验之后,就开始建造钢筋水泥柱子,待水泥柱子建好之后,再开始用钢筋水泥构架更复杂的结构,比如房子,若是钢筋水泥证实了能修建高等房子,那我大明日后住房的方式,也是要大变,这其中的机遇,不可估量”杨改革说道。
“臣明白”孙元化赶紧答应道。用这种钢筋水泥框架搭建房子,若是证实这种办法是可行的,那确实,日后这大明的建筑方式,要彻底的改写了。
“朕想好了,卿家若是能建钢筋水泥柱子了,就试着以钢筋水泥的建筑方式,建灯塔,那天津的灯塔,朕让韩阁老建的,听说如今还在挖脚基,朕到时候通知韩阁老,让韩阁老改用钢筋水泥建灯塔”杨改革说道。
“臣领旨”孙元化又道。
“如此一番试验下来,估摸着,少不得要一年以上,朕如今刚好也在向天下人征集人坛纪念碑的方案和建议,倒是可以为卿家争取到一年半载的时间,卿家要努力,争取一年半载之后,就正式动工这人坛纪念碑,在这之前,尽量争取把技术积累到位”杨改革又说道。
“回禀陛下,臣明白,臣领旨”孙元化答应道,又松了口起,皇帝还给了他一年半载的试验时间,有了这么长的试验时间,他又充足的时间来试验。
第740章技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杨改革不得不早早的就起床,如今每天都得批改海量的奏本,不早起那是无法完成一天的工作量的。
睡得正香的杨改革,一睁开眼睛,就立刻进入状态,匆匆的洗漱,就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
杨改革也没了以前的从容,以前,那还可以正儿八经的穿戴,正儿八经的洗漱,然后正儿八经的去和大臣们商议事情,或者正儿八经的端坐在暖阁里批改奏本,可如今,杨改革是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个人用,事实在太多了。
匆匆的洗漱过,吃过几块点心,一些粥,杨改革就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了。
首先还是拿起一份邸报,看看邸报上都写了些什么。
邸报上罗列了已经确定的上碑的人和事,也罗列了一些还不确定的人和事,以及争论的焦点。
向天下人征求方案和建议这一点,邸报倒是一点不马虎。
但看到邸报上正儿八经的罗列能上碑的人和事的时候,杨改革倒是会心的笑了,这里面,倒是藏这一个很大的秘密,估计现在也没人看得出,等日后这人坛纪念碑建起来了,成了天下人膜拜的纪念碑,那这个上面的东西,可就有意思了,可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一旦纪念碑建成了,这上面的东西也就有了“神圣”性,成为真理,再不可能轻易的更换,想到一些人理解这上面内容时候吃瘪的模样,杨改革很想笑。
其中几个关键的人和事已经上去了,杨改革也就放心了,对该谁上碑,谁不能上,也就没什么意见了。看到官员们,文人们为谁能上碑,什么事能上碑争论不休,甚至吵闹,倒是有些笑看江湖的意思。
这个东西,这些人在这里争得起劲,可谁又能想到,这些如今费力争论的东西,日后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若是日后知道了这个原委,只怕会很想不通,估计不少人想跳楼。
“该谁上碑的事,倒是争得很激烈啊”杨改革笑着说了句。
“回陛下,佛都还要争一炷香呢,何况是这人坛,那可是受百姓世世代代祭拜啊这份荣耀,怎能不争”王承恩说道。
“呵呵呵,那倒是的,就让他们去争吧,总之,这是好事”杨改革摸棱两可的说了句。
“陛下说得是,争这个,总比他们说糜费糜费得好”王承恩接了句。
“呵呵”杨改革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开始认真的批改“作业”,这里面的“后门”,也暂且不好说出来,还是等碑修好了再说吧。
确实是海量的“作业”需要处理。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处的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处理,移民的,打仗的,人事任免,全国的吃喝拉撒几乎都需要杨改革揽总批复。
这暖阁,开始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