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2 / 2)

gu903();第二,华军第5师炮兵团作为战略力量隐蔽待机于常德城外沅江的“几”字湾内,可以对常德方向、河洑山方向以及大关庙方向进行灵活的火力支援。

主力师的炮兵团,与近卫师的炮兵团一个档次的编制2800人,1个榴弹炮营105榴炮24门,1个山炮营75山炮48门,1个高射炮营20高炮48门。山炮营虽然不如国防军的炮多,但105口径的炮绝对是大杀器,另外,48门高射炮也许更是国防军的噩梦。在华军的演习中,高射炮平射,对于目前敌军的工事,对于敌重机枪堡垒,那是一炮一个地摧毁,1门20的高射炮,比1门75的山炮作用大得多。理由就是高射炮射速快,转向快;这个时代的战场上,如果拥有1门高射炮,绝对可以主宰整个战场。

曾经,陈华也为主力部队是否装备高射炮而焦虑,但最后是装备的想法占了上风。因为在国外,高射炮已经用于打飞艇等空中目标了。

不过,高射炮的装备确实非常超前,因为华夏大地目前还没有空军参战呢。所以,在对外称呼上,华军一直将高射炮叫成“平射炮”,而这个炮营也叫“平射炮营”。

高射炮营隐藏的地点自然不能像105榴炮或75榴炮那样靠后了,高射炮因为是直射炮,其射程并不如榴弹炮。

第三,华军第5师1团、2团作为主攻力量,直接进攻“几”字湾顶部,与曹锟的设想一模一样,两军明显在此要硬碰硬,就看谁更硬了。

第四,华军第5师由副师长吴雨率领第3团,以及独立第14旅1团、2团晚12点开始,对位于沅江南岸的敌方部队进行清剿,华军第5师特战大队配合行动。清剿完成后,此部共计8600余人前出常德以东,向长沙方向开进。

第五,华军第5师之警卫营、侦察营、工兵营、宪兵营4个营共3200人,由师参谋长陈书同率领作战役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击。

这个架势,显然是不准备回避国防军,而是要大打出手,不打出输赢不罢手的样子。

其实,华军面对敌军全部扑到常德来的机会,完全可以从常德城南悄悄溜走,直接去长沙,岂不是更令人痛快但是,华军司令部此次作战的目的就是“歼敌”,而不是“圈地”,必须通过迅猛而凶狠的打击,让袁世凯认识到华军不好惹,华军惹不起才行。

到4月22日这天,四川已经被袁世凯“封锁”了3个星期了,如果在4月底不解决这个问题,陈华也很难坚持下去。

数万人在常德屯集、调动,大战一触即发

晚上11点30分,华军第5师副师长吴雨带领第3团,独立第14旅1团、2团共计8600人,分成12个营级作战单位,开始扫荡沅江南岸之敌。从23日凌晨1点开始,山炮声、迫击炮声、重机枪声、轻机枪声就响个不停

敌军营一级部队,由于基本没有重机枪等装备,其战力只相当于,甚至弱于华军的一个排。另看华军1个排只有50人,而敌人一个营至少有600人,可是,这50人却装备有9挺仿麦德森轻机枪,9挺轻机枪相互配合,足以冲进只有汉阳造的国防军阵地了,何况这些部队还不是正规的国防军,而是湖南的地方部队。

而华军的连级部队,就有3门60迫,4挺重机枪,外加27挺轻机枪,这样的火力,即便对上国防军一个营甚至一个团,也未必吃亏。

除了这些炮声、枪声之外,这一夜,双方的重火力部队也在常德大地上移动,意外正在这里发生了

也许应该叫“综合因素”吧,总之是华军各主力团的侦察兵发现了曹锟新布置的炮兵阵地,而华军炮兵团的移动却是人不知鬼不觉。此次作战,也是华军第一次使用汽车运输火炮的作战,但夜晚短距离的移动,华军并没有动用汽车,而是直接使用的人力。

西元1913年4月23日早晨5点,常德的天空刚刚进入“拂晓”这个时刻,辛苦了一夜的国防军“几”字湾两边的炮兵阵地也刚刚布置好,就等华军往“几”字湾顶进攻,就好大发神威了。

“呼”天空中传来奇怪的声音。

“什么声音”一个值班的国防军炮兵本能地问道。

“炮敌袭”另外一个炮兵本想说“炮声”的,但“声”字未出口他就明白,这是敌人的炮弹来袭了,但是,他的警告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太晚了

华军24门105榴弹炮和48门75山炮发射的爆破弹,根本没经过校射就直接砸下来了

“轰,轰轰,轰,轰”国防军两个炮兵阵地,遭到了华军最为无情地炮击。

与此同时,潜伏到河洑山国防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阵地前的华军小分队,也架好了他们仅有的20门60迫击炮,他们的任务是炸毁敌人山腰上的炮兵阵地,这里,有敌人12门75山炮,这个位置,因为距离问题,华军的炮兵团只有105重炮才能照顾过来,但其效果也不会很好,如果是双方炮兵对轰,副旅长张家康也不敢保证自己的80迫就是敌人火炮的对手。所以,在战役研讨会结束时,他就找开蒋朝阳和周树勋,要求对敌采用“偷袭”战术,以打掉敌炮兵阵地。

60迫很轻,一个人就可扛着跑,两人就可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所以由20门60迫担任“偷袭”尖兵算是很合理的设计,而摆在敌阵地对岸的54门80迫,即专门用来对付敌人的重机枪

“晃,晃,晃,晃”60迫炮弹出膛的声音很轻。

“轰,轰,轰,轰”但60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