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诸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把眼光落在殿首的右相、文部即原吏部尚书杨国忠身上,没人敢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回答皇帝的问询。
叛军刚起的时候,面对叛军的攻势,朝廷的兵马无力抵抗,洛阳在几天内就丢了,其他各地战场的形势也很危急。官军与叛军作战,鲜有胜迹两个月前,皇帝盛怒之下,更是处斩了统兵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闹的人心惶惶,军心不稳,人人自危如今听闻有很多好消息传来,安禄山所领叛军准备退回范阳,许多大臣竟然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对接下来如何安排战事,更不知道要怎么说。
如今朝中的大权大落在宰相杨国忠的头上,他很得皇帝李隆基的信任,提议很少有遭到反对的时候,除了杨国忠奏议安禄山将反的事外。杨国忠一再说安禄山要造反,李隆基只是不信,但如今证明了杨国忠的预言是正确的,李隆基懊悔之余,对杨国忠的话更是言听计从,连封常清和高仙芝这样两位功勋卓著的战将都在杨国忠的一再蛊惑下杀掉了。
杨国忠很满意众臣唯他“马首是瞻”,也在接受了众臣的注目后站了出来,作礼禀奏道:“陛下,贼军气势已尽,离溃败不远了北方战事对朝廷甚有利,安贼连洛阳都准备放弃了,再过几日定会从潼关撤军。依臣所见,应该趁北方连续大捷,将士士气大盛时候,一鼓作气,尽灭叛军于潼关城外哥舒翰所领屯于潼关的人马有二十万,远胜于贼军,要是趁贼军没防备之际掩杀出去,定能破敌”
见杨国忠站出来首先表态,众臣都松了口气,武部兵部尚书韦见素马上跟着站了出来,赞同杨国忠的建议:“陛下,臣附议,贼军气势已萎,攻至潼关下的贼军不过数万,我屯守潼关的人马有近二十万,应该趁敌士气气挫之际冲杀出去,一战就能挽回败势,甚至就能将叛乱平息
韦见素表态之后,接着又有数位重臣站出来,表示了相同的意见,但就在大家都认为意见很快统一下来时,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却站出来反对了,“陛下,臣有异议如今洛阳、潼关一带的叛军兵威依然很盛,哥舒元帅所领人马都是新募集的军士,守城勉强可以应付,但出城击敌则不行要是倾潼关之力出战,那潼关将无兵据守,若贼兵突袭潼关,则潼关必失;潼关一失,长安危矣臣觉得应该据潼关天险而守,待各地勤王之师抵达后再出战,而不应倾潼关兵马出战要是作战失利,长安危矣”
看到有人站出来和他唱反调,与哥舒翰有隙,这段时间与哥舒翰闹了很多不愉快,一直想借刀杀人的杨国忠一脸的恼怒,马上再次站出来,力陈道:“陛下,臣反对陈将军之意,现在决不能只守不战北方连续大捷,我军士气大涨,贼军惶惶不可终日,臣觉得应该趁我潼关大军数量占优势,贼军气衰,疲惫不堪的情况下,趁机出击集优势兵力出击,必定能取得胜利,挽回局势贼兵一溃千里也不一定那不只长安之危能解,叛乱马上可平也有可能”
“陛下,臣反对杨相公此议”陈玄礼马上再次站了出来,以一副惶惶然的神态大声地申辩,“陛下,安西、陇右的兵马还未抵达长安附近,靠新募集的人马无法与贼军对抗,不据城而守必败现在要做的就是避贼军锋芒,利用潼关天险而守,待各地勤王之师赶过来,再与贼军决战,这是哥舒元帅数次力陈的正确之道陛下,万不能领哥舒翰率军出潼关作战啊”
“陈将军此言差矣要是听任贼军围困潼关而不出击,那我大军的士气会更低落,如今贼军只几万人马抵潼关城外,破敌很轻松,要是等贼军全部抵达潼关城外,那再想破敌就难上加难了陈将军休得再说此等延误军情之事了”说着,杨国忠又对颓然而坐,一直没有表态的皇帝李隆基作礼奏道:“还请陛下果断下决定,立即遣哥舒翰率军出城迎击贼军,以尽快平息贼军的反叛”
见杨国忠如此蛮横无礼,陈玄礼只得悲愤地退下,不再言语
“唔杨爱卿所言甚有理,朕允了”御座上的李隆基终于下定决心,“宣朕旨意,马上令哥舒翰,倾全部人马,出潼关迎击贼军,务必将贼军前锋全歼,重夺陕郡,并攻取洛阳”
李隆基宣布完命令后从御座上站起了身,准备离开,一直侍立在身边的心腹宦官高力士马上跟上。
皇帝在宣布了命令后离去,众臣也就带着不同的心情各自散了。
但谁也不知道,今日紧急朝会上决定的事,将会给大唐带来灭顶之灾
------------
s:新书开张,期待新老书友们的大力支持,推荐、收藏、打赏来者不拒嘿嘿
第二章大难将临
s:新书期间,每天至少两更,从明天开始,更新时间固定在中午十二点和晚上七点半左右
------------
杨晞站在窗前,出神地望着院中那满眼的绿色。他已经保持这样的姿势站了很久,没有任何的动作,也没理会身边下人的任何请求和呼唤,就这样笔直地站着,努力想把眼前的事想清楚
他应该不叫杨晞,他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这不是他生活的世界。这是个梦境,一个很真实的梦,并不是现实-----他只是在做梦,没有睡醒,或者是小说描写的情节,所见一切都是虚幻的
但“无数”的事实证明,一切都是真实的。
杨玉环的族兄、大唐著名的权相杨国忠第四子、尚辇奉御杨晞,就是他现在的身份。
但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体虽然是杨晞的,但灵魂却被一个来自千多年以后的后世现代人所取代了。
他是一个“穿越人”,融合了前后两世记忆的穿越人,穿越以前的他,是一个刚刚退役的军人。
当了十年兵,从集团军侦察连长位置转业的他,在噙满泪水告别部队、告别战友们后,满是感伤地乘坐长途大巴车回老家。旅途太枯燥,情绪又很激动,只能找一些其他方式来排遣这种难言的伤感和寂寞。喜欢看书,对军事和历史很感兴趣的他,在中转车站候车时候,买了本安史之乱的书看。
这是他非常感兴趣的时代,此前也曾看过相关的作品,关于大唐、关于安史之乱的,只不过并没有细细研究而已,因此对这段历史不陌生,也看的津津有味。却没想到,正看的起劲,投入到里面去,为盛世大唐因安史之乱由盛转衰而唏嘘感叹的时候,大巴车却出了意外,与前面一辆重型挂车追尾了。
在让人恐惧的激烈撞击中他失去了知觉,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古代,附身在一个少年人身上。
在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后,杨晞大概将事情弄清楚了,他灵魂附身的这具身体是李隆基时候权相杨国忠的最小儿子杨晞,一个据说才情、武艺都不错,身材相貌也很出众的十七岁少年人。
事情是这样的,某一天清晨时候,杨晞如往常一样起来练武,但在挥舞长槊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长槊竟然打开了他自己的脑袋上,受了重伤的杨晞马上陷入昏迷之中,两天后才醒过来。
只是谁也想不到,苏醒过来的杨晞,已经不是先前的杨晞,他的灵魂被后世一个莫名穿越来的人所取代。在今天一早苏醒过来,发现回到了古代,作为无论神者的杨晞是怎么都不相信,但面见的事实最终让他不得不接受穿越的结果;在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后,他越加的吃惊
老天,这不是玩人吗,穿越成什么人不好,穿越附身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