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处罚,我等必在降后竭尽全力为明国远洋事业做出贡献。”袁可立欲拒还迎的来了一手,的确把罗保吓的不轻,明皇的宫刑那可是鼎鼎大名的,而且还玩集体、战场就地、自宫,那花样可是相当繁多的。这种刑罚打死也不愿意尝试。
“赎当然是可以赎的,不过那是在大明与天主教、荷兰、葡萄牙、英国三国停战之后方能实施,赎金可以按照西方战争的标准进行。但现在肯定是不可以的,必然得到与此三国正式签订停战协定之时方能进行。而在此期间,所有俘虏必须听从我大明的安排,为大明海军工作、效力,非关亦非杀。但要为大明无偿服务二十年当作惩罚,为我死难的军士讨一个说法也为你们犯下的罪孽做出一定的补偿按吾皇所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就是需要你们还的时候了。不过吾皇仁慈,只须降兵降将们积极配合,服从管理,可以提供与大明士兵一样的食宿,但无俸禄可言。另外观其表现、贡献,可以慢慢转变限制时间,比如贡献者比较大者,可缩短此时间,直到放其自由,亦可在大明享受与大明士兵、将官一样的待遇。但若是不能尽心尽力为我大明效力,要之无非是浪费食物而已,要之何用如此安排贵使可满意否”
这个投降的待遇问题是朱由校在未战之前搞出来的,这批有远洋经验的人对于大明大过重要了,这种东西不是单纯的看看电影、小说就能知之甚详,这种远洋的经验如果放到大明自己身上,需要时间、金钱、人力、物力等等去摸索、积累。但有了他们,一切都很轻松的迎刃而解了。
就算是不为了打仗,那澳大利亚、新西兰,得去吧这种远洋的经验可不是简单的,单单的在后世从香港飞到悉尼就得九个多小时,那大海里航行得多少时间,就不是朱由校的脑子能计算的过来的了。所以得找一帮人提高大明的远洋能力,这一战可谓是瞌睡来个枕头,老光棍来个寡妇一样的及时。
更何况还有台湾功略、日本功略、南海功略等着要开展下去,这些都是财富啊,天上掉下一堆远洋人,所以朱由校一反常态给予了最为优厚的待遇。
至于袁可立所说的只能待停战之后方能交赎金赎回,那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意,现在大明的海军刚刚的展现了自己的肌肉,那点小战略都被看的透透的,这个时候都给卖了,那还有什么突然性可言。
而罗保三人听了之后,当然的大为兴奋,荷兰人在大明如何对待明国人的,他们当然心知肚明,那就是苦力的待遇,吃不饱、穿不暖、睡少眠的苦日子,生死不管不顾,一旦明军如此对待他们,那真是生不如死了。不过这一点朱由校不知道而已,否则的话,如何罚处,依着他的脾气,宫刑基本上是免不了的了。
“好,明国果然是礼仪之邦泱泱大国,气度非凡,明皇更是天底下最仁慈的皇上,我等败军之将对此安排相当的满意必竭诚为大明服务,希望袁大人给我们一份文字类的东西,在下这就回去开始投降。”
罗保听到了这种答复,当然是相当的满意,非关非杀,给予重用,只不过是没有薪水而已,这对于降者来说已经是开了天恩了。至于赎金时间,袁可立说的更显示出了诚意,如果只是随便的答应下来,恐怕罗保连全部的条件都不信了,毕竟所有在场的联军已经掌握了明国所有的军事机密,圣战的开始这里只是第一波,还会有不断的第二波、第三波的到来,怎么可能随意的放人回去,泄漏机密呢
“好吧,现在距停战已经近一个时辰,事不宜迟,皇上也没有太长的时间等待。这里只等一刻,若贵军仍然没有投降表示,我军将不再等候,后果由贵方承担,明白否”有好的当然也就有坏的一面,时间拖的已经不短了,在茫茫的大海之上,迟恐生变这个道理是谁都明白的,只有对方放下武器,走出船舱投降,才是正经。
“袁大人、郑大人放心,在下这就回转主持投降。”一刻钟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事情很多,真得快点了,一旦被明国误会了,那就麻烦了。
投降的进行的相当顺利,对于三国联军来说,投降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没有人愿意投降,但事与如今不降就得死,死没有人拦着,连发起圣战的神父都不去死,三国联军又犯的那门子邪,要去与自己的生命过不去呢
圣战骑兵们纷纷的大骂那些笨蛋将军,如果没有他们这些蠢货,一百艘满载大炮的船只,怎么可能干不过那炮少的可怜的四十艘船呢
船员们一个个相当的悲忿莫名,二十年啊,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年,自己抛家舍业,在海上漂泊着为了什么
无论是职业军人、雇佣军、商人、海盗,一个个心里哪能好受,但再难受也只能是生受,生不如死的二十年的确是很难想象,但再好的死也不如受罪的活着啊,无奈,只能是无奈,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二十年只能就这样还吧。
当然这里面也不是没有变化,判刑与加刑到死刑,都是大家可以选择的,路就在脚下,只能靠自己这个新起点了。
第八百一十九章皮岛之仇不可忘
朱由校带着船队没有回天津,因为水泥船必须得修理,被大炮砸的千疮百孔,不修是不行的,而水泥船厂,只有莱登水师一处。所以必须往莱登而去。
更主要的是,朱由校不想把这次大战的结果公诸于众,想要稍稍的等一段时间,以便对在台的荷兰、西班牙、十八芝三方实施突然袭击,正式的收复这艘永远击不沉的航空母舰。
情报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接受了俘虏之后,第一要务就是审讯,得到必须的情报,如天主教的下一波行动,台湾兵力部署、地图,澳门的情况,南洋各地势力分布情况,马六甲海峡两岸的势力范围、兵力构成等等情报,对于大明来说,这是一片空白,这片空白现在必须要得到补充。
所以在到达莱登水师之时,整理完的情报已经摆在了朱由校的案头。
莱登在这一年里的变化相当之大,因为莱登巡抚与莱登水师两大要务都放在了袁可立的身上,着实是大明的一大奇迹,这种管军管民与一身的事情,一般是绝对不能被朝廷容忍的。军阀割据是怎么来的安史之乱的惨痛教训,告诉世人,军政必须分家
但莱登位置特殊,事关大局,所以朱由校力排众异,以这就是权宜之计,稳定局势之后,再议,且莱登的两只队伍,一是登陆队,本身就是锦衣卫编制,二是水师亲军,也属于皇帝的亲军。从一开始就打上了皇上的印章。而袁可立又是让朱由校绝对放心的忠良之人,所以才有了这种莱登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