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节(2 / 2)

gu903();卢振军感觉自己没耳朵听,直接下命令:“少啰嗦,回去加件外套,马上出发。”

余成本能地回答:“是!”

然后把已经睡得东倒西歪的青青塞给了朱莉:“你们好好待在这儿。”

为啥不给彭阳呢,因为他们家是小姑娘,不能轻易让男同志抱。

高女士虽然在卢振军等人面前表现得特别大方特别有觉悟,但进了屋,关起门来,对着女儿和朱莉,她却又犯愁:“哎哟,这大晚上的不睡觉,干啥呢,去哪儿啊?”

朱莉也好奇:“为什么要专门喊余同志?”

她现在也学会了大陆的称呼。

周秋萍同样也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人手不够的话,但小楼还留了其他人。个个都是退伍兵,身手应该不错的那种。

高女士发散性思维:“他们该不会是去打架吧,余成是部队比武的第一名。”

周秋萍瞬间想捂脸,无奈地看着自家老娘:“你还以为卢老师是当年的知青,要约架啊。”

当年知青约架太常见了,一身精力无从发泄的年轻人隔三差五就能有理由没理由地打一顿,甚至都变成了严重缺乏精神文化生活的农民们消遣的剧目。

卢振军早就不是当年的知青,也不会是去年的卢部长,他现在是卢总,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

作者有话说:

1989年,匈牙利政局发生急剧变化。同年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社工党)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此后,社工党内矛盾不断公开化。10月,社工党改名为社会党,提出要在匈牙利建立“敏煮社会主义”。10月23日,匈牙利国会通过□□,把“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为“匈牙利共和国”,决定取消作为集体国家元首的共和国主席团,实行总统制;确立多党制和议会民主的法治国家;取消马列主义政党在国家机构中的领导作用的规定。由社会党和自民盟联合执政。

另外文中提到的那个国际影响的故事,出自马未都的文章《特供》,感兴趣的同志可以搜一下,我就不贴了。如果没有这事儿,那也是他编的,不是阿金。咳咳。

第346章目标只在养鸡场

周秋萍感觉自己的心真的特别大。按道理来说,自己男友大晚上的去向不明,她就算不夜不能寐,起码也该辗转反侧吧。

但是,对不住,她往床上一躺就睡着了。

也不晓得是不是生物钟的作用,反正她睡得特别香。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她还有些恍恍惚惚的。

早餐大家吃得是夹棉花头,就是面粉加水搅和成面糊糊,然后拿筷子往烧开的水里拨弄,做成一条条类似于小鱼的模样,等到小鱼全都浮在烧开的水上,就算做好了。

然后你自己加调料和浇头也行,直接就着菜吃也可以,随便你挑选。

匈牙利搞经济改革早,市场上食物供应挺充沛的,猪肉和鸡肉尤其多。不过因为饮食习惯的问题,本地人吃水果比蔬菜更多。而且蔬菜还挺贵的。他们一般工人的月薪大概是600块人民币,一斤蔬菜的价格就达到了一块多。也就是这栋楼的人挣钱多无所谓,所以才能大着胆子买蔬菜。

高女士起得早,用洋葱、猪肉丁和番茄酱放在一起炒,做了浇头,吃的两个留守的退伍兵头都舍不得抬,一个劲儿地遗憾:“咱们应该做刀削面,这个卤子好。”

周秋萍笑道:“那中午吃好了。”

退伍兵点头:“那行,我再去买点面粉。”

本地人是肉食类动物,香肠、火腿、炸猪排和烤鸡腿占据了半壁江山,土豆才是主食,面食反而吃的少。

他们正吃的热火朝天时,外面响起了车子的声音。

周秋萍立刻放下筷子跑了出去,瞧见余成跟在卢振军身后,从辆车上下来。

看到周秋萍,卢振军还开了句玩笑:“完璧归赵啊,一根毫毛都没少的还给你。”

周秋萍直接翻了个白眼,差点脱口而出,姐早就睡过了,还完毕个啥呀。

她眼睛落在前后两辆车上,开门见山:“这什么呀?”

卢振军只是笑,余成喊她进屋说话:“你们吃什么呀?好香啊。”

“洋葱番茄酱肉丁打卤面。对了,还有炸猪排。”

卢振军对炸猪排没啥兴趣,他听到打卤面兴奋了,赶紧冲过去自己捞。看到棉花头时,他难掩失望:“咋是这个样?我还以为是面条呢。”

高兴同志现在看他就跟看晚辈似的,完全没有为尊者讳的意思,直接埋汰人:“哎哟,棉花头也嫌弃了,以前可喜欢的吧。”

那会儿白面稀奇,他们那帮知青虽然不缺吃的,但不会烧。秋萍当时还小,棉花头夹不好,除非高女士有空过去帮忙烧,否则他们还真吃不上。

卢振军笑哈哈:“这不是秋萍说的吗?非说是打卤面。”

余成无所谓,棉花头他也爱吃,他觉得挺香的。

一碗汤汤水水下肚,他见卢振军没主动提的意思,就含糊了一句:“有个地方批发手表,我们过去看了下,弄了点货过来。”

周秋萍在做买卖这件事上,记忆力挺好的,她立刻抓住了重点:“手表?红七市场上不是越南人做这生意吗?”

好像还有烟和酒。

她突然间似乎明白过来,为什么卢振军非得把余成喊上了。因为余成上过越南战场,很可能跟卢振军一样,突击学过越南语。

她猛地紧张起来,感觉阿妈昨天的话未必是异想天开。该不会他们真打了一架吧?

卢振军看她胡疑的神色,各种无语,咽下嘴里的汤才说话:“想啥呢?就是去奥匈边界搞了趟货。越南人不是专门搞手表吗?这个在奥匈边界有货源。至于烟和酒,那得到匈苏边界去搞。”

他感慨万千,“在匈牙利做生意的外国人啊,就咱们中国人最辛苦,一箱箱地从国内背货。来回一趟起码得半个月,你看这个,一晚上功夫就弄到了,利润还高。”

他能搞到这个货源,还得亏他会说越南话。

上次因为被坑了9000美金电话费的老太太的事,他算是跟越南人不打不相识。以前两个国家因为战争而爆发的矛盾,到了异国他乡,似乎也莫名其妙淡化了。他会说越南话,就跟对方搭上了话,知道了这两条批发路线。

昨天晚上就是第一次去拿货。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