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1 / 2)

“哎哟,友桂妹妹呀,你什么时候来的?好久没见你过来看我了。”张小娟认出了李友桂,一边笑着站起来一边招呼她。

“姐,最近生产队春耕忙着呢,我们队里又刚办了养猪场,养鸡场和养鸭场,活儿比较多。我昨天和我们生产队长来市里畜牧厂请求指导工作着呢,刚送走我们队长我就过来找姐你了。”李友桂笑着解释了一下自己最近的情况,又透露了养猪和鸡鸭的事儿。

果然不出她所料,张小娟一听到李友桂家里和队里都养了猪鸡鸭这些家畜,眼睛都亮了,脸上的笑容特别大。

“妹儿你就是厉害,我一看你就是个干大事的人,来来来,跟姐到里面去坐坐。”张小娟冲李友桂招手领她去职工休息室。

李友桂很上道,神情自若的跟着张小娟过去了。

休息室这会儿也没人,百货大楼在快要下班的那个时候要偷懒可不是在休息室偷懒,而是都会提前回家,像张小娟这样一直上到下班的一般都宁愿在柜台里坐着休息。

“姐,我这次来是有事儿,就没法去山里捉野物,就带了一些米和鸡蛋蘑菇,不知道能不能托您买点零碎的东西?”李友桂她空间里有野物呀,但是这会儿她拿不出来呀,谁相信放了几天还死得新鲜的东西?

人家又不傻。

张小娟这会儿听到只有这些东西可一点也没有不满意,她的心思全在李友桂家和生产队养的猪鸡鸭上呢,现在这个小姑娘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可是过几个月不就有了吗?

李友桂需要的东西她有,她需要的东西李友桂有呀,本来就是互相帮忙。

“哎呀,妹妹你说的是什么话呀,我们是自己人,你要和我客气就是见外了。何况你喊我一声姐,姐我也不是白让你叫的,大件的不好买的姐是帮不上,那些零碎的那是没多大的问题的,你说你想要买什么?”张小娟虽然底气足足的,可也不是充大头的,没把话说满,而且她也看出来了,李友桂也不是那种强人所难的人。

果然,李友桂就笑着说了:“姐,我想买两个瓷脸盆,几条毛巾,再给家人买几双布鞋。姐,有没有不要布票的布?如果没有我这儿还有点布票,我想买点布给弟弟妹妹们做几身衣服。”

糖饼这些就不用买了,家里和她的空间还有一些,红糖也不算难买,好歹镇上的供销社她有熟人,问题也不大。

张小娟一听李友桂报出来的这些东西,嘿,还真不是什么难买的东西,东西百货大楼都有,就是没票比较麻烦点,那两个瓷脸盆就有点儿难。

不过,张小娟想了想,心里就有了计较,决定先去和几个要好的同事商量一下,说不定那两个瓷脸盆儿也就凑手了。

于是,张小娟先把李友桂带来的米和鸡蛋蘑菇给买了下来,当然李友桂给价格是一分没都赚的,现在主要是李友桂有求于张小娟,自然不能赚她的钱了。

李友桂等张小娟把东西给藏好了之后,俩人才一起离开房间去外面的柜台买东西。

然而,俩人才刚刚走出来,一个女人也正迎面走过来,两方人互相对了一个正着。

“华姐。”

“小娟。”

张小娟和对方一照面儿,就笑眯眯的互相打了招呼,而且还相当的熟悉呢。

“哎呀,这不是小李妹妹吗?我听说你带你爸来市里医院治疗了,怎么不来我家里坐坐?我都好久没见你了,你这次上来是不是要带你爸回去了?李叔的腿恢复得怎么样了?好些了吗?我几次想过去瞧你爸了,可惜建华最近天天上夜班,我就没好意思过去。”来人正是李友桂熟悉的人,方华。

方华猛然在百货大楼的员工通道处见到李友桂,她心里也是很惊讶的,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然搭上了这儿的售货员,而且还是她的熟人,这不是缘分是什么?

原来华姐和李友桂还是认识的?也是熟人?张小娟比方华还惊讶呢,可想到俩人也是相熟的,那她可放心不少了。

“华姐,原来你们认识呀?那真是太巧了。友桂今天是来买布鞋和毛巾的,这小姑娘孝顺又懂事呢。”张小娟笑眯眯的说道。

方华自己也想到了,然后她也就笑了。

“友桂,你娟姐是我小时候的邻家妹妹,你找她就对了,别的不敢说,工业票和难买的东西她办不到,小东西你娟姐是没有问题的。”方华给李友桂介绍张小娟的情况,也算是牵线搭桥吧,李友桂这个人给方华的印象很不错,她打听到一家人都是小姑娘在养家,不容易着呢。

李友桂也笑,认真的给方华和张小娟鞠了一躬,大家虽然都有些目的,可人都是好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而已,都是能理解的。

很快,李友桂就买到了自己需要的布料,布鞋,毛巾和瓷脸盆了,一共花去了十元三角。

在百货大楼买完了这些零碎的东西之后,李友桂没有马上赶回罐头厂,而是直接又转道去了废品收购站。

第121章还有这种操作

给弟妹们买书。

除此之外,李友桂其实一直都存着一个不可说的捡漏心思,她又不是一个真正的老实人呢。

上次过来的时候,李友桂已经暗地里观察过了废品收购站的情况,这会儿熟门熟路的过来了,看门口的还是那位大爷。

这个时间都是快到点下班关门的时候了,那位大爷正坐在门口闲得无聊的喝着水守着呢。

“大爷,你好。我想找一些旧课本,书籍书报之类的东西。”李友桂客气的站在门口对大爷表达自己的来意。

大爷看了看她,又看看李友桂手里提着的东西,然后才点点头,指了一个方向:“那个地方,你自己进去找吧。”

老头他也不大管这些,然而他心里清楚有些人跑到这儿来是怀着其他的心思和目的的,不过他也管不着,反正能卖他就卖,多余的事不能管。

李友桂也看出点这老头子的态度了,不是那种好事管闲事的人,只怕自己也经历了一些,在收购站也看过不少呢。

所以,李友桂挺放心的去了老头指的那个方向,那里确实有一大堆的书籍,各种各样都有,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只能靠自己去翻拣,但这对李友桂来说不是事儿。

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都要,一些农业畜牧书籍也要,反正各种只要李友桂看得懂觉得有用的书她都要的,英文类的也要,俄文的就算了。

其实,李友桂不太想要报纸,价值不大,不如书籍来得专业和详细。

很快,李友桂就挑好了近四十本的旧书,这还是她在取舍之下最终才决定要的。要不是书太多太显眼,李友桂能挑出六七十本呢,这不是没办法么?

遗憾。

挑好了书分三次抱到门口后,李友桂又进去了,这回她是在收购站里到处走到处看,挑了几个有点像景德镇出产的瓶子和罐子,又挑了一个雕刻得很古朴的小木盒,还找到了几幅泛黄的书画,都是比较好拿好带的东西。

李友桂拥有储物的空间,在这个摄像头还不知道如物的地方,其实她完全可以把一些看中的东西悄无声息的收入自己的空间里。

然而她没想过要这样干,因为这样她就成了小偷了,宁愿冒险买了之后立马收入空间里,她也不愿意自己无形中背负这样的包袱。

她又不是没钱,这个时候赚钱的路子千千万万,李友桂这个了解和曾经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后半程的人来说,遍地黄金全是各种机遇,一个提前了解的人只要不傻不笨,可以说后下半辈子能躺着吃喝当米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