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六节 经验之谈(2 / 2)

都市伪仙 黑天魔神 1536 字 2023-10-05

比如玛卡,或者三七、天麻之类同样适用于当地气候条件的东西。

这样的念头当时在白平江脑海里一闪而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三七与天麻种植是滇南地区的传统行业。文山地区历来是三七的重要产地。最初,这种药材售价昂贵,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滇南白药”,三七就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分量的药材配比。前些年,各大药厂纷纷收购三七,造成三七价格居高不下。当地农民看到种植三七有利可图,有能力的集资租地开设农场规模化种植,没有能力的就几家几户凑起来搞。那时候的口号是“一切以经济指标为核心”。为了提升鸡的屁任务,为了让任期内的辖区经济数字在年度报表上更好看些,省里把任务加到市里和地州,然后转压到乡镇,再然后又是村级行政单位……村干部拿着上面下发的文件,把村里的人召集到一起,声称“多种三七,全村致富。”

对于一种药材的泛滥,光是听别人嘴上说说,恐怕没有太多的深刻理解。但如果你亲眼看到相当于四个篮球场大小的广场上,堆满了多达上百个高度超过两米的药材堆,而且全是经过收检,用麻袋装好的三七,一定会被那种弥漫在浓郁药香,无比壮观的场面所震撼。

这仅仅只是一个村的产量。

三七价格就这样不可避免的跌落下来。

天麻也是如此。

很多人在突如其来的跌价狂潮中输得倾家荡产。原本雄心壮志想着要发家致富的种植农场关闭了,留下一大片无人问津,密密麻麻布满了三七根须的土地。按照以往的做法,三七根也能卖钱,而且价格不低。但是现在,这些东西只能留在土里任期腐烂。因为雇佣人工从地里将其挖出、清洗、晾晒的消耗实在太高,无法产生收益。

玛卡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玩意儿原本是印第安人当做粮食的一种作物,但是后来研究表明,在增强人体功能的诸多方面颇有效果。甚至对于在性方面无能的男人,更有提升其雄风,令其威风凛凛的诸多奇效。所以从引进国内的那个时候起,玛卡就吸引了诸多注意力。

但是玛卡也在“发家致富”的宣传下,被硬生生的玩废了。

保健品公司已经上马了玛卡项目,开发出包括饼干、饮料等一系列品种。定价很高,属于真正的高端产品。虽说保健品的虚假神话总是被一一揭穿,专骗无脑老人的做法也惹人诟病,但是生产玛卡商品的企业本身没有错。无论是谁都想赚钱,何况比起其它市场上吹嘘的保健品,玛卡产品真正算是良心价。

你能想象商场货架刚摆出售价超过百元一盒的“玛卡饮片”,当地农贸市场里就有菜贩子把成堆的新鲜玛卡满不在乎扔在塑料布上,叫嚷着“五块钱一公斤”的稀奇场面吗?

村民们表示,这是村干部弄来的种子,咱们只是种着看看,实际种下来的收益甚至还不如马铃薯。玛卡个头小,亩产数量也远不如土豆。都说这东西吃了对人有好处,可是吃进去我也没觉得它是什么灵丹妙药。跟土豆应该是一样的!吃多了会放屁,隔天消化了一样会拉屎。要我说,就是国外产的改良版土豆。

白平江见过太多原本有着不错前景的优秀项目硬生生被玩死的事情。所以他对赵轩庭的报告仅仅只是欣赏,却没有真正动心。

开什么玩笑,清凉山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部分都属于高棉国。在那里开设种植农场,就是境外企业,存在着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就算省里有优惠政策,果子种出来,可以确保销路,那也是针对高棉国的当地农民。

国内很多领导的思维很奇怪。他们愿意在外国佬身上大笔的花钱。就以清凉山为例,当地种植罂一粟的确对华夏造成恶劣影响,边检站每年都能查获成吨的毒品。还有相当一部分毒品通过更加隐秘的渠道流入国内……如果可以用钱来解决问题,无论滇南省府还是远在帝都的国家首脑机关,他们都会毫不犹豫为此买单。

可如果在清凉山带领当地农民改变原本经济模式,让他们放弃罂一粟,改种其它农作物的人是华夏国籍,或者是华夏人开办的企业,国内领导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你会得到一张奖状,或者一个金光灿灿看起来很抢眼,实际上与黄金没有半点关系的奖杯,甚至还会得到一个“某某优秀某某家”的荣誉头衔。

你能得到的,仅此而已。

原本应有的物质补偿会不翼而飞,所有人都会在一夜之间得了健忘症,永远不会在你面前提到关于补助、政策性补贴、税收减免等等相关措施。

我们的承诺只对非本国人士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