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1 / 2)

而且小满是福来自己相中的,两个人自由恋爱,这都处了快一年了,感情挺好的,他们也没必要反对。

只是,就这么订婚的话,也太着急了吧。

王翠翠说:“保金,你说这会不会太仓促了?不如等农闲了,再……”

王BBZL保金立刻说:“不仓促,两个孩子处对象也处了不少时候了,也该商量订婚的事情了。”

之前,他不着急,是他作为沈福来未来的老丈人,沈长柱未来的亲家,多多少少要摆摆架子的。

他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就这么许给沈福来怎么能行。

当初,听闺女说他和沈福来处对象了,王保金倒是也没反对,主要是他知道沈长柱王翠翠夫妻品性好,沈福来也是个能吃苦的。

闺女嫁人,不仅得看女婿的人品,更是得看女婿爹娘的人品。王保金还是疼闺女的,也不指望闺女嫁个多富贵的人家,也攀不上那样的人家。

只要闺女家里公婆,大姑子小姑子小叔子都好相处,这就行了。

后来,听说沈福来的妹妹被推荐上大学了,王保金更是觉得自家闺女有眼光。这一家人,不管现在瞧着怎么样,只要家里出个有本事的,一家子都能跟着起来。

要不说怎么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话,有时候,不用人家怎么给你走后门,只稍微指点指点,这辈子就不一样了。

有个大学生妹妹,将来毕业了不管去什么单位,那都是当干部的。闺女嫁给沈福来,以后的日子还能差到哪里去。

只是,王保金没想到,沈福来这么快就要发达了,要去县里当工人了。

闺女马上就成了工人同志的妻子,他马上就成了工人同志的老丈人。

沈福来的一个堂舅妈是王保金老婆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王翠翠去她家借钱,她昨天晚上来家里,把这事儿一说,王保金当时就决定,要把闺女和沈福来的亲事给定下来。再把家里的钱全借给沈福来。

他家里只有一个闺女两个儿子,儿子现在还小,一个十三一个九岁,还不用操心给他们娶老婆盖房子的事儿。

那还不如把钱都拿出来借给女婿先用,反正以后也不是不还,还能在女婿跟前落得个好,让女婿一家更记闺女的恩,对女儿更好。

沈长柱和王翠翠已经把钱都凑齐了,自然不会再拿王保金的钱。

不过王保金想让两个孩子订婚这事儿,他们也没有拒绝,再拒绝下去,说不定人家觉得他家福来变心了呢。

本来是想着明年给儿子娶媳妇,早上半年也没什么不好。

最后两家大人决定,找个好日子,遣媒人上门,正式把这婚事给敲定了。

沈夏来瞧着,心想,大哥这可真是双喜临门,既能有正式工作,还马上要娶老婆了,真是有福气。

不知道等中午大哥从地里下工回来,会高兴成什么样。

等王保金走了,沈夏来和爹娘说了一声,先去找陆江南了。

她和陆江南说好了,今天上午去找他,结果这都中午了,也不知道陆江南等了多久。

大队长听了陆江南的建议,同意他在大队里办个小学,只要他不要工资,而是记工分。

沈夏来去了陆江南的院子,敲了敲门,见院门开着,但没BBZL人出来,她走了进去。

陆江南已经开始准备给学生们上课了,现在他屋子的外间挂了一块黑板。

至于学生的课桌板凳,大队长把这活儿交给了大队的木匠。大队里有木材,大队长自己打了条子就能批,至于木匠做课桌的工钱,也是记工分。

听陆江南路上说,等国庆的时候课桌应该就能做好了,现在学生们上课的话,还是需要自备一个小板凳。

陆江南这个大队小学虽然刚开张,但是因为不花钱只花工分,倒是有不少人愿意把孩子送来。

只是很多大人舍不得给孩子出钱买课本,陆江南只能把上课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一点一点的教。

陆江南的屋子有里外两间,里间的屋子门关着,还挂着一把小锁,看来陆江南并不在。

沈夏来干脆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开始等他回来。

等了二十来分钟,陆江南才终于回来了。

一见沈夏来,他忙问:“夏来,让你久等了吧?”

“没有,我家里来了个客人,等客人走了我才来你这边。对了,你去哪儿了?”

陆江南说:“刚才高翔他们找我,说和我商量点事儿。”

高翔是大队里一个男知青,他和陆江南的关系不错。

沈夏来问陆江南:“你现在当了两天老师,感觉怎么样?”

“还不错,现在刚开始,我才测试了测试一些学生的水平,按着年龄,学习程度给他们分了年级。我本来打算是,给某个年级上课的事情,其他年纪的学生们写作业,这样轮流着上课。”

“你也只有一间教室,确实只能这么轮流着上课。”

其实就算是公社小学,也并不是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班,而是一共只有三个班。

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适应学校生活,坐不住,单独一个班,二三年级一个班,四五年级一个班。

陆江南又说:“咱们大队挺大的,人也多,如果适龄的孩子都来上小学,我一个人教五个年级,根本教不过来。而且,只一间屋子,也有些拥挤。”

沈夏来问他:“那你的打算是?”

“我想把里间也空出来,给学生做教室用。”

“那你怎么办?”

“我只需要晚上睡一觉,等学生们放学了,我还是在这里。”

沈夏来不太赞同:“陆江南,我觉得你私人生活的空间和教室还是要分开的。学生们年纪毕竟不大,你书架上的书,你的笔,本子,甚至你的床,被子,衣服,都放在学生们的教室里,那万一有调皮一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