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含金量不低的奖章外,一向一毛不拔的国民政府的所谓嘉奖也就没有了下文;而东北边防部则没有那么多虚情假意的官样文章,军政厅授予了楚奇明一枚“二等金质战斧勋章”,另外还有11500多名浴血奋战或为国捐躯的官兵被授予了不同等阶的战斧勋章或“中华英雄”、“中华烈士”的荣誉称号,并且张学良还特地拨款30万大洋用以处理阵亡、伤残官兵的善后抚恤事宜。
除此之外,楚奇明还得到了来自敌人的褒扬。由于楚奇明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专门针对英军以往经常惯用的“岗亭”连环碉堡群防御法和雷区的“响尾蛇”步坦混合装甲突击战术以及屡屡使用并令英军心惊胆寒的“坑道颠覆爆破法”第一次使用是在朝鲜战争中的龙源里战役,日军第2旅团3000多人全部连人带山峰被炸得灰飞烟灭,而被英联邦官兵冠以了“沙漠之蛇”的称号,由于鲍尔弗莱贝格上将曾评价楚奇明说他的战术手段和性格很像德国元帅埃尔温隆美尔,因此楚奇明还获得了第二个外号“小隆美尔”,不过对他十分恐惧或厌恶的英国将领则将这个外号换成了另外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称呼一一“隆美尔的私生子”楚奇明比埃尔温美尔小17岁。
面对着一大堆金光闪闪的勋章和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楚奇明倒很释然,他想:我当了英雄也好,毕竟在非洲战场上,中德意盟国已经很久没有振奋人心的事情了。但他仍然深深地沉浸在于震师长阵亡而带来的内疚中,苏丹的战事结束后,楚奇明立刻问东北军陆军副总司令、于震的父亲于学忠上将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致歉信。
而于上将很快便用电报答复了他,电文中只有三句话:“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为国而战,军人职责;为国而死,无上光荣。”另外,痛失爱子的于上将还在信中慨然地认楚奇明为义子。
同于上将的回电一道而来的还有东北边防部军政厅主任兼中南军区总司令何柱国上将的电文,何上将询问道:“为了确保北非战事能得以继续下去,nne需要什么”
楚奇明的回复只有短短的三个字:“我要兵。”他在电文中发给了何上将一串串触目惊心、不忍卒读的悲惨数字:东北军第1野战旅,出国人数8450人,阵亡、重伤、残疾、失踪共计5033人,现有战斗兵员3417人;东北军第45野战旅,出国人数11200人,阵亡、重伤、残疾、失踪共计6112人,现有战斗兵员5088人;两部加起来战斗减员达到了满编的57第108师、第8旅、第11旅的情况略好一点,但三部的伤亡人数加起来也超过了3500人。胜利,是用惨重的代价换取来的。
12月15日,东北军印度洋海军运输舰队再次抵达意属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港湾,陆续给东北军第i旅和第45旅送来了4700名补充新兵。但是令所有的北非派遣军的东北军军官们大出意外的是,这些新兵并不是汉族人或者朝鲜族人、蒙古族人等,而全部是从西藏的尼泊尔地区招募的廓尔喀族士兵。这些人人背负着银月形廓尔喀弯刀的高原士兵号称“世界上最令人生畏、最彪悍勇猛的雇佣军”。在过去的百年间,廓尔喀雇佣军在英联邦军中也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力量,足迹随着大英帝国在全球的扩张而遍布全世界,他们吃苦耐劳、忠心不二、顽强勇猛、视死如归,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女王等历代王室都非常器重的一支劲旅。楚奇明当初指挥着第45旅进攻尼泊尔王国的时候曾遭到尼军廓尔喀步兵团的强有力阻击,因此也对他们悍勇无比的战斗力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此时,随着尼泊尔并入了中国,廓尔喀民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因此大批以当雇佣兵为生计的廓尔喀青年纷纷报名加入了中国东北军和中国西藏边防军。当然了,在接过ak突击步枪和穿上中国东北军野战军服之前,每一个廓尔喀士兵对着东北军的战斧军旗下郑重宣誓:永远忠于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而浴血奋战。
得到了4700名廓尔喀族士兵的兵员补充,无疑是给东北军北非派遣军注射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与这些忠勇士兵一道而来的,还有从东南亚和中南半岛运来的数以万吨计的军械、弹药、粮食、燃油等辎重物资,以及一种最新式由东北著名军械专家刘先志博士真实历史人物研究并设计的57口径中型反坦克战防炮。这种重量只有37战防炮两倍的新型反坦克炮使用一种新式的贫铀穿甲弹,其强劲威力足以在1000米的距离内击穿ooni厚的坦克装甲以及厚防护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是对付英军坦克和混凝土碉堡群的必杀利器。
军官们纷纷欢呼雀跃,但是楚奇明仍然有点纳闷,因为他向军政厅要求起码给他的部队补充一万名新兵,可现在只补充了不到一半,还是无法乘胜追击展开对北非英联邦军的全面进攻的。对此,何上将这样解释道,边防部马上就要在南非和西南亚开辟第二道和第三道战线了,由于多线作战,因此陆军、海军,空军都兵力匮乏困窘,因而无法继续给北非派遣军补充兵员了,因此边防部让楚奇明自己想办法解决兵源短缺的问题。明天休息,陪gf过中秋,理解万岁
第一百五十六节双线闪击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十二日,当东北军印度洋海军运输舰队运载着两万多吨的辎重物资乘风破浪驶向意属东非殖民地素马里的摩加迪沙港湾的同时,浩瀚无垠的印度洋再次风起云涌,战舰如林,庞大的东北军印度洋舰队再度驶出了新加坡军港基地迅猛出击向印度洋,展开了以“夺取整个印度洋的全面制海霸权以及攻占盛产石油的西南亚地区与盛产黄金钻石的南非地区”为目的,代号为“台风海啸”的大规模陆海战役。中国东北军陆海空三军最高统帅张学良上将和中国东北边防部交给东北军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上将和东北军印度洋海军舰队总司令董岩杰中将的作战指令简洁而干脆:“将整个西南亚地区和南回归线以南的非洲大陆统统纳入中国版图不放过印度洋上的任何一个岛屿”
12月13日清晨,中国北印度洋自治区马尔代夫群岛海域附近舰艇如云、汽笛震空,东北军印度洋海军舰队第4混成舰队浩浩荡荡地横跨过赤道0°纬线驶入了南半球,由旗舰“回族”号战列舰以及“藏族”号重型巡洋舰、“瑶族”号轻型巡洋舰、“侗族”号轻型巡洋舰、“啥尔滨”号驱逐舰、“佳木斯”号驱逐舰、“东北红十字”号大型医疗船、“兴凯湖”号大型远洋运输舰、“青海湖”大型远洋运输舰、“长江”号大型远洋运兵舰、“黄河”号大型远洋运兵舰等上百艘艨艟战舰和45万人的陆海军部队组成的一场排山倒海般的银色海啸,势不可挡地横扫向了整个南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