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8(1 / 2)

崛起1796 不只是勾引 2353 字 2023-10-06

洲国家都没有实现过的愿望。

因此,阿美士德这次就算在问题上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回国之后也肯定不会收到任何的惩罚。

神武十二年九月十二日公元1816年11月1日,陶澍代表中华帝国,阿美士德代表大英帝国,双方在理藩院签署了中英友好通商条约。

条约内容如下:

一、英国承认中方的领土主张,中国的固有领土包括现有的省份以及附属海域另附有地图,并承诺不入侵中国领土。作为交换中方释放因为走私而被扣留的英国商人,不过这些商人必须保证今后不再从事贸易相关活动;二、英国向北京派驻使节,中国向伦敦派驻使节,双方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三、中方为扩大贸易,增进与西方的交流,同意新开放山东烟台、江苏海洲、江苏上海为通商口岸;虽然这分条约只有短短的三条,不过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开拓性意义的。

对于中国来说,通过这份条约,自己的版图正式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承认,并且高鸿信还通过英国人对于南海、东海等海域的不重视,彻底将这些海域给圈了进来。

同时,中国通过这份条约算是彻底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尤其是向外国派遣使节更是破天荒。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英双方签订的这份条约注定要引起轩然大波,可以想想的便是,接下来会不断有国家来北京要求缔结条约。

闭关锁国结束,对于全中国的商人来说都是一个契机,南方的大商人已经尝到了甜头,最近几年海贸蓬勃发展,商人们往往一年赚到的钱便超过了过去几年。

于此同时,中国的财政收入也节节攀高,到神武十一年的时候已经超过了六千万两白银。

有了更多的钱,高鸿信自然不会像大清一样拼命的盖园子,而是开始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制度。

高鸿信下旨全国6到18岁的少年必须接受至少五年的义务教育,如果入学时间少于五年,父母有罪,官府可以对其判处杖刑。

另外,如果有十八岁之上的青年想要学习,只需要缴纳一两银子便可以学习两年。

当然高鸿信也知道,中国地域广大根本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只能逐渐由繁华地带向着四周扩展。

为了这个义务教育计划,朝廷每年至少要投入一千万两白银,对此有很多官员都有意见,不过在高鸿信的强势之下,都被压了下来。

义务教育制度虽然推开了,可是对于科举制度,高鸿信还不打算动。

现在官员对于科举太过看中了,如果他一旦取消了科举那么,肯定会天下大乱。

科举制度虽然有不好的地方,但也有可取之处的。因此高鸿信打算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科举制度,不过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

首先,高鸿信废除了八股文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不再考八股。

然后着重提高了武举的地位,扩展了武举的考试内容,从单纯的比较武艺,考试兵法,变得更加的多样化。

此外,科举的科目也增加了许多,加重了对于格物致知学问的考察。

这些改革对于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但对于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说却不同了,毕竟很多人从小开始便盯着八股文学习,如今一道旨意,便不考试八股文了,这些人怎么能不绝望。

不过总有心思通透的,绝望的人也大多是一些死读书的书呆子。

对于这些人高鸿信自然看不上眼,在高鸿信看来,如果连这么点挫折都不能面对,有怎么能担当大任。

十九世纪是风起云涌的时代,自然需要一些开拓性的人才,如果都是一些书呆子在朝堂之中,那么中国距离亡国已经不远了。

令高鸿信欣慰的是,现在他已经发现了很多的人才,像陶澍、应冠宇、彭浚、贺长龄、邓延桢、杜受田等人。

这些人在原本历史上便是封疆大吏级别的任务,能在历史上脱颖而出的人又怎么会是无能之辈,因此高鸿信对这些人都进行了考察,一旦确定才能不错,便会适当的时候对这些人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差事,但是这些差事却很锻炼人。

另外,高鸿信也从原来大清投降的大臣中发现了很多的人才,像王鼎、曹振镛、戴均元等人。

第三百一十三章威势

更新时间201552410:01:31字数:2127

王鼎等人虽说已经为官多年,可是也不过四五十岁,经历还很旺盛,完全可以在活二三十年,有了这些官员,在加上陶澍等人,这个国家还是充满活力的。

况且高鸿信知道,再过几年便会有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人开始崭露头脚了,像魏源、龚自珍、骆秉章等人,不过这些别人不知道罢了。

另外,高鸿信也不打算干涉这些人的发展,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他相信这些人早晚都会脱颖而出的。

还有便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战,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意外死在乱世当中也很难说。

就算这些人真的就此消失,高鸿信也不担心,华夏大地人才济济,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阿美士德等人谈判完成之后,便直接从天津登船,经过海陆离开了中国,等他们向英国国内报告了此行谈判的情况,英国国内便会派出使节来中国。

当阿美士德等人的船只出发之时,北海舰队的押送日本国王的舰船也来到了大沽口港口。

阿美士德、埃利斯、小斯当东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的一艘艘的战船。

“大英帝国应该对中国保持足够的警惕,眼前的这只舰队完全不弱于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这才几年时间,他们的海军就已经这么强大了,这还只是他们四只建队中最弱的一只。”小斯当东面容严肃,开口说道。

“公爵,你总是杞人忧天,华国与以前的大清相比对我大英帝国要友好的多,这次我们双方又缔结了和平条约,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冲突吧”阿美士德开口说道。

小斯当东听后摇了摇头,转头问道:“埃利斯,你怎么看”

埃利斯想了想说道:“华国确实潜力无穷,斯当东阁下是中国通,你说的话自然很有参考意见。另外通过我这一路来打听到的消息,还有在华国的见闻,我觉得以前的大清朝似乎更加符合帝国的利益,可惜是帝国已经错过了阻止华国崛起的机会。”

小斯当东见埃利斯赞同自己的想法,说道:“大清已经建国两百多年了,内部腐朽,弊端丛生,大清存在自然对帝国有利。如今华国建立,而皇帝有格外的开明,华国刚刚建立几年,不仅巩固了东北,也巩固了对蒙古、新疆、西藏的控制。通过对外开放国力迅速从战乱的影响之下恢复了过来,绝对不能小视。”

“找你们的说法,帝国应该断绝与华国的联系,坚决打压华国才是。”阿美士德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