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图兰朵有些不解地看着长孙无垢离去,关上门后便回过了身,然后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苏游便开门见山地说道,“陛下今天给了我一个重任,让我端午之后便出使南中。”
“什么”来雁北当即一惊,出使的路途,她总算是大致了解的。
图兰朵并不出语,脸上却浮现出了微不可查的笑容,从苏游把她留下来的举动中,她多半猜到了他的心意,只是现在并非自己表达意见的时候。
苏游摇了摇头,当即把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南中发生了一点小麻烦,离现在已有月余了,估计陛下把我从扬州召回来的时候便做好了让我出使的打算,只是现在才说出来罢了,我对这出使倒没什么害怕的,只是担心我不在东都时,怕没人照顾你”
来雁北看着苏游,坚定地说道,“我这次不能跟在你身边吗”
“这个我在宫中时倒没想过要带你一起,你也知道,这一路上并不好走,而你身上现在又”苏游低着头望向了来雁北的肚子,她如今已有了三四个月的身孕。
苏游的话,不言自明。
图兰朵此时插口道,“先生怕雁北姐姐路上无人照顾的话,朵儿也愿意随行的,我这么大,到过最南的地方只有东都,我早就想要去大隋其他的疆域走走了”
图兰朵虽然找的是照顾来雁北的借口,实际却是表明想跟着苏游走。
来雁北原本还有些担心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不耐颠簸,可一定图兰朵的坚定,她也便豁了出去,“对啊,有霜儿,朵儿她们几个,我会没事的。”
有红颜相随,苏游也不知该喜多一些,还是愁多一些。出使可不是旅行啊,和那些蛮人谈崩那是很有可能的事,倒时免不了陪了性命折了孩子。
可仔细想一想,如果自己性命都没了,又何必再为孩子担忧
苏游无奈,只想着先把这事放一放了,“这事,再说吧。”
“横波是担心路上有什么凶险吧不知此次陛下给你多少护卫”来雁北也看出了苏游的心思,他并不是不想让自己跟随,而是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
“陛下只给了八百人,我现在担心的是,这八百人都不好凑齐啊,我今天跟他们说起出使的事,他们似乎都不敢接茬。我细细想来,能志愿跟着我走南闯北的,也只有你们两个和云帆了”苏游说完这话,便有些爱怜地看着两人。
图兰朵听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心中自是暗喜,来雁北却笑道,“有我们几个,你还想如何但凭着我来家的面子,从军中选这八百人,也是不难吧”
苏游点了点头,“到底也还是要鼓动一番,实在无法,也只能多洒些钱财了。”
来雁北摇着头笑了起来,“花自己的钱,为陛下办事,怕也只有你才做得出来。”
苏游断然否决道,“这也说不好,反正你们都愿跟着,我在东都也就没什么牵挂了,说不好我就在南中扎根下来呢陛下已经发话了。”
来雁北当即眼前一亮,笑着说道,“朝堂是非多,你若真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扎下了根,也算是个出路,只是南中忒荒凉了些”
“这都不是事,南中也有矿物,也有出产,如果我也有陛下一样的魄力,倒可以挖通到安南林邑的运河直到海上,那样就能大大缩短南中到中原的时间了”
“你都想好了”来雁北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当即也来了兴趣。
“想好也没什么用啊到底八字也还没一撇,就算有计划,也还缺少实施计划的人。”苏游却叹了口气。
杨广突然此时画了个饼给自己,这或许也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苏游也可以像那个老人一样,于大业六年的春天,在南中的土地上画一个圈。
南中,终会成为苏游逃避乱世的桃花源,或是争霸天下的根据地。
368无语凝噎
聊到南中的未来,苏游的心情不由得澎湃起来。
如果真如他计划中所想一样,说不好此行正是摆脱朝廷的最佳时机呢,只是所有的经验都证明了,苏游此前有过无数次完满的计划,可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比如说苏游一开始把报纸捣鼓了出来,原本是想让百姓的声音更多地传到朝堂之上的,可他最多算是起了个头,现在报纸算是大抵普及了,却并没有起到想象中的作用。
比如说与突厥人打马球,一开始苏游原本就信心满满全力以赴的,最后的结果却如拳头打在了棉花上,竟然没有遭遇真正的对手。
比如说苏游想象中的复兴海上丝绸之路,重新开启大航海时代,直到现在也只能说是才刚刚起步而已,杭州的码头没有扩建,泉州的码头也没有开辟
这一次南中之行又将如何呢
接下来的时间,是魏征和王绩的告辞而去,然后是秦叔宝和罗士信等人的离开,他们就像是苏游生命中的过客。
苏游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心中虽有不舍,却又不知用什么话语留下他们;毕竟,他此时连自己也把握不了未来,他想的只是明哲保身,远远离开朝廷罢了。
幸运的是,王伯当和吕笙仍然对他不离不弃。
最近一段时间,苏游倒再次忙碌起来,期间参加了侯君集和裴雨燕的婚礼,又特意与裴元庆出去聚了聚;当然,上门拜访苏游的朋友也有不少,比如杜如晦孙伏加柳威民等等。
到得五月初一时,又是早朝的时间了。
苏游早就接到了杨广的通知,所以今天也不得不来,只是一想到这次或许是这辈子最后一次早朝时,他便有些精神恍惚了。
直到杨广开口说起了前段时间接到南中动乱的情报,当即开口问道,“谁可为朕分忧”
当即便有几个武将出班,纷纷请战道,“臣愿往”“臣愿为官家荡平贼寇”
一时群情激昂,还真看不出他们是演戏还是对大隋忠贞无比。
文死谏,武死战。
至少在表面上,朝堂中的那些武将做到了忠于本心,他们一点也没有为远在天涯的南中,做出哪怕是一点的犹豫。
杨广笑而不语,他对眼下这些臣子们的积极显然心中欢喜。
纳言杨文思则适时出班奏对道,“用兵西陲,劳民伤财,自古所戒。老臣以为,当一面调兵遣将,陈于边境,施压东南,以备不测。一面派遣得力之臣,携国书入南中安抚其民,以德服人”
杨文思的儒家言论冠冕堂皇,虽然与杨广心中的理由不同,好在出发点却是一致。
事实上,杨广与杨文思苏威裴蕴虞世基几个早就商议出了计策,此时在朝堂上说出来,无非是为了敲打那些贪生怕死之辈罢了。
朝中众臣也有明眼人,也有位卑权轻插不上话的,此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