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舰炮比起来,那也省事的多了。
离开了兵工厂,张野又视察了一下其他的地方,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之后,这才回了临沂。目前沂蒙山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期,已经不需要他长时间守在这里了。
关口处的山体工事已经修建完成,现在那里就是一个刺猬,不管谁来,都要被扎一手的血。闲下来的百姓,又开始在沂蒙山四周其他地方修建各种工事,反正就是要确保沂蒙山是绝对无法突破的军事基地。
威海东部,一个叫将军堂的地方。
一个营的士兵正在此紧张的忙碌着,没有机械,就用人挖。他们先将地面挖出一个大坑,然后用自制的混凝土浇灌进去,每堵墙的厚度都在一米五以上,其地面也同样用混凝土铺设,留有下水孔,以防止下雨的时候炮位内积水成片,影响战斗。
“停”
随着一声大喊,所有正在忙碌的士兵停了下来,满脸疑惑的看着喊停的军官。
“王排长,咋了”
一名手里正提着混凝土的士兵,擦了下满头的汗水,将混凝土放在地上,回头看向喊停的王连。
“你们怎么没放螺丝呢”王连疾步上前,看了下正在浇灌的炮台主位,发现里面并没有特制的螺丝,而混凝土的高度已经超过了要放螺丝的高度。还好混凝土是刚放进去的,及时修改还来得及。
王连急忙用小铁锹将混凝土铲出,待到了规定高度之后,招呼着人拿起一组九根特制螺丝,严格按照图纸上的距离进行比对,然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测试。
因为担心个别螺丝错位,最终导致火炮无法顺利安装,所以工厂那边特意为每组螺丝提供了一套磨具,其实就是固定他们的位置,防止在浇筑的时候螺丝偏位。
招呼着士兵往里进行浇灌,很快便与磨具持平,而此时,一名士兵拿起一根木棍,熟练的跳上模具的边缘,按照王连的指示,一点点的将混凝土压瓷实。
因为这是第一个炮台,所以大家都还不熟悉具体的工作。而这里又只有王连一个人懂图纸,刚才不过是一泡尿的功夫,这帮人就差点酿成了大错。
还好发现的及时,不然的话,以后在发现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图纸是张野亲自画的,其中有六炮阵位,七炮阵位,八炮阵位以及九炮阵位。如果经过实测之后发现地方不够大,则在两个相近的距离内建造两个六炮阵位,也就是一处安置十二门岸炮。
如果地方够大,且只有这一个地方适合,那就安置一个八炮,或者九炮阵位,如果地方在大一些的话,那就安置一个九炮阵位和一个六炮阵位,或者两个六炮阵位。
炮位都是半圆形,炮位与炮位之间的链接,则靠一条约两米宽的过道,而跑位之间的距离,近则相差一二十米,原则四五十米。
每一个炮位的后方,都有一间屋子,这可不是普通的屋子,要想建造这间屋子,就要必须将这里挖空,并且在四周用两米后的混凝土进行浇灌,入口处是z字形,防止敌军炮弹误打误撞的打进来。
而这间屋子里,将来则要作为弹药库来使用的,弹药库距离火炮这么近,安全方面自然要多费点心,否则的话,一旦一个弹药库被引爆,那么整个阵地就有可能消失。
除了将军堂这一处之外,张野还在东营往南,一直到海州,中间除了青岛等地那些德军控制地没有计划之外,还有二十多个炮台。而这也只不过是第一期工程罢了,选取的主要就是一些地势特别重要,登陆可能最大的地区。
其中第二批还有五十个炮台需要修建。毕竟一个山东海岸线那么长,炮台又是无法移动的,量少了也不管用,吃了日本人的一次亏,张野自然不想再次吃亏。没有海军,那就只能修建炮台。rs
第一六四章:你这是找死的节奏
随着战事的结束,一些立下功劳的老兵,再一次的被派遣到了新兵营。较于上一次而言,这一次老兵们的怨言倒是少了不少。
因为之前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晋升的唯一途径,便是到新兵营里去带兵,而带出来的兵,以后也就是你自己的兵。
所以,被派遣过去的老兵,也都是斗志昂扬的,在任何一个小地方都不允许出错。
王文席地而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排的士兵。因为没有过带兵经验,所以上面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先到预备役去带兵,等熟悉了之后,再到新兵营去。
按照规矩,王文是要退役的,但是王文却死活都不愿意走,在杨军威接见他的时候,甚至直接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请求杨军威,只要不离开部队,让他干什么都行。
然而这是军规,杨军威也做不了主。后来只能请求张野的意见,并且将王文以及他本人的意见一同报了上去。
结果张野在看到了王文的履历之后,大笔一挥。同意暂调预备役作训科,待熟悉之后在调往新兵营作训科。
就这样,作为整个复汉军中的第二例,却破了第一个例子。其实张野立下这条规矩的本意并不是要让他们回家,只要不上战场,没有生命危险,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新兵营统归后勤管理,而新兵营的工作要比同属后勤的辎重兵还要安全一些。在这里除了偶尔会有一些磕磕碰碰以外,一般情况下倒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王文的履历告诉张野,这的确是个好兵,只要让他熟悉了教官这个角色,做一个好教官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就这样,王文来到了临沂城西五公里处的一座预备役军营。预备役属第三档部队,要想进入到一线部队,还必须要经过新兵营的训练才行。
不过一般情况下是在预备役训练三个月,然后会调到新兵营,在那里在进行三个月的训练,才有可能会调到一线部队。然后在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去跟一线部队磨合,如果有战斗的话,磨合的速度就更快了,这样,一支完整的部队就出现了。
因为刚刚打完大仗,之前因为担心没有作战经验,所以尽管有时候部队人数不够,张野也没有下令从新兵营去调兵。
战斗刚一结束,新兵营内还剩下的两万多新兵便全部被调入一线部队,到目前为止,整个一线部队已经有了三万多人,平均每个旅一万多人,终于算是满编了。
而原本预备役的一万多人,则被调到了新兵营。现在预备役中的这两万多人,则是最新招募的。
有了一个好的名声,还能打胜仗,并且不拖欠军饷。单单只是这一点,复汉军就永远不会缺少兵员。要知道现在的满清,没有饭吃的百姓可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