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这个圣上还真没说。”
“行了,我明白了”韩旭郁闷得直想揍人。
见韩旭丝毫没有留自己晌午饭的打算,苗训不禁苦笑连连,就欲告辞而去。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一老头兴奋的跑了进来,手里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老丁头一见韩旭,立马将手中的东西递了上去,兴奋道:“少爷,成了,成了,终于烧出来了”
一听这话,韩旭大喜之下,却连忙阻止老丁头说下去。
摇着八字步,笑呵呵的来到苗训面前,拱手道:“老哥,你也看到了,小弟有要事办,这就不留老哥晌午饭了”
虽说心下疑惑那下人说的“成了”是什么东西,但苗训对韩旭这赶人的作派倒也理解,毕竟工部得了人家这么多好处,却一毛不拔,换作是他自己也会生气。
当然,苗训也不会对韩旭真的生气,当即笑呵呵的告辞而去。
第301章活字印刷术上
韩旭一马当先,急奔后院演武场旁,那里有专门为他“搞研究”开辟出来的一块空地。大批的木工,泥瓦工,以及其他手工业者。
一入此院,只见大批人员聚集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的兴奋,激动的表情。
老丁头脚下加快几步赶了上来,指着桌面上几十个印章似的东西兴奋的说道:“少爷,你看,胶泥配置成功了,刻上字体放入火中烧硬,没有一丝变形”
这东西说是印章,但看上去比一般的印章小一些。一般的印章都是用木石金玉所刻,但这东却似乎用胶泥类的东西所刻,而且每枚印章只刻了一个字。
说着,老丁头将这些一个个印章排成排,放入一个特制的铜质框架中,框架的大小恰是一页书纸。排完一页后,将此版块放入火上烘烤。
边做边说道:“铜框里放了松脂、蜡、纸灰等混合药剂,经过火烘烤后会变软;拿出来后,用平板这么一压,所有的印章就会变的平整,不再会有高低不平的问题;待得药剂再次冷却,这一版就做成了。”
不一会,老丁头将铜框取出,压平。待得冷却后,刷上油墨,取了一张白纸小心翼翼的放了上去,微微用毛刷这么一刷,再次将白纸取下时,只见纸面上那一个个整整齐齐的字迹,一清二楚。
“哈哈哈哈,活字印刷,老子终于成功了”韩旭仰天大笑,双手颤抖的接过那张染了字迹的白纸,久久不语。
多少天了,这活字印刷终于成了
这东西说起来简单,但第一次做起来才知道困难重重。韩旭只知道大概的方向,却不知道具体的操作。尤其是胶泥和药剂的配置。
在用泥土刻制字体后,经火煅烧不是碎了,就是裂了。原本他们也想用木料刻制,可实际发现木质的印章不仅因纹理问题难以雕刻外,更因木头一旦遇水很容易就变形。至于用后世的铅制,那也只能想想而已,现在根本就无法实现。
在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胶泥的制作材料和方法。而药剂的材料,更是试验了一次又一次,高温要快点融化,常温下又要能快点凝结。
“活字印刷,好东西,好东西啊。”吴师道一看就明白了活字印刷的好处,激动道:“有了这东西,不用木板雕刻,印刷的速度简直翻了数倍;字体印章能长久保存,反复使用;更重要的大大降低了印书的成本。”
“赏,赏,赏。”韩旭兴奋道:“老道,这里每人赏二十贯。”
“多谢少爷”,“多谢少爷”
手工匠们齐声高呼,个个兴奋不已。废话,有赏钱谁不兴奋呢
每人二十贯,差不多有二十多人,算下来就是四百贯,也就是四百两银子。刚刚还处于兴奋中的吴师道顿时苦了张脸,可是见周围所有人那欢呼不已的样子,再想这活字印刷的重大意义,咬了咬牙应承了下来。
“少爷,我们先印什么书”老丁头最想把这活字印刷尽快进入实用阶段,稍一静下心来,连忙问道。
“印什么书”韩旭摸着下巴想了又想,他想要印的书当然很多,可该先印哪一本呢
小侍女灵儿见韩旭拿不定主意,轻声说道:“少爷的诗词写得很好哩,上次蓉儿姐姐和我整理少爷的书房,发现少爷平日里已经写了很多诗词了,不如将其整理成册”
“对,灵儿妹妹说得对,我也同意。”蓉儿立刻笑嘻嘻的附和道。
在韩府无聊之时,韩旭也会拿着毛笔附庸风雅一番,尤其是在灵儿和蓉儿这两个小侍女面前,红袖添香夜读书嘛。尤其在她们俩那崇拜的目光中,韩旭总能得到一种异样的满足。不知是不是小人得志,嘿嘿
“好,就这么办,老子就出这么一回诗词集”韩大才子双手一拍,定下了这个出书的行动。
不甘寂寞的韩大才子朝着平静的湖水中又丢入了一块小石头,汴京城再一次的轰动了。
在韩旭的诗集出来之后,整个汴京城陷入了一片狂热之中。
隋唐英雄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三本书的出版,原本就已经使得韩旭成为了大宋,乃至整个天下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三本书受欢迎的人群很广,上到官僚士族,下到走卒贩夫,凡能识字又稍有闲钱的,几乎是人手一本。而事实上那些所谓的才子大夫对此也只当茶余饭后的消遣,并未真正的将韩旭归为所谓的人文之列。
如今韩旭这本诗集的抛出,他们不得不对韩旭再次做了重新的认识,甚至将其和大唐时代的李诗仙,杜工部放在了一起讨论。
韩旭的诗词先前已有部分流传在大江南北,对此大部分人都已耳熟能详。此次系统化的将其归纳成册,顿时引来无数人的追捧。
“挤什么挤,排队排队啊”
“我先来的,我先来的”
“掌柜的,给我来本韩旭刚出的诗集。”一名文人打扮的年轻人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急吼吼的掏钱说道。
“有有有,都有,这书多着呢,呵呵呵呵。”书店掌柜见此情景,早已是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招呼着下人给书,收钱。
一名穿着儒衫,儒衫上却打了数个补丁的年轻人,在书店门口转了又转,却始终没有跨进去。脸上那期盼,却又有点犹豫的表情,显示着他对书的渴望和不舍。
看着一位位手拿诗集,兴高采烈的从书店出来的人,再摸了摸怀中仅有的几十个铜板,年轻人很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