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大清的藩属分两种,一种是有臣服关系的藩属,一种是只派遣使节进贡的藩属。
向大清臣服藩属进贡的钱非常多。以高丽为例。高丽此时是大清最亲近的藩属,每年都会朝贡,朝贡货物折算价值超过十万两铜。大清回赠的东西不到朝贡物品价值的十分之一。
不过使臣们会在朝贡的时候顺便带商队来大清贩卖东西,赚回些钱,高丽也不算太亏。
高丽国王、王后登基需要大清派使臣册封,每次招待大清使团的钱,基本都是每年财政收入六分之一往上。
如琉球等小藩属,一次册封大典要攒两三年的钱。有时候他们的国王登基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会找大清使团来册封。没有大清使团册封的藩属国王,就不算正式继位。
高丽、琉球、缅甸、安南、南掌、苏禄、锡金、暹罗这九个国家,就是大清最亲近的藩属。大清强盛的时候,它们算是大清对外屏障。
从法理上,这种和大清比较亲近的藩属就相当于大清的国土。其性质和蒙古类似,要进贡大量钱财,大清要对外出兵要求他们出兵他们就得出兵,他们遇到危险求救大清也得出兵保护,他们遇到饥荒大清还要帮忙赈灾。
胤禔的封国就在藩属内,所以大清国内最迂腐的人都没有反对。
而东瀛从宋朝起,就在藩属模糊地带。
首先,东瀛在每个朝代强盛时,是会派使臣进贡称臣的。
然后,东瀛又用在宋的时候说自己忠于唐,在元的时候说自己只忠于宋,在元时说宋亡之后就不认中原王朝,在明朝的时候成了大元忠臣,到了清朝时又怀念明朝的借口,官方支持倭寇不断犯边,并且蚕食中原王朝的藩属领地。
从宋时倭寇犯边开始,东瀛总是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派使臣示好,中原王朝稍稍衰弱立刻变成“前朝忠臣”中来回横跳。
因东瀛与中原王朝隔海相望,中原王朝要直接揍上东瀛本土很麻烦,东瀛目前也没能耐威胁中原王朝的统治。所以这跳梁小丑就一直左右横跳恶心人,中原王朝除了清剿倭寇之外基本都无视他们。
现在大清正是强盛的时候,东瀛一琢磨,又让使臣带着钱财来进贡了。
胤祺管着理藩院。接待难得来一次的东瀛使臣,胤祺对此非常重视,生怕弄砸。
兄弟有难题,胤祉和胤祺正好闲来无事,就一同去见东瀛使臣,说要帮胤祺撑着。
一群小阿哥很好奇东瀛人长什么样,也偷偷跑去围观。
当然,对外他们都是称只有胤祺接待东瀛使臣,其他人都扮做了其他形象。
一个进贡的小国而已,一大堆阿哥们围上去,也太给他们脸了。
胤祺是从内而外最和蔼可亲的阿哥——比胤祺更和蔼可亲的就只有小胤禩了,但小胤禩和蔼可亲的背后都揣着自己的黑历史小本本,随时准备记录。
但和东瀛使臣聊了一会儿之后,连脾气好如胤祺脸都黑了。
听听东瀛使臣提的什么要求。
第一,他们的国王不需要大清来册封。
好嘛。反正你们东瀛离得远,不册封就不册封,问题不大。
第二,大清来东瀛贸易的船只贸易限额近一步缩紧,从每年贸易额不得超过白银六千贯,变成不超过三十艘船。
胤祺火气开始噌噌噌往上冒。无论大小船只三十艘船?你还不如说以后禁止大清与东瀛贸易呢!
你们来向我们进贡,还限制我们的贸易?你究竟是来示好的还是来挑衅的?!
当东瀛使臣提出第三点要求的时候,胤祺把刀抽了出来。
东瀛使臣说,大清的藩属琉球王国也是东瀛的藩属,但琉球王国只接受大清册封,只使用大清的年号,他们非常不满。
但他们也很尊敬大清,所以就退一步,以后琉球王国国王要同时接受大清和东瀛的册封,同时使用大清和东瀛双年号。现在,他们来通知大清一声。
老实人胤祺怒了,当即要抽刀砍死东瀛使臣。
胤祉和胤禛赶紧一人抱着弟弟一只胳膊,把怒气上头的胤祺拦下来。
虽然他们也很生气,但不能在理藩院里砍人啊!这件事必须要交给汗阿玛定夺!
而且他们看着东瀛使臣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他们已经猜到东瀛使臣恐怕已经存了必死之心,就是来大清碰瓷的。
恐怕东瀛国内有了不同的声音,主导政权的一派并不想向大清称臣,但反对的声音太大,所以他们故意派来一个使臣激怒大清。若大清斩了来使,他们就有借口维持现在的状况,甚至可以直接派兵吞并琉球。
但明白是明白,这一群阿哥们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
杀是不能杀,揍一顿总没问题吧?!
小阿哥们集体喊冤:“我们已经很隐忍了,没有直接杀了他!”
胤礽叹气。
确实,听到这种话,弟弟们真的已经很努力的忍耐了。
不断限制缩减大清贸易的事,他第一世中,东瀛也这么做了。
康熙二十四年,东瀛颁布“贞享令”,限制每年白银贸易六千贯;康熙三十七年,缩减成八十艘船;康熙五十四年,颁布“正德令”,缩减成三十艘。
那之后,大清和东瀛正规贸易几乎绝迹。
这一世,大清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前往东瀛的船只太多,让东瀛幕府提前禁止与大清贸易。
这也就罢了,倒不会让阿哥们心中怒火太盛,也就是抱怨几句垃圾东瀛闭关锁国,迟早完蛋。
但琉球一事,彻底触怒了大清。
东瀛不是第一次动中原王朝的藩属。
在明朝时,东瀛入侵高丽,被明朝军队打了回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