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 一百三十九 章(2 / 2)

老头子脸色涨红,孙秀花想起今天早上闹出的事,一时讪讪,支支吾吾不敢再反驳。

“好了!”赵母瞪了眼大儿媳,“你给老娘闭嘴!”

喝了孙秀花一声,她转头看向赵老头,“亲家的买卖,咱家自然没有打主意的说法。”

只是这么大一笔钱,距离自己那么近,还是很震撼的,她沉吟半响,低声询问:“老头子,要不咱们问一下老二家的,看还能有其他活计干一下不?”

买卖真能赚这么多?她有些心动,自家人多也能干累活苦活。

孙秀花可以不理会,但老伴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赵老头抬眼看了她半响,见赵母神色隐带殷切,他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捡起水烟筒猛抽了几口,最后才闷声道:“你要问就好好问,老二家的有合适主意就说说,没有就算了,不许为难人。”

孙秀花暗暗撇嘴,什么掺和不掺和的,姓姜的没主意能办这么大的事?

院子外面,姜宁与二哥对视一眼。

她不是刚回来的,姜红兵载她回家,兄妹俩其实已经在外面听了有一阵子了。

刚才有些话她没跟亲妈讲,怕姜母担心。这大半天时间,孙秀花回家后早该煽风点火完毕,赵家人是否贪婪见面就知,若公婆流露出一丝威逼胁迫的意思,那就不好意思了,她啥也不懂啥也不会说。

圆滑不等于怯懦,避免麻烦不代表怕麻烦,她其实并不惧怕婆家人,该硬时就得硬,不然以后,人家就把你当软柿子捏了。

姜宁的心思,姜红兵也能猜测到一二,以往他载妹子到了赵家院子外,放下人就赶紧赶回去的,这次没有,而是推着车一起往赵家走。他这是想着等在外面,有啥不对就立即冲进去给妹子撑腰。

不过出乎兄妹二人意料的是,孙秀花居然也是刚进门不久,煽风点火正在进行当中。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十分有默契站在大门旁的围墙边,静静倾听里面动静。

听着赵家除了一个孙秀花,其余人态度还成,特别是赵老头,还算本分知道分寸的。

至于赵母,似乎有些在意,但穷人谁不在意金钱。

姜宁挺理智的,她对婆家人感情不深,因此要求也不高,只要没有涉及她的底线,她就能笑吟吟地轻声细语。

既然这样,原定计划可以继续进行了。

兄妹交换一个眼神,候了片刻,等赵家堂屋煤油灯燃起,姜红兵没动打算多留一会,姜宁则装作刚回到家,推开院门,“我回来了。”

听过一日赚几百块的震撼事,大人还好,几个小的难免向她行注目礼,姜宁笑吟吟地,只当不知。

“你们老姜家能耐啊,居然能找到门路批红联!”

打不了红联摊子的主意挺惋惜的,但公婆愿意出头讨主意,孙秀花转念一想又兴奋起来了,她似乎忘记了中午时的不愉快,颠颠儿要上来挽姜宁胳膊。

“一天起码得赚个两三百吧?哎哟喂,你爸妈哥哥可真有能耐。”

姜宁蹙眉瞥了眼,天虽黑但两人距离近,她能看见对方脸上隐约的指痕,脖子位置还有泛红的道道,颇像竹扫帚打出来的痕迹,她一时对孙秀花下午的去向有了猜测。

她厌恶又不解,都闹成这样还凑过来,什么毛病?!

不过这也不妨碍姜宁侧身一闪,冷嘲道:“大嫂也可以批呀,没人拦着你不是?”看你能进印刷厂大门不?

“你这个搅家精,给老娘闭嘴!”

赵母倍觉尴尬,打着亲家买卖主意这么厚颜无耻,她还真没有,大儿媳话里话外的垂涎,听得她都有些难堪。

胸口那团火一拱一拱的,赵母回头吆喝一声儿子,“向前,管好你媳妇,不然就让她回娘家去吧,不许再踏进我赵家门!”

“你这婆娘一天到晚胡咧咧啥?爸妈都在有你说话的份吗?”

赵向前紧跟着赵母起身,不过距离远慢一拍才到位,他对媳妇失去耐性,拎着还在不忿反驳的孙秀花,反手就是两个耳光。

姜宁皱了皱眉,孙秀花不讨喜,但打媳妇的男人她同样没啥好感。

不过一物治一物,孙秀花浑不吝,但男人以暴制暴却很管用,她捂着脸干嚎两声,赵向前见状再举手,她就消停了。

祸头子不吱声了,但被搅和了的气氛依旧尴尬,姜宁进了堂屋环视一圈,目光在眉心紧锁的赵老头身上顿了顿,若无其事笑了笑,“爸,妈。”

闹腾的不是公婆,先黑脸就是她不对了。

儿媳态度自若,赵老头紧皱的眉心一松,“老二媳妇。”

姜宁适时应了一声,“爸,有话你说。”她笑盈盈的,找个位置坐下,等待公公的表态。

赵老头的态度比她想象中还好,“老二媳妇,你大嫂这性子你知道,她就爱胡说八道,家里对你娘家的红联买卖没有任何想法。”

“这买卖需要门路,爸知道,家里不可能横插一杠,让你娘家白欠人家的人情。”

赵老头认真解释完以后,磕了磕水烟筒,“也是爸没本事,家里前些年一直难,见你娘家人脑子活有主意,才想着问问你,看咱家能合适干些啥不?”

他把询问主意扛在自己身上,并补充道:“有主意就说说,没有也没啥,一家子人你也不用搁在心上。”

赵老头语气缓和,一番话说得极恳切,姜宁心气顺了不少,沉吟半响,“这人情也不是好欠的,咱家没有啥门路,如果爸妈想年前做些买卖,我倒有个想法。”

赵母眼前一亮,“有啥想法?”

“熏鸡熏鸭。”

姜宁不紧不慢地说话,顺便瞥了眼身体微微前倾,正一脸紧张的赵母。

“去年,家禽家畜不是能放开养了吗?”

这点是事实,就说大岗村,家家户户都多养了鸡鸭,或多或少看能力,赵母点了点头。

“乡下地头能多养了牲畜鸡鸭,但县城却不能,县城人有工作有钱,就是馋肉。”一个月一斤半的肉票,就没有不馋的。

“农村人有鸡鸭,想换钱换票的,城里人想买肉,双方各取所需。”